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Ⅱ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PAPP-A、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查政 张清华 +3 位作者 蒋知新 陈玲 林虎 梁雪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应用10-5mol/LAngII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在Ox-LDL中刺激过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0、6、12、2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应用10-5mol/LAngII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在Ox-LDL中刺激过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0、6、12、24、36、48h后收集细胞。(2)应用不同浓度的AngII(10-7、10-6、10-5、10-4mol/L)与上述两种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3)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PAPP-A、IGF-1mRNA的表达量。结果在浓度为10-5mol/L的AngII作用下,PAPP-A、IGF-1表达量在12h时开始升高(P<0.05),24h左右达高峰(P<0.01),而后表达量无进一步上升(P>0.05)。在不同浓度AngII刺激下,PAPP-A、IGF-1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10-5mol/L时达高峰(P<0.01),进一步加大浓度表达量无进一步升高(P>0.05)。Ox-LDL刺激过的细胞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AngII浓度下表达量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及同一浓度时未刺激细胞的表达量(P<0.05)。结论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和浓度范围内,AngII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升高PAPP-A、IGF-1,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形成,Ox-LDL可以促进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Ⅱ 妊娠相关蛋白-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蛋白2 siRNA靶向抑制对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及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明姝 郭永平 +3 位作者 顾乐怡 严玉澄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9-1333,1347,共6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蛋白2(BMP2)小分子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由白介素6(IL-6)诱导刺激的成骨样分化和细胞层钙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原代HUASMC作为实验对象。建立RNA干扰(RNAi)实验平台,通过FAM标记阴... 目的研究骨形态蛋白2(BMP2)小分子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由白介素6(IL-6)诱导刺激的成骨样分化和细胞层钙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原代HUASMC作为实验对象。建立RNA干扰(RNAi)实验平台,通过FAM标记阴性对照siRNA优化转染条件;将BMP2基因的4条候选siRNA分别转染原代HUASMC,Real-TimePCR检测BMP2mRNA表达,筛选有效抑制siRNA。将复苏的原代HUASMC分为siRNA转染组(转染有效抑制siRNA)和模拟转染组(对照组,不转染siRNA),两组均加入重组人IL-6(rhIL-6)(10ng/mL)刺激孵育,Real-TimePCR检测刺激孵育12、48h时点成骨样转化相关基因BMP2、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和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将复苏的原代HUASMC分为siRNA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不予rhIL-6刺激孵育,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siRNA转染组和对照组均加入rhIL-6(50ng/mL)刺激孵育,甲氧-酚酞络合酮法检测rhIL-6刺激孵育前及孵育后2、4d时点各组HUASMC细胞层钙盐含量,以总蛋白含量校正。结果成功建立合适的RNAi实验平台。10ng/mLrhIL-6刺激孵育后12h时点,siRNA转染组HUASMC BMP2和BAP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孵育后48h时点,siRNA转染组OC和OPN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加入50ng/mLrhIL-6刺激孵育前,siRNA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组HUASMC细胞层钙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iRNA转染组,50ng/mLrhIL-6刺激孵育后2、4d时点的细胞层钙盐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孵育后2d时点的细胞层钙盐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原代HUASMC能够实现BMP2基因的siRNA靶向抑制,能显著抑制由IL-6诱导刺激的成骨样分化和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蛋白2 RNA干扰 成骨细胞分化 钙化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修复基因XPD抑制Ox-LDL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子荣 李青 +5 位作者 夏珍 李菊香 洪葵 吴延庆 吴清华 程晓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38-2244,共7页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利用脂质体转染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质粒pEGFP-N2...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利用脂质体转染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质粒pEGFP-N2组、重组质粒pEGFP-N2/XPD组、Ox-LDL组、Ox-LDL+pEGFP-N2组和Ox-LDL+pEGFP-N2/XPD组。