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大鼠足底疼痛病灶所属脊髓节段NMDAR-2B mRNA表达的抑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熳 曾青 +2 位作者 施静 刘晓春 关新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电针对大鼠一侧足底注射 5 %福尔马林 5 0 μl后病灶所属脊髓节段 (L4~6 )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 - 2 B(NMDAR- 2 B)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福尔马林组大鼠 L4~ 6节段脊髓背角 NMDAR- 2 B... 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电针对大鼠一侧足底注射 5 %福尔马林 5 0 μl后病灶所属脊髓节段 (L4~6 )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 - 2 B(NMDAR- 2 B)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福尔马林组大鼠 L4~ 6节段脊髓背角 NMDAR- 2 B m RNA表达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强 ,电针治疗组大鼠 L4~ 6节段脊髓背角 NMDAR- 2 B m RNA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差异 ,但显著低于福尔马林组。提示电针治疗能抑制大鼠足底疼痛病灶所属脊髓节段 NMDAR- 2 Bm RNA的高表达 ,减弱脊髓神经元的敏感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测定 电针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基因表达 MRNA 针刺镇痛 大鼠 足底疼痛病灶 脊髓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痛综合征基于脊髓节段性敏感的诊断和治疗(一) 被引量:15
2
作者 Bryan O Young Hy Dubo +3 位作者 Andrew A. Fischer 谢斌 王宁华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肌筋膜痛综合征 脊髓节段 有效治疗 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 中枢性疼痛 中枢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痛综合征基于脊髓节段性敏感的诊断和治疗(二) 被引量:7
3
作者 Bryan O Young Hy Dubo +3 位作者 Andrew A.Fischer 谢斌 王宁华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7期691-693,共3页
关键词 肌筋膜痛综合征 脊髓节段性敏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痛综合征基于脊髓节段性敏感的诊断和治疗(三)
4
作者 Bryan O'Young Hy Dubo +3 位作者 Andrew A. Fischer 谢斌 王宁华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89-890,共2页
关键词 肌筋膜痛综合征 脊髓节段性敏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与欧洲高加索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颈椎椎板形态对比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吴正政 谢作志 +4 位作者 宋晨宇 俞杨 朱泽章 邱勇 蒋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患者下颈椎椎板形态学特征,比较其与欧洲高加索人MCSM患者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2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及法国里昂公园...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患者下颈椎椎板形态学特征,比较其与欧洲高加索人MCSM患者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2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及法国里昂公园医院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治疗的MCSM患者,根据人种分为两组:A组,中国汉族MCSM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0.3±10.5岁;B组,欧洲高加索人MCSM患者,2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58.4±12.6岁。在研究对象术前颈椎CT平扫影像资料上测量颈椎椎板开槽处内径(lamina inner width,LIW)、椎板开槽处外径(lamina outer width,LOW)、椎板轴长(lamina axis length,LAL)、椎板横截面倾斜角(lamina transverse angle,LTA)。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C3~C7各节段影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LIW及LOW均表现为C3~C5逐渐减小、C5~C7逐渐增大。A组各节段LAL均显著性小于B组(C3:12.1mm vs 13.4mm;C4:12.5mm vs 13.5mm;C5:12.8mm vs 13.9mm;C6:13.1mm vs 14.4mm;C7:13.5mm vs 14.4mm),LIW大于B组(C3:2.8mm vs 2.4mm;C4:2.4mm vs 1.9mm;C5:2.2mm vs 1.7mm;C6:2.7mm vs 2.3mm;C7:4.1mm vs 3.7mm),且在C3~C6节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LOW及LTA在各节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与欧洲高加索人群中,MCSM患者C5节段椎板铰链处最为薄弱,在接受EOLP磨取骨槽时更易断裂,且理论上中国汉族患者铰链处断裂风险大于欧洲高加索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下颈椎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CT 汉族 高加索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68
6
作者 祁敏 王新伟 +4 位作者 刘洋 梁磊 陈华江 杨立利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3-968,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A组)、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B组)和ACDF+ACCF"混合式"减压术(C组),其中A组男性6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48±8.50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4.36±7.82岁;C组男性6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3.68±7.8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植骨未融合11例,其中C组3例(2.75%),B组8例(8.51%),B组植骨不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声音嘶哑12例,其中A组5例(4.03%),B组3例(3.19%),C组4例(3.67%);吞咽困难26例,其中A组11例(8.87%),B组7例(7.45%),C组8例(7.34%);C5神经根麻痹12例,其中A组2例(1.61%),B组5例(5.32%),C组5例(4.59%);脑脊液漏5例,其中A组3例,C组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B组2例,C组1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94%,B组为26.60%,C组为21.1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CCF术式应慎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金财 曾文添 +3 位作者 朱文清 温煦 莫建文 姬广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中的应用价值,并作近期疗效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Y型纳米骨板EOLP治疗MCSM患者79例,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估系统评价术后神经功... 