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分型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耿荣 陈贤楠 +1 位作者 李克华 吴冀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年共收治患儿941例,年龄中位数为12个月(1月~180月),<1岁485例(51.5%)。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史319例(33.9%),恶性病史41例(4.4%)。MODS累积发病率为16.9%(159/941例),发病密度为16.2/1000病人天。原发性MODS 108例(67.9%),继发性51例(32.1%)。原发性MODS好发于<1岁婴儿,急性起病。原发感染性疾病、气道梗阻、重度脱水或心跳呼吸骤停为常见危险因素。继发性MODS多存在慢性疾病状态和恶性病,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难治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病死率分别为50.9%和74.5%。提示PICU的MODS累积发生率为16.9%,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不同。对不同类型的MODS宜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疾病分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儿科重症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速发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添华 姜悦 +2 位作者 任爱民 张淑文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体质量20~25 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大肠杆菌前及注入后1、3、5、7 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常... 目的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体质量20~25 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大肠杆菌前及注入后1、3、5、7 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同时记录动脉压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及呼吸频率.结果注入大肠杆菌3 h后,动物100%出现内毒素血症,5 h后全部出现MODS,制模成功.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制作临床研究用单相速发型MO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动物模型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学豪 钱晓明 +5 位作者 阳世宇 孙海晨 唐文杰 孙东燕 王忠 王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11-51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对该科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MODS的 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例患者中 7例死亡 ,6例存活。 结...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对该科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MODS的 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例患者中 7例死亡 ,6例存活。 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MODS的患者预后差 ,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术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鼠出血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钢 赵敏 任广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 :模拟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病因素 ,建立大白鼠出血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模型。方法 :大白鼠经动脉放血 ,造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平均动脉血压降至 30~ 35mmHg,并维持 1h ,随后用 6 0 %自体血和 2倍血量的生理盐水从静脉回输 ,进行复... 目的 :模拟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病因素 ,建立大白鼠出血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模型。方法 :大白鼠经动脉放血 ,造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平均动脉血压降至 30~ 35mmHg,并维持 1h ,随后用 6 0 %自体血和 2倍血量的生理盐水从静脉回输 ,进行复苏 1h。大白鼠随机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 (不放血诱导休克 )、休克组 (放血诱导休克和复苏 )。结果 :复苏后 72h ,休克组的生存率降至 2 0 %。复苏后 18h器官病理取材 ,H E染色 ,光镜下显示 ,休克组大白鼠的心、肺、肾、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变性、白细胞浸润、出血等。复苏后 18h ,检测CK、Cr、ALT、AST、ALKP指标 ,休克组明显升高 ,是正常值 3倍以上 ,提示心肌、肝脏、肾脏的损伤 ,与假休克组和正常大白鼠值比较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模拟临床休克致病因素 -出血性休克 -成功建立多脏器功能障碍大白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脏器功能障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4 位作者 冯小明 陆璐 王红义 王春雨 牛廷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8-939,944,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CD4^+CD25^+Treg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但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大鼠MODS中的百分比升高,并参与了MODS的病情调节;乌司他丁和血必净能调升CD4^+CD25^+Treg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乌司他丁 血必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绵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春雨 凡春玲 +5 位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李晶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 LPS静注后,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50%;两实验组3 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不同时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2 h明显降低,之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绵羊MODS模型;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5
7
作者 万东君 牛廷献 +3 位作者 王春雨 付学锋 杨艳丽 罗晓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0-42,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中度海拔和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脾脏、肠粘膜均出现明显炎性改变,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中度海拔MODS组。结论高海拔地区MODS的病理损伤较中度海拔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 高海拔地区 绵羊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大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陆璐 冯小明 +4 位作者 王红义 牛廷献 万东君 王春雨 罗晓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模型组和XBJ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7%和20%;②与模型组相比XBJ可促进了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IL-1α的表达,且TNF-α和IL-1α高表达集中在6~24 h;③模型组与XBJ组IL-4的表达量在6~12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IL-10在6~48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XBJ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6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XBJ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同时促进TNF-α释放和抑制IL-1α、IL-4和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反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牛廷献 万东君 +3 位作者 王春雨 陆璐 王红义 罗晓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27,31,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血必净(XBJ)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血必净组(D组)和乌司他丁+血必净组(E组),每组10只。利用LPS建立MOD...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血必净(XBJ)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血必净组(D组)和乌司他丁+血必净组(E组),每组10只。利用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UTI、XBJ和UTI+XBJ进行防治。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UTI+XBJ组绵羊的体征表现明显减轻、死亡率明显降低,PaO2、生化指标和白细胞数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较单独应用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MODS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必净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廷献 郭晓宇 +4 位作者 申健 王红义 陆璐 肖攀 冯小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7,F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巴马小型猪模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蕨麻小型猪;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变化基本相同,但蕨麻小型猪的变化较平缓。在24 h与48 h肺脏均出现严重病理改变,但巴马小型猪较蕨麻小型猪更严重。结论不同海拔地区的两种小型猪均可成功建立HMODS模型,同时蕨麻小型猪由于自身高原生物特性对H-MODS模型的复制更加准确安全,避免高原环境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 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原与高原地区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义 冯小明 +2 位作者 史智勇 陆璐 牛廷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海拔高原地区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的生化指标来探讨MODS的高原性发病特点。