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
1
作者 赵先兴 孙洪扬 +2 位作者 武津成 陈梅 王贤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以颈肩部或腰背部疼痛急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伴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迫症状的临床罕见疾病。本文报道1例71岁SSEH女性患者,因“颈肩部疼痛伴右侧肢体无力3 h”入院,...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以颈肩部或腰背部疼痛急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伴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迫症状的临床罕见疾病。本文报道1例71岁SSEH女性患者,因“颈肩部疼痛伴右侧肢体无力3 h”入院,经颈椎MRI诊断为SSEH。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SSEH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其诊断及治疗策略,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脊髓压迫 偏瘫 颈椎MRI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高保安 伍少鹏 +3 位作者 刘忠 王风鸣 邹文 李国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MRI 椎管 硬膜外 硬膜外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广鑫 邹咏文 杨东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总结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结果。方法 :分析脊髓硬膜外血肿MRI的影像学诊断特征和病后距手术的时间长短、脊髓损伤的程度、术后药物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早期 16h以内手术清除血肿和术后应用大剂量强的松龙... 目的 :总结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结果。方法 :分析脊髓硬膜外血肿MRI的影像学诊断特征和病后距手术的时间长短、脊髓损伤的程度、术后药物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早期 16h以内手术清除血肿和术后应用大剂量强的松龙、纳络酮、尼莫通和早期行高压氧治疗者预后较好。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血肿 手术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列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血肿 诊断 病因 手术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雷 杨礼庆 +3 位作者 王志为 李兴洲 付勤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 5例SSE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诊断和手术较早的患者恢复较理想 ,2例诊断和手术较晚的患者恢复较差 ,1例症状较轻 ,行保守治疗 ...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 5例SSE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诊断和手术较早的患者恢复较理想 ,2例诊断和手术较晚的患者恢复较差 ,1例症状较轻 ,行保守治疗 ,自行恢复。结论 :SSEH发病率低 ,由于缺乏认识 ,有时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延误 ,影响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典型症状者应尽早行MRI检查 ,明确诊断。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 ,尽早行血肿清除术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症状轻 ,停止进展或有恢复迹象者应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早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颈段脊髓硬膜外血肿误诊为脑梗死溶栓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国栋 肖瑾 +5 位作者 戴健 刘兵荣 王峰 李海燕 周荣 吴志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期93-95,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主因"突发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余"入院,患者1 h前(2017年7月20日16:40)在家洗澡的过程中,抬头后突发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在家属的陪同下就诊于本院急诊,体检发现患者右侧肢体偏瘫,...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主因"突发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余"入院,患者1 h前(2017年7月20日16:40)在家洗澡的过程中,抬头后突发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在家属的陪同下就诊于本院急诊,体检发现患者右侧肢体偏瘫,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NIHSS评分5分。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未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患者嗜酒20余年,否认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并截瘫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柯 马博聪 王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2,共2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罕见疾病,Holtas等统计每年发病率约为0.1/100,000。这种疾病无明确外伤史并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多以急性背部疼痛起病,进展迅速,导致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截瘫...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罕见疾病,Holtas等统计每年发病率约为0.1/100,000。这种疾病无明确外伤史并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多以急性背部疼痛起病,进展迅速,导致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截瘫。确诊该病以体格检查及MRI为标准,但我科收治的1例SSEH患者,因发病当日行心脏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爱克塞尔支架),无法行胸椎MRI检查,我们通过CT薄层增强扫描定位病灶并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截瘫恢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支架术后 冠脉造影 截瘫 CT薄层增强扫描 MRI检查 脊髓压迫症状 罕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15答案:(脊髓硬膜外、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8
作者 王立英 李欣 +1 位作者 赵滨 叶滨宾(点评)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5期579-580,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脊髓硬膜外 诊断 腹膜后 影像学表现 病例 神经嵴细胞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
9