目的探讨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中的应用价值,并作近期疗效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Y型纳米骨板EOLP治疗MCSM患者79例,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估系统评价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颈椎X线的颈椎曲度变化及C5椎管矢状径,了解椎管维持和扩大情况;利用术前、术后颈椎MRI评价脊髓受压改善程度;借助三维螺旋CT观察开门侧及门轴侧的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0.4±7.9)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6±1.3)分,术后6个月为(14.3±1.5)分(P<0.05),JOA改善率为(68.6±15.8)%;术后随访X线片及三维螺旋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开门侧骨质愈合不明显,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术前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为(8.9±1.1)mm,术后6个月为(15.1±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为(70.8±22.3)%;术前颈椎曲度为(14.8±7.0)°,术后为(15.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型纳米骨板EOLP在MCSM中应用安全、有效,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即刻固定,也为后期开门侧骨性融合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纳米骨板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冯浩 陈焕诗 +1 位作者 白瑞飞 易军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4节段CSM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3例C_(2/3)、C_(3/4)、C_(4/5)、C_(5/6... 目的探讨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4节段CSM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3例C_(2/3)、C_(3/4)、C_(4/5)、C_(5/6)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_3、C_5椎体,保留C_4椎体;8例C_(3/4)、C_(4/5)、C_(5/6)、C_(6/7)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_4、C_6椎体,保留C_5椎体,行分节段减压钛笼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经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术时间(165±35)min,术中出血量(735±159)ml,术后引流量(120±39)ml。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5.4±2.1)、(15.5±2.1)、(16.1±1.9)分,均高于术前的JOA评分(12.6±2.9)分(P<0.05);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9.9±10.3)%、(62.7±8.4)%、(63.1±7.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分别为(12.8±4.2)、(13.0±3.2)mm,均大于术前的(9.2±3.1)mm(P<0.05)。末次随访未发现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CSM可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保留C_4或C_5椎体可增加固定钢板螺钉的把持力,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可增加植骨面,从而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超 刘春 +2 位作者 张玉发 蒋盛旦 蒋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Zero-P VA)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Zero-P VA)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科行ACDF治疗的55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Zero-P VA治疗27例(Zero-P组),应用传统融合器+钛板固定治疗28例(钛板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和颈椎Cobb角。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Bazaz吞咽困难评分及植骨融合率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4~35个月,平均23.17±4.75个月。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NDI指数和JOA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Zero-P组手术时间3节段为95.47±5.24min,4节段为115.12±7.53min,较钛板组手术时间(3节段130.85±6.97min和4节段155.69±9.28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颈椎Cobb角在术后3个月时为16.71°±1.28°,末次随访时为15.69°±0.26°,均优于术前(10.5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颈椎Cobb角术后3个月时为16.95°±2.64°,末次随访时为16.01°±1.71°,优于术前(10.6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各时间点颈椎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1例(3.70%)发生椎前异物感,术后1个月完全消失,无吞咽困难发生,未见相邻节段退变加速。钛板组术后4例(14.29%)发生椎前异物感,于术后2~4个月逐渐消失;术后3例(10.71%)发生吞咽困难,其中轻度1例(3.57%),中度2例(7.14%),3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逐渐好转,1例(3.57%)出现声音嘶哑,于术后2年取出钛板,患者声音嘶哑无明显改善;2例(7.14%)患者出现相邻节段(C2/3)退变加速,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予以保守观察。两组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及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Zero-P组植骨融合率为88.89%,钛板组植骨融合率为92.86%,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达到有效植骨融合,但两组间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硬脊膜损伤、食管损伤、神经根损伤、椎前血肿、伤口感染、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在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使用零切迹融合器能够达到与传统融合器+钛板固定一致的临床疗效,和重塑颈椎曲度并恢复颈椎间隙高度的作用,并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颈椎间融合器 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秀茅 姜亮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重要方法。3个或3个节段以上的多节段CSM的手术方式较复杂且存在争议,大致包括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三种方案。前路手术可直接消除腹侧压迫,应用较广,尤其适用于仅... 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重要方法。3个或3个节段以上的多节段CSM的手术方式较复杂且存在争议,大致包括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三种方案。