方法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在高原地区夏河桑科草原(平均海拔在3100 m)和亚高原地区兰州市(平均海拔在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海拔高原地区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的生化指标来探讨MODS的高原性发病特点。方法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在高原地区夏河桑科草原(平均海拔在3100 m)和亚高原地区兰州市(平均海拔在1520 m),动物全麻后,以6μg/kg内毒素(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高原地区的MODS模型绵羊死亡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清的CK、CK-MB、AST、ALT、CRE生化指标明显高出亚高原地区,只有ALP指标亚高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变化基本相近。结论 MODS在伴随着海拔升高的高原地区危害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 死亡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容永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 (UTI)对多脏器功能不全 (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 45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 ,分成治疗组 (2 3例 )与对照组 (2 2例 ) ,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 ,住院第 3~ 7天分别测定... 目的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 (UTI)对多脏器功能不全 (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 45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 ,分成治疗组 (2 3例 )与对照组 (2 2例 ) ,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 ,住院第 3~ 7天分别测定TNF α、IL Iβ、IL 6作为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病死率。结果 :TNF α、IL Iβ、IL 6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死亡14例 ,对照组死亡 16例 ,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炎症介质 微循环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13
作者 唐志琴 黄繁嫱 +1 位作者 崔克亮 张晓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7-288,共2页
目的: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对重症感染、严重损伤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发生MODS的患者入院后HLA-DR... 目的: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对重症感染、严重损伤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发生MODS的患者入院后HLA-DR的表达水平比未发生MODS者显著降低,而且其动态变化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对早期MODS进行诊断,为指导MODS的临床救治提供良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安定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1例报告
14
作者 赵洪雯 吴雄飞 彭罗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4-134,137,共2页
关键词 安定中毒 并发症 脏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兔模型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15
作者 唐文杰 吴学豪 +1 位作者 孙海晨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为复制符合临床特征稳定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必须克服NZW兔作为实验动物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以“肠源性感染”及“失血性休克”作为两次打击,诱发MODS,比较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MOD... 目的:为复制符合临床特征稳定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必须克服NZW兔作为实验动物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以“肠源性感染”及“失血性休克”作为两次打击,诱发MODS,比较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MODS发生率的差异,探索最佳的实验条件。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1.7%,MODS发生率为75%,组间比较P<0.01。结论:在感染一定细菌量的条件下,严格控制血压是成功复制MODS模型的关键,其他的重要因素是一定的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动物模型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
16
作者 朱章华 顾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评价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这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在累及肾脏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回顾分析本ICU开展CVVH前后所有出现肾功能衰竭的MODS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发现,在CVVH开展前后,该类患者接受肾脏替... 评价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这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在累及肾脏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回顾分析本ICU开展CVVH前后所有出现肾功能衰竭的MODS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发现,在CVVH开展前后,该类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比率分别为43.3%和81.5%,死亡率分别为66.7%和40.7%,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说明CVVH能使出现ARF的MODS患者更易接受肾替代治疗,并降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功能衰竭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伟敏 何萍萍 +1 位作者 管咏梅 蔡及明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对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先心病术后并发MODS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放弃治疗出院,66例中44例救治存活,22例死亡。出现时...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对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先心病术后并发MODS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放弃治疗出院,66例中44例救治存活,22例死亡。出现时间最早、累及最多的脏器为心脏;病死率最高的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儿(57.69%),其次是累及血液系统的患儿(55.56%);患儿的病死率与累及脏器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死亡患儿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长于存活患儿(均P<0.05),术中意外及术后心肺复苏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患儿(均P<0.05)。结论先心病术后患儿应加强心功能监护,特别是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及术中发生过意外情况、术后采取过心肺复苏术的患儿;尽早采取有利措施避免其他脏器功能受损是提高患儿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脏器功能障碍 心脏直视术 预后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双侧眼眶蜂窝织炎伴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盼盼 陈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3期893-895,共3页
眼眶蜂窝织炎系感染侵犯眶膈后引起眼睑周围皮肤和眼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并通过颅内蔓延或败血症危及生命,常被视为危症,多单侧发病,很少累及双眼,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窦炎是主要病因[... 眼眶蜂窝织炎系感染侵犯眶膈后引起眼睑周围皮肤和眼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并通过颅内蔓延或败血症危及生命,常被视为危症,多单侧发病,很少累及双眼,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窦炎是主要病因[1,2]。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脏器衰竭,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严重脓毒症病死率为10.3%,有基础疾病者病死率可升至12.8%,在中国儿童脓毒症同样存在着较高的病死率[3]。我科于2012年10月26日收治1例双侧眼眶蜂窝织炎、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儿,此患儿因抓挠挤压右眼眶下疖肿致双侧眼眶蜂窝织炎,较少见,并伴有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给治疗及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过积极抢救、对症治疗、精心护理,患儿于13 d 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蜂窝织炎 脓毒症 脏器功能障碍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1例临床观
19
作者 朱桂保 张世福 +2 位作者 许清 陆朝云 田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1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出血部位、诱发因素、高危因素、临床特...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1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出血部位、诱发因素、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部位与MOD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49,P〉0.05);感染及休克是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患者原有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2%和36%;各功能衰竭系统中消化系统所占比例最高(52%);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越多,MODS的病死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6,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差,积极防治原发病,预防诱发因素,降低并发功能障碍的器官数,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4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淑娟 徐茂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11-151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 过治 MODS ARF 溶质 纠正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