作者 平水静 张立春 魏小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98-398,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玮 张鸿祺 +3 位作者 支兴龙 张鹏 李萌 凌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SEH)的病因。方法对15例SSEH患者行MRI检查,其中9例患者行脊髓血管造影,8例行血肿清除术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1例患者经脊髓血管造影发现硬膜上的血管畸形,另...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SEH)的病因。方法对15例SSEH患者行MRI检查,其中9例患者行脊髓血管造影,8例行血肿清除术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1例患者经脊髓血管造影发现硬膜上的血管畸形,另1例伴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余13例未发现明确病因。结论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有助于部分SSEN患者出血原因的判定,并决定其治疗方案。推测静脉出血可能为多数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采用脊髓静脉造影可能有助于SSEH病因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血肿 血管造影 静脉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硬膜外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11
作者 孙宏声 梁恩和 杨玉山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推拿治疗 四肢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铂 苏亦兵 +2 位作者 张岩 王汉斌 王科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196-31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出血(SSE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因SSEH而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日本骨科科学协会(JOA)评分,并计算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依据术...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出血(SSE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因SSEH而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日本骨科科学协会(JOA)评分,并计算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依据术前JOA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组(6例)和未完全丧失组(12例);再依据手术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12 h组(7例)、12~24 h组(3例)和>24 h组(8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及不同组别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 18例患者术后JOA评分为(11.7±4.9)分,高于术前的(5.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5,P<0.01)。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为(34.6±14.5)%,低于神经功能未完全丧失组的(72.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2,P<0.01)。手术时间间隔<12 h组和12~24 h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82.7±23.7)%和(90.5±16.5)%,均高于>24 h组的(28.7±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良好及手术时间间隔<24 h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好,二者是影响SSE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脊髓 预后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颈脊髓腹侧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占文 艾亦君 +2 位作者 尹晓波 王建庭 李少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66-767,共2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在临床少见,由于其解剖因素血肿多发生在脊髓的背侧[1],发生在颈脊髓腹侧者少见报道.我院自2002年7月以来诊治2例自发性颈脊髓腹侧硬膜外血肿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脊髓腹侧 解剖因素 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杨 韩永正 +9 位作者 李娇 王明亚 曲音音 房景超 金辉 李民 王军 徐懋 王圣林 郭向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8-1064,共7页
目的:探讨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因颈椎病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SEH的患者作为SEH组... 目的:探讨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因颈椎病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SEH的患者作为SEH组,将术后未出现SEH的患者以4∶1的比例随机纳入非SEH组,匹配条件为相同术者、相同性别、相同手术年份和相似年龄(±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术前合并症、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术前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颈椎病分型、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颈部残障指数评分、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节段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与术后苏醒期间平均动脉压、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术后发生SE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指标的准确性。结果:共有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SEH组共17例,非SEH组68例。17例SEH患者均接受了血肿清除术,所有患者均成功治疗并出院。椎体次全切除术(OR=7.247;95%CI:1.962~26.766;P=0.003)和术后苏醒期间最高平均动脉压增高(OR=1.056;95%CI:1.002~1.113;P=0.043)是导致SEH的危险因素,其AUC分别为0.713(95%CI:0.578~0.848)和0.665(95%CI:0.51~0.82)。SEH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35)。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术和术后苏醒期间最高平均动脉压增高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出现术后SEH的危险因素,应在围术期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硬膜外血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间近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16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健 张丽云 +4 位作者 王忠敏 滕皋军 陈克敏 陈志瑾 贡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 Ci,...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 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CT引导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铿 黄霖 +3 位作者 王鹏 唐勇 叶记超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9例单发MESC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病...