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成人脐部感染的换药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凡慧 杨晓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肥胖 成人 脐部感染 换药方法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韵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5期153-153,1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部感染45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陶琪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抗药性 细菌 多药 新生儿 病原菌 脐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及措施
4
作者 范爱英 董红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6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感染 脐部护理 预防 清洁消毒 护理问题 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春玲 周晴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116-117,共2页
探讨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2400名足月新生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400例足月新生婴儿的脐部自身条件和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统... 探讨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2400名足月新生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400例足月新生婴儿的脐部自身条件和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发现导致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①对新生儿的脐部残端消毒不严和对断脐工具消毒不严;②对新生儿的脐部剪切不净;③新生儿的脐部粗大;④对新生儿脐部结扎的位置过高或其脐部下方存在血肿;⑤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不当。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生儿的脐端结扎不规范、对其脐部消毒不严和日常护理不当。针对这些原因,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结扎方式为新生儿进行脐端结扎,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和对新生儿家属的宣教,从而防止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剪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颜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新法剪脐 预防 脐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庄亚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 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气门芯扎脐后去线,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部,每日2次。结果 新生儿脐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率由1.76%降低至0.62%(P<0.01)。结论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改进气门芯扎脐消毒法,可明显... 目的 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气门芯扎脐后去线,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部,每日2次。结果 新生儿脐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率由1.76%降低至0.62%(P<0.01)。结论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改进气门芯扎脐消毒法,可明显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护理 疾病预防 气门芯扎脐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爱惜 佘珊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的1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的1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情况、新生儿平均住院的时间;新生儿脐部感染出现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满意情况、新生儿平均住院的时间、新生儿脐部感染出现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的时间,更好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并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新生儿 脐部感染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处理新生儿脐部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晓鹏 陈淑莲 《华夏医学》 2000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脐部感染 碘伏 新生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置管深度的效果及对其脐部感染
10
作者 曹晓宽 李润 +8 位作者 叶晓秀 李贵平 姚诗晗 刘正希 王欢 周慧 周波 毛雪 邹远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置管深度的效果及对其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脐静脉置管的6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置管深度的效果及对其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脐静脉置管的6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两组早产儿均进行脐静脉置管。在对观察组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体尺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在对对照组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采用体重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然后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比率和置管深度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置管后其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时,与采用体重法计算其置管的深度相比,采用体尺法计算其置管深度的效果更佳,能提高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比率和置管深度的符合率,降低置管后其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 体重法 体尺法 置管深度 脐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干预组两组,对两组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干预组两组,对两组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部脱落时间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脐部感染发生率对比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脐部潮红、渗血以及分泌物炎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影响脐带脱落时间的前提下,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 脐部皮肤感染 护理满意度 脐部脱落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延红 杨永霞 庄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措施 脐部愈合 新生儿脐部感染 脐带处理不当 足月新生儿 2002年 2001年 感染部位 脐部护理 结果报告 败血症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带残端修剪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岐英 崔苏敏 孙元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7-788,共2页
目的探索对脐带残端早期修剪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方法随机抽取 2 0 0 2年 4~ 10月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12 0例为试验组 ,出生后 4 8~ 72h内脐带残端修剪。抽取 2 0 0 1年同期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采用传统脐带处理方法 14 0例为对照... 目的探索对脐带残端早期修剪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方法随机抽取 2 0 0 2年 4~ 10月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12 0例为试验组 ,出生后 4 8~ 72h内脐带残端修剪。抽取 2 0 0 1年同期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采用传统脐带处理方法 14 0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脐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 12 0例有 2例脐部感染 ,脐分泌物培养阳性 1例 ,脐部感染率为 1 6 6 % ;而对照组 14 0例中有 10例脐部感染 ,脐分泌物均为阳性 ,脐部感染率为 7 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新生儿脐带早期修剪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护理方法 ,减少了新生儿脐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修剪脐带 护理 脐部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灭菌方法对新生儿脐带套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菊兰 宋红 +1 位作者 罗丽华 吴爱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套的安全有效灭菌方式。方法将由气门芯、索线制作成统一规格的脐带套800根均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8min,传统组煮沸15min后置75%乙醇溶液浸泡备用,两组有效期均为2周。结果有效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套的安全有效灭菌方式。方法将由气门芯、索线制作成统一规格的脐带套800根均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8min,传统组煮沸15min后置75%乙醇溶液浸泡备用,两组有效期均为2周。结果有效期内传统组消毒灭菌合格率84.00%,改良组合格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跨越实验合格率和拉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对脐带套灭菌效果可靠,不影响脐带套的拉力,可替代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套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煮沸法 乙醇 灭菌效果 拉力 脐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天~2个月患病小婴儿的管理(二)
15
作者 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0期27-27,共1页
评估〈2周小婴儿的局部感染和黄疸 若患病小婴儿〈2周,需要对眼部感染、脐部感染和黄疸进行评估。
关键词 小婴儿 管理 局部感染 眼部感染 脐部感染 黄疸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7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疗法 早产儿 临床分析 治疗 脐部感染 出生体质量 血清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17
作者 于叶 赵美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菌血症 婴儿 新生 皮肤感染 脐部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18
作者 蔡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24期20-20,共1页
资料与方法 我院5年来共收治56例新生儿败血症,其中男29例,女27例;足月儿39例,早产儿15例,过期产儿2例;入院时体重1200~1500g6例,1501~2500g29例,≥2500g21例;入院日龄10分钟~25天;全部经阴道分娩;经呼吸道感染20例,皮肤黏膜感染14... 资料与方法 我院5年来共收治56例新生儿败血症,其中男29例,女27例;足月儿39例,早产儿15例,过期产儿2例;入院时体重1200~1500g6例,1501~2500g29例,≥2500g21例;入院日龄10分钟~25天;全部经阴道分娩;经呼吸道感染20例,皮肤黏膜感染14例,脐部感染11例,不明原因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学分析 临床 皮肤黏膜感染 经阴道分娩 呼吸道感染 过期产儿 脐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羔羊要防破伤风
19
作者 张双德 《农技服务》 2005年第2期46-46,共1页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清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
关键词 破伤风杆菌 结扎 脐部感染 剪脐 脐带 消毒 剪刀 新生羔羊 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羔羊要防破伤风
20
作者 张双德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破伤风杆菌 结扎 脐部感染 剪脐 发病 脐带 消毒 新生羔羊 圈舍 羊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