用MTT法和Ed U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XPD、caspase-3、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EGFP-N2/XPD组的XPD表达增加(P<0.05),表明转染成功;MTT和Ed U检测结果显示,pEGFP-N2/XPD组的细胞增殖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pEGFP-N2/XPD组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GFP-N2/XPD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pEGFP-N2/XPD组的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EGFP-N2/XPD组的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pEGFP-N2/XPD组的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XPD能抑制HUASMCs的增殖并促其凋亡,还能抑制Ox-LDL的促HUASMCs增殖作用,有可能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苗立夫 黄超联 +7 位作者 陈连凤 朱文玲 杨菁 王以光 张华 刘佩毛 佘铭鹏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8,139,共8页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A组和M231培养基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添加剂(M231-SMGs)组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处理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技术评价各处理组对HUASMC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 NPs对HUASM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1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和5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PLGA NPs可明显抑制HUA-smc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时间曲线显示,100μg/L 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作用于HUASMC 24 h后细胞计数值明显低于M231-SMGs对照组;单纯PLGA NPs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对照组相比,RPM组和RPM-PLGA NPs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μg/L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组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RPM-PLGA NPs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生长效果与RPM相似,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UASMC p27蛋白表达,阻抑其细胞周期进程于G_1/S期而抑制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子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雷帕霉素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p27^(kip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苗立夫 崔永亮 +6 位作者 尹燕平 陈莲凤 张华 刘佩毛 朱文玲 宋存先 杨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3-640,共8页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PM)及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形成的载药纳米粒子(RPM-PLGA-NPs)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HUASMCs细胞并分别予不...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PM)及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形成的载药纳米粒子(RPM-PLGA-NPs)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HUASMCs细胞并分别予不同浓度的RPM、RPM-PLGA-NPs作用12和24 h,设立生理盐水及空白PLGANPs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kip1与bcl-2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各组HUASMCs凋亡及细胞凋亡率,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NPs对HUASMC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RPM及RPM-PLGA-NPs组抑制HUASMC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HUASMCs DNA电泳呈梯度条带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RPM 100 ng/ml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45.45±2.36)%和(35.04±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95)%(P<0.01)。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高剂量干预组的24 h凋亡指数显著高于12 h组(P<0.05,P<0.01)。RPM 100 ng/ml组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分别为(0.178±0.077)%和(0.192±0.0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1±0.035)%(P<0.0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RPM及RPM-PLGA-NPs组凋亡指数值与p27kip1的PEI无相关性。RPM-PLGA-NPs 50 ng/ml及RPM 10 ng/ml组bcl-2的PEI分别为(6.44±1.31)%和(5.49±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0.47)%和(2.06±0.53)%(P<0.05)。结论 RPM及RPM-PLGA-NPs上调离体培养的HUASMCs的p27kip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无下调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作用。相当载药量的RPM-PLGA-NPs较RPM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明显,但与p27kip1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子 细胞凋亡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威中 吴满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775,共8页
目的建立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以体外模拟人动脉壁,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法从人脐动脉中原代培养获得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endothel... 目的建立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以体外模拟人动脉壁,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法从人脐动脉中原代培养获得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endothelial cell,HUAEC),采用组织块贴块法从人脐动脉中原代培养获得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HUASMC)。用含有抗坏血酸(≥50μg/mL)的培养基孵育平滑肌细胞,使之合成并分泌胶原蛋白,形成内皮细胞的生长基质;然后将内皮细胞以饱和密度接种到平滑肌细胞上,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直接接触并整合形成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EC-SMC co-culture)模型。