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同生群内不同顶流性能子群间生物学表型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意俐 黄呈炜 +3 位作者 刘哲宇 郑嘉豪 蒋宏雷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以西沪港海域养殖6个月的大黄鱼同生群幼鱼为实验对象,于自制顶流装置的集鱼区内移入体质量相近的2500尾实验鱼后,在水平流速0.37 m/s胁迫下按持续顶流能力将其分为强、中、弱3个不同顶流等级子群(依次记为SG、MG和WG,出现率分别为最强... 以西沪港海域养殖6个月的大黄鱼同生群幼鱼为实验对象,于自制顶流装置的集鱼区内移入体质量相近的2500尾实验鱼后,在水平流速0.37 m/s胁迫下按持续顶流能力将其分为强、中、弱3个不同顶流等级子群(依次记为SG、MG和WG,出现率分别为最强的5%、居中的50%和最弱的5%)。随机选取不同子群各30尾作为生物学测定对象,定量研究了三者生物学测定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三者在生物学表型和脏器比例性状上均具一定差异,诸性状中随顶流性能下降呈单调下降的仅为眼间距和内脏质量/体质量(P<0.05);(2)聚类分析表明,所涉称量性状、体尺性状和生物学测定性状首先聚为一支的子群均为MG和WG,而脏器质量比例性状首先聚为一支的则为SG和MG;(3)影响各子群体质量的关键称量性状组合分别为内脏质量-鳃质量、内脏质量-鳃质量和内脏质量-鳃质量-心质量,关键体尺性状组合分别为体长-体高-眼径、体长-肛部体宽-眼径-躯干长和肛部体高-眼后头长-眼间距。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逆境生态学研究和不同抗流性能速生型种质发掘与新品种(系)选择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流性能 体质量 体尺性状 称量性状 脏器比例性状 同生群 大黄鱼幼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