前路手术可直接消除腹侧压迫,应用较广,尤其适用于仅有1~2个节段的腹侧压迫病例。后路手术能有效去除背侧压迫、解除椎管狭窄,应用最广,适用于多节段退变且具备脊髓后移空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后联合入路 手术治疗 腹侧压迫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手术方式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廖心远 陈德玉 +1 位作者 陈宇 王新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往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1-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得到了普遍... 脊髓型颈椎病是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往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1-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病患者 脊髓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进行性加重 颈前路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日高 樊效鸿 余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采用该法治疗1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采用该法治疗1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系统及Odom临床效果分级评定临床结果。结果:本组患者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2月,平均18.4个月。术前JOA评分(7.35±1.18)分,术后(14.04±1.02)分,末次随访时(15.34±0.97)分。根据Odom临床效果分级,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次全切 椎间盘切除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吉平 张文光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6A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后路 手术方式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4-485,共2页
颈椎病作为中老年最常见的疾患,对其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本期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该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便读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与术式。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减压治疗 术式选择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椎体次全切除术 颈椎间盘突出 椎管扩大术 外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选择的要素 被引量:43
15
作者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3-484,共2页
颈椎病作为中老年最常见的疾患,对其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本期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该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便读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与术式。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方案选择 手术入路 退行性疾病 手术治疗 术式 颈椎病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大启 杨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elapse-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r-LETM)临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治疗后变化。方法对56例曾住院治疗并接受随访的r-LETM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1∶5.2,发... 目的探讨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elapse-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r-LETM)临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治疗后变化。方法对56例曾住院治疗并接受随访的r-LETM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1∶5.2,发病平均年龄36.4岁。27例既往有自身免疫病,其中干燥综合征8例。病前诱因中以感冒(53.6%)和腹泻(10.7%)最多见,亚急性起病(50%)多见。病程中可有视神经(60.7%)及脑干受累症状,脊髓病灶以颈髓40例(71.4%)及胸髓39例(69.6%)最多见,可波及延髓(19.6%),病程中尚可有颅内病灶,以脑室周围、胼胝体及近皮层下白质(39.3%)最多见。经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53例(94.6%)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3例(5.4%)无效。首次发病后第1年复发最多,致残率高。结论r-LETM好发于中年女性,部分合并结缔组织病,可有复发,病程中可有颅内病灶和视神经受累,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可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长横贯性脊髓 视神经脊髓 磁共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的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立 王勇 +7 位作者 陈安富 林华刚 陈聪 郭家斌 孙宇 刁垠泽 张凤山 周非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6-784,共9页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8例多节段脊髓受压的慢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2.3±8.1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慢性颈脊髓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3例.减压节段:17例为C3~C7,1例为C3~T1,术中固定融合3.8±1.0个椎体.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2周左右)复查颈椎MRI,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13.5年(10.5±2.8年).在术前、出院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凸节段Cobb角,在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及改良K线,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评估手术固定节段骨性融合及后凸矫形角度丢失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及颈痛VAS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后凸节段的局部Cobb角为6.6°±6.5°后凸,术后2周为3.8°±8.0°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C2~C7颈椎Cobb角为1.3°±9.4°前凸,术后2周为5.8°±7.0°前凸,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术前为11.1°±4.2°后凸,术后2周为1.3°±5.2°后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C2~C7节段脊髓前缘角术前为6.5°±4.4°后凸,术后2周为1.1°±6.3°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39%)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在术后1~4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末次随访11例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凸矫形角度无丢失;颈椎MRI显示脊髓无受压,正中矢状位片显示脊髓前缘角无丢失.11例患者JOA评分术前8.0±2.8分,末次随访时15.6±0.