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和Dil-Ac-LDL吞噬实验对共培养模型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的鉴定。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已成功整合,模拟出体内动脉壁的形态。Dil-Ac-LDL吞噬实验的结果显示共培养模型的内皮细胞中有荧光信号,并且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Dil-Ac-LDL的内吞量显著高于单纯内皮细胞(EC monoculture or ECmonolayer),证明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已建立联系。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可在体外更好地模拟人动脉壁形态和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皮细胞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 免疫荧光染色 Dil-Ac-LDL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致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颇静 蔡志春 +4 位作者 黎敏 李健哲 王晨静 吴建华 方云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UASMC,待其生长到融合状态时用不同浓度(10-7~10-5mol/L)氟伐他汀和LPC(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UASMC,待其生长到融合状态时用不同浓度(10-7~10-5mol/L)氟伐他汀和LPC(1、2.5、5mg/L)干预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RT-PCR检测血管平滑肌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Fas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反映LPC作用24hHUASMC数量明显增多,增殖指数增大,氟伐他汀能抑制LPC促增殖的作用,使OD值降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显示:LPC对照组(5mg/L)和氟伐他汀处理组在作用早期(6~12h)Survivin因子表达明显,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随时间延长Survivin因子表达逐渐下降,72h时Survivin因子表达明显减弱,与LPC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PC对照组和氟伐他汀处理组在早期(6~24h)Fas因子表达不明显,晚期(48~72h)可检测到Fas因子大量表达,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颗粒,晚期处理组与LPC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抑制LPC对HUASMC的促增殖作用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作用主要与抑制Survivin因子和促进Fas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氟伐他汀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SURVIVIN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党红波 张英民 +2 位作者 贾建国 王克强 葛均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及其特异性内皮素 A受体 (ETA- R)拮抗剂 (BQ12 3)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培养 HU SMC,传代后分为对照组、ET- 1组、BQ12 3+ET- 1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核 DNA降解规律、...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及其特异性内皮素 A受体 (ETA- R)拮抗剂 (BQ12 3)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培养 HU SMC,传代后分为对照组、ET- 1组、BQ12 3+ET- 1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核 DNA降解规律、凋亡细胞数、及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细胞的变化。结果  ET- 1组可见明显 Ap峰 ,凋亡细胞百分比 (13.86 %± 4 .85 % )较对照组 (1.5 8%± 0 .2 3% )显著增加 (P<0 .0 5 )。ET- 1组 HUSMC的 G0 / G1 期细胞百分数 (31.5 6 %± 2 .73% ) ,较对照组 (71.15 %± 1.34% )明显降低 (P <0 .0 1)。 S期细胞百分数 (37.6 5 %±3.0 1% )和 G2 / M期细胞百分数 (30 .78%± 0 .30 % ) ,分别较对照组 (19.10 %± 1.99% )和 (12 .2 1%± 1.86 % )明显升高 (P<0 .0 1)。 BQ12 3+ET- 1组各期细胞百分数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统计学均无差异 (P>0 .0 5 )。结论  ET- 1促 HU SMC凋亡和增殖的程度不同 ,产生增殖与凋亡的失平衡。BQ12 3可完全抑制 ET- 1的上述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内皮素-1 受体拮抗剂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颜士兰 蒋荣珍 滕银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侵袭力改变及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孕早期细胞滋养细胞(CTB)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传代后建立滋养细胞与HUASMC共培养模型并分别加...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对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侵袭力改变及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孕早期细胞滋养细胞(CTB)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传代后建立滋养细胞与HUASMC共培养模型并分别加入正常和子痫前期患者静脉血清培养24小时并设立相对应的单培养组;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HUASMC活力、HUASMC凋亡率、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RNA、MMP-9mRNA、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杀相关因子(Fas)及HUASMC的Fas配体(Fasl)mRNA的表达;HUASMC的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能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HUASMC活力,降低HUASMC早期凋亡率,降低细胞滋养细胞MMP-2mRNA、MMP-9mRNA、FasmRNA及HUASMC的FaslmRNA和Fas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子痫前期血清可能通过降调细胞滋养细胞MMP-2、MMP-9表达而影响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子痫前期血清培养滋养-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的Fas/Fasl的表达异常可能与HUASMC凋亡下降有关。提示滋养细胞MMP-2、MMP-9、Fas/Fasl系统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细胞滋养细胞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FAS/FAS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