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9例单发MESC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病椎上位椎间盘至椎间隙后1/3处,再用“L”形骨刀经两侧由后向前凿至与线锯切割水平处会合,进而完成整个椎间盘的截断,同法完成病椎下位椎间盘的离断。予椎弓根临时棒固定后旋转取出瘤椎。取相邻健康棘突制成骨粒填入钛网植骨,置入钛网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适度加压固定。统计手术并发症,应用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ASI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评分,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结果:病椎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7~10h,平均7.4h,术中出血1300~3200ml,平均2240ml。患者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8.1±1.2分下降至术后2周3.0±1.7分,改善率为62.8%(P〈0.05);9例脊髓压迫症的患者中1例ASIA分级无变化,8例明显改善,ASIA运动功能评分由术前74.0±15.0分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的91.9±12.9分。术后生存时间平均19.3±5.2个月(9~26个月)。结论:对于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患者,全脊椎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进行脊髓环形减压,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肿瘤转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仪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琦 邢科新 +2 位作者 王永骥 何际平 刘中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0,571,共5页
临床实验证实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与减重步态疗法(PWB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患者脊髓损伤康复后的行走能力,对运动能量代谢产生显著影响,但相应的神经与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开发研制一种小型低功耗的先进ESCS刺激仪,为ESCS... 临床实验证实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与减重步态疗法(PWB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患者脊髓损伤康复后的行走能力,对运动能量代谢产生显著影响,但相应的神经与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开发研制一种小型低功耗的先进ESCS刺激仪,为ESCS机理的实验研究提供所需的刺激模式。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采用聚酰亚胺对银电极触点进行绝缘封装,改进电极的设计。进行ESCS刺激仪性能的动物实验验证,改变电压幅值、频率和波宽等刺激参数,观察实验猫肌肉的抽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小型低功耗ESCS刺激器能提供所需的多通道多模式刺激信号,电池供电和低功耗设计可提供使用安全性,ESCS电极满足柔韧性和生物兼容性要求,可为ESCS和PWBT组合疗法的机理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仪 动物实验 小型化 低功耗 MSP430F1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三虎 陈道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0-232,共3页
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是指各种硬膜外转移性肿瘤所引起的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症候群。通常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甚至数小时)即可造成严重脊髓损害,是对肿瘤患者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肿瘤诊断技术... 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是指各种硬膜外转移性肿瘤所引起的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症候群。通常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甚至数小时)即可造成严重脊髓损害,是对肿瘤患者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肿瘤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进展,肿瘤患者生存期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性 硬膜外脊髓压迫 MESCC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神经元模型的大鼠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仿真研究
19
作者 陈清阳 徐琦 +1 位作者 王熠钊 孟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 临床研究证实,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但基本神经机制则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在建立大鼠ESCS有限元-神经元组合模型的基础上,仿真L2节段单阴极刺激条件下脊髓组织内的电势分布,确定L1到S2节段背根、腹根纤维和不同深度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纤维位置和刺激脉宽对神经纤维激活阈值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距电极最近的背根纤维激活阈值最低为0.41 V,浅层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略高为0.47 V,最近腹根纤维的激活阈值最高为0.78 V,减小电极-纤维距离有利于脊髓纤维的选择性激活;不同深度背柱纤维的激活阈值随刺激脉宽增加而减小,但脉宽过大导致背柱纤维激活阈值的降幅变小,过长的脉宽使得激活阈值的降幅趋缓,合理选择刺激脉宽有利于激活深层背柱纤维,增加脊髓组织的激活区域,提高ESCS对于深层背柱纤维的募集能力。该仿真结果可为动物实验研究中合理选择刺激参数、提高刺激选择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 大鼠 脊髓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创治疗椎管内硬膜外巨大脓肿1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新荣 冉兵 +1 位作者 税俊文 魏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1-1133,共3页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是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致残率较高。该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住院患者的1~2/10000[1]。目前,硬膜外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是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致残率较高。该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住院患者的1~2/10000[1]。目前,硬膜外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行椎板切除减压、清除脓液[2、3]。2016年7月,我们对1例椎管内硬膜外巨大脓肿患者进行CT引导下微创椎管内冲洗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脓肿 椎管内硬膜外 微创治疗 CT引导 硬脊膜外间隙 肉芽组织增生 椎板切除减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