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JOA评分改善率(83±14)%;颈痛VAS评分术前为2.2±3.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2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的多节段受压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采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良好的脊髓功能改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性颈脊髓 退变性后凸 椎弓根螺钉 脊髓前缘角 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滥用一氧化二氮致长节段脊髓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云云 汪仁斌 +11 位作者 洪闻 焦劲松 彭丹涛 刘尊敬 田朝晖 金淼 董明睿 段晓慧 刘蕾 孙青 孙少杰 王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分析滥用一氧化二氮导致长节段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就诊的10例滥用一氧化二氮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一氧化二氮接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脊髓... 目的:分析滥用一氧化二氮导致长节段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就诊的10例滥用一氧化二氮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一氧化二氮接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脊髓磁共振成像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0.80±3.12)岁]。10例患者吸入N2O至起病时间为1个月至1年,平均时间(6.95±4.19)个月。10例均以肢体远端无力为主要症状,9例伴肢体远端麻木,3例伴Lhermitte’s征(+),4例伴尿便障碍。2例血常规提示贫血,1例为巨细胞性贫血,1例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曾于外院补充维生素B12治疗,其余7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异常增高。电生理检查示9例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均受累,1例仅运动神经受累,下肢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重于上肢。脊髓磁共振成像示10例均有颈髓纵行条状T2高信号,3例伴胸髓长节段病变,2例伴脊髓肿胀,6例横轴位呈"倒V"征,1例呈"类月牙"征,3例呈"八字"征。10例均在停止一氧化二氮吸入、积极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早期康复锻炼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一氧化二氮中毒性脊髓病变临床多以肢体远端无力麻木为主,影像学上以颈段脊髓后索受累常见,可伴有胸髓受累,横轴位以"倒V"征多见。停止接触一氧化二氮和补充高剂量维生素B12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 维生素B12 脊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忠诚 盛伟斌 +1 位作者 梁卫东 盛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 :比较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颈椎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3~C6单开... 目的 :比较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颈椎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3~C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C2、C7双侧半棘肌止点的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传统组)36例和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颈椎总活动度(ranges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及术后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传统组手术时间为140.49±36.57min,改良组为122.35±46.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为233.66±165.39ml,改良组为281.18±208.1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2例、改良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无脊髓损伤、门轴断裂、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感染,无内置物松动或断裂。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传统组随访时间为17.10±3.57个月,改良组为16.40±2.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1.36±8.14)%,改良组为(72.95±1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传统组与改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传统组颈椎曲度较术前减少3.73°±1.38°,改良组较术前减少1.47°±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ROM较术前减少6.63°±2.09°,改良组较术前减少4.53°±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11例(30.56%)、改良组1例(3.33%)术后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开门手术相比,保留双侧半棘肌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时,可最大限度保留颈椎后方结构,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颈椎曲度及ROM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颈椎活动度 颈椎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亮 江美林 杨孝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与颈后路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与颈后路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的前路组37例,行颈后路椎管成形术(LP)的后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随访时间、受累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手术时间长于后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前路组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前路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增加,而后路组术后生理曲度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与颈后路手术治疗M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明显改善,前路手术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建议对MCSM患者应综合考虑其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术式,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