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 被引量:32
1
作者 海涌 陈晓明 +7 位作者 吴继功 邹德威 夏平 陈志明 刘玉增 姬勇 彭军 周立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7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5例。术前侧凸Cobb角76° ̄151°,平均98°,后凸92° ̄153°,平均106°,躯干偏移2 ̄7.9cm,平均3.6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18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5 ̄5.5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920 ̄2100ml,平均1120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Cobb角30° ̄79°,平均52.3°,矫正率61.1%;后凸42° ̄86°,平均52.3°,矫正率51.6%;躯干偏移0 ̄1.9cm,平均1.2cm,矫正率71%;身高增长6 ̄11.5cm,平均7.2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 ̄5.2年),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末次随访时96%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侧后凸 重度僵硬性 脊椎截骨术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1
2
作者 初同伟 张莹 +4 位作者 张超 胡旭 毛德举 潘勇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4年本科对3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3.8(9-63)岁;其中胸段15例,腰段9例,胸腰段6例;脊柱特发性畸...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4年本科对3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3.8(9-63)岁;其中胸段15例,腰段9例,胸腰段6例;脊柱特发性畸形12例,先天性畸形14例,陈旧性脊柱骨折1例,脊柱结核1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2例;术前平均冠状面Cobb角96.2°(81°-149°),平均矢状面Cobb角99.6°(86°-153°),平均顶椎偏移2.8(1.9-7.6)cm;Frankel分级D级3例,余为E级;8例存在中度呼吸功能障碍,22例存在明显胸背部疼痛症状。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术,术后评估神经功能及Cobb角改善等情况。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3.5-6.0)h;平均出血量1 260(910-2 600)m L;术后平均冠状面Cobb角44.3°(33°-68°),矫正率53.9%;平均矢状面Cobb角43.5°(35°-79°),矫正率56%;平均顶椎偏移0.7(0.2-2.3)cm,矫正率75%;身高平均增长8.3 cm;2例Frankel分级由D级恢复到E级,术后1例由D级加重至B级,但末次随访时恢复至E级。围手术期出现1例脑脊液漏,经腰池引流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外形改善满意率达92%,22例患者胸背部疼痛明显缓解,其中18例3个月后完全消失。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满意,但技术要求高,谨慎使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成功关键点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1,共1页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重的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文献报道有采用前后路联合截骨矫正的方法,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作者认为应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其适应证为:(1)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畸形的矫形及翻修术;(2)脊柱柔韧性低于25%的成人侧后凸或先天性侧后凸患者;(3)僵硬性或感染后导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截骨术 前后路联合 适应证 脊柱侧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先天性侧后凸 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全脊椎截骨术成功的几个关键点
4
作者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4-254,共1页
近年来笔者在大量脊柱侧凸畸形手术矫正经验的基础上,对一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患者采用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直接去除了畸形的关键部位对矫形的阻挡,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与前后路分期或一期手术相比,减少了对患者的手术创伤... 近年来笔者在大量脊柱侧凸畸形手术矫正经验的基础上,对一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患者采用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直接去除了畸形的关键部位对矫形的阻挡,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与前后路分期或一期手术相比,减少了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尤其是避免了前路经胸手术对患者本来已经脆弱的呼吸功能的再次侵扰,也减少了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矫正技术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1)术前详尽的影像学评价和手术计划.通过对畸形的脊柱结构以及相应的椎管内脊髓神经结构的详细了解,确定截骨的部位和范围、选择内固定的固定点;(2)手术中广泛显露以充分了解畸形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截骨术 脊柱侧凸畸形 一期手 脊柱侧后凸 严重并发症 影像学评价 矫正效果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
5
作者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4-255,共2页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术后后凸平均48.9°,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2.9%。海涌报告26例,术前后凸平均106°,术后后凸平均52.3°,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1.6%。国内外文献均显示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在行后路全脊椎截骨术后仍有可能残留较大的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脊椎截骨术 后残留 矫正率 矫形 随访结果 脊柱后凸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的影像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扬璞 海涌 +6 位作者 陶鲁铭 杨晋才 周立金 尹鹏 潘爱星 张耀申 刘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8-504,共7页
目的:对比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multiple levels asymmetric Ponte osteotomy,MAPO)与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在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dult idiopathic kyphoscoliosis,AIKS)的冠状面与矢状面... 目的:对比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multiple levels asymmetric Ponte osteotomy,MAPO)与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在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dult idiopathic kyphoscoliosis,AIKS)的冠状面与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后路MAPO或VCR手术,并随访2年以上的重度僵硬性AIKS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脊柱全长左、屈位X线片)。根据术中截骨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MAPO组与VCR组。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脊柱冠状面与矢状面的影像学参数(主弯Cobb角、局部后凸角、顶椎偏距、冠/矢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与腰椎前凸角)差异,并对术前存在冠、矢状面失衡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估冠、矢状面平衡的改善情况。结果:最终共对30例脊柱侧后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6.97±8.88岁,平均随访时间28.70±7.05个月。MAPO和VCR两组主弯从分别从术前平均103.21°±16.97°及110.79°±15.97°矫正至48.58°±17.27°及57.33°±17.43°,主弯矫正率分别为(53.13±13.71)%与(48.89±12.81)%。局部后凸从术前平均85.21°±26.80°及93.3°±25.09°矫正至39.66°±20.28°及56.90°±21.36°,后凸矫正率分别为(47.20±19.92)%与(38.38±12.89)%。两组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像参数包括冠、矢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矢状面亚组分析除VCR组矢状面平衡出现增加外,其余平衡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善,但组内与组件并无统计学差异。VCR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高于MAPO组。MAPO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VCR组。结论: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AIKS能够达到与VCR相似的冠状面与矢状面影像学改善,并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脊柱 Ponte 脊椎截骨术 脊柱后路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或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史亚民 金大地 +4 位作者 王岩 王以朋 吕国华 海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前已成为国内矫治顶椎位于中胸段、胸腰段和上腰段严重侧后凸畸形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术式的定义较混乱,手术不够规范,适应证不明确,疗效评估不统一,特别是对并发症的报道更少。本期邀请了对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有经验的专家就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等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截骨术 矫正手 脊柱侧后凸畸形 相关问题探讨 注意事 适应证 切除 重度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的麻醉处理
8
作者 陈立 周冬青 符少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9-169,172,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脊椎弯曲 脊椎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发脊椎滑脱6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东卯 姜洪和 +3 位作者 王长纯 高吉昌 张承敏 商广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90-190,共1页
全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发脊椎滑脱6例报告王东卯,姜洪和,王长纯,高吉昌,张承敏,商广友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发脊椎滑脱文献报道较少见,因其容易压迫脊髓致瘫,故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我科1985年5月~1993... 全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发脊椎滑脱6例报告王东卯,姜洪和,王长纯,高吉昌,张承敏,商广友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并发脊椎滑脱文献报道较少见,因其容易压迫脊髓致瘫,故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我科1985年5月~1993年5月应用全脊椎楔形截骨矫正各类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脊椎截骨术 脊椎滑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3-254,共2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治疗的后路脊椎截骨术(spinal osteotomy)(经关节突“V”型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在轻、中度成人僵硬侧凸或脊柱侧凸翻修手术中取得成功,但对于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由于截骨范围有限,该两种方法均不能取得畸形的满意矫正和躯干平衡恢复。基于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和脊柱恶性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的经验,全脊椎切除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主要适应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内固定 脊椎切除 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脊椎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