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产前快速分子诊断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英霞 夏欣一 +6 位作者 杨滨 卢洪涌 史轶超 梁泉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提供1种快速分子产前诊断技术。方法:对该患者于孕14周进行羊膜囊穿刺,获取羊水20 ml,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选用3个短串连重复(STR)序列位点,进行荧光PCR检测,以排除母源细胞污染。在此基础上,对COL2A...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提供1种快速分子产前诊断技术。方法:对该患者于孕14周进行羊膜囊穿刺,获取羊水20 ml,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选用3个短串连重复(STR)序列位点,进行荧光PCR检测,以排除母源细胞污染。在此基础上,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进行扩增,并以此为模板,针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的突变进行SSP-PCR。根据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扩增条带进行判断,对初次扩增的产物测序,以证实巢式SSP-PCR的结果。结果:对D13S 317、D18S51和D21S11位点的STR检测结果排除母源细胞的污染。羊水样本仅在野生型反应管中有扩增产物,表明胎儿是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 G的纯合子,未带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的突变。测序结果与SSP-PCR结果一致。结论:SSP-PCR技术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可作为该突变的快速分子诊断。其他已知点突变遗传病的快速分子诊断也可以考虑使用SSP-PCR技术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快速分子诊断 产前 COL2A1基因 巢式序列特异引物扩增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2A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软骨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英霞 夏欣一 +5 位作者 杨滨 卢洪涌 王浩洋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累及患者脊柱和长骨骨骺,发病率约为1∶100000。研究编码Ⅱ型胶原α1链的COL2A1基因G504S突变致SEDC的软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对SEDC引产胎儿和正常对照的软骨组织... 目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累及患者脊柱和长骨骨骺,发病率约为1∶100000。研究编码Ⅱ型胶原α1链的COL2A1基因G504S突变致SEDC的软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对SEDC引产胎儿和正常对照的软骨组织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重点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光镜下未观察到引产胎儿软骨组织明显变化,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引产胎儿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异常膨大,形成包涵体结构,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数量减少。扫描电镜下发现,引产胎儿软骨胶原纤维为不规则"草莓样"结构。结论:COL2A1基因G504S突变导致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SEDC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Ⅱ型胶原 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者Tönnis 3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柯岩 张蔷 +6 位作者 马云青 李儒军 陶可 桂先革 李克鹏 张洪 林剑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2,共8页
目的: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SED)患者因骨骼、关节发育异常,生物力学改变和早年手术干预等往往导致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本研究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SED患者Tönnis 3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 目的: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SED)患者因骨骼、关节发育异常,生物力学改变和早年手术干预等往往导致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本研究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SED患者Tönnis 3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可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将由高年资医生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74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SED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12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该类患者的早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选用强生陶瓷内衬-陶瓷股骨头,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除1例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无菌性松动、脱位、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5.55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平均56.56分,SF-12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平均41.56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7.44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9.56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平均41.11分,SF-12评分平均56.33分,VAS评分平均2.67分。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相比,SED患者术后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等骨盆相关参数均有所增加,术前平均骨盆入射角为68.95°±4.60°、平均骨盆倾斜角为52.75°±1.06°、平均骶骨倾斜角为17.45°±1.77°,而术后则相应变为76.98°±5.12°、60.51°±4.35°和18.10°±2.02°。患者术后双下肢均基本等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SED患者Tönnis 3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且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Tönnis分级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COL2A1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8
4
作者 崔英霞 夏欣一 +6 位作者 王云华 张萍萍 郝丽君 梁泉 吴永明 潘连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67-470,I0002,共5页
目的:报道1个涉及四代9例患者因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家系COL2A1基因突变。方法:发现18个月的先证者未出现股骨头的继发性骨化中心。其父骨骼改变主要表现为椎骨椎体扁平、股骨颈结构不规则、股骨头骨化缺如... 目的:报道1个涉及四代9例患者因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家系COL2A1基因突变。方法:发现18个月的先证者未出现股骨头的继发性骨化中心。其父骨骼改变主要表现为椎骨椎体扁平、股骨颈结构不规则、股骨头骨化缺如、髋臼顶扁平和髋内翻。该家系的其他患者均有类似改变。在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后,对该家系进行12号染色体上5个微卫星标记物的单倍体分型。在确定COL2A1基因为疾病的候选基因后,对该家系所有患者及获得血样的正常成员进行该基因54个外显子和启动子的测序。同时对10名健康对照者的第23外显子测序。结果:所有患者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 G→A,使第504个氨基酸由甘氨酸→丝氨酸(G504S),但家系中健康者和无血缘关系的1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此改变。结论: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 G→A的改变是该家系患者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原因。该家系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将扩大人们对Ⅱ型胶原病表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OL2A1基因 单倍型分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SEDL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欣一 崔英霞 +5 位作者 周鑫 钟立柱 戈一峰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SEDT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报告1个4代68人累及8例患者的SEDT大家系,患者均为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临床诊断为X连锁SEDT。提取家系所有成员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样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测序进行SEDL基因突变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家系8例患者均为SEDL基因外显子6发生插入突变(c.370-371 ins A,突变数据库检索未见报告,为一全新突变方式),并发现1例无症状患儿携带相同方式突变(症状发生前),6例女性携带者为杂合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和正常对照者中均未见该插入突变。结论SEDL基因c.370-371 ins A是一新突变方式,详细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丰富了SEDT的基因型-表型谱。SEDL基因突变分析对携带者检测、症状前诊断以及患者和携带者的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SEDL基因 插入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SEDL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静 夏维波 +9 位作者 李梅 姜艳 王鸥 聂敏 赵真 邢小平 周学瀛 孟迅吾 胡莹莹 刘怀成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1个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T)家系的临床特征,检测其致病基因SEDL的突变类型。方法 1个3代累及4例患者的中国人SEDT家系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表现、骨骼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先证者及患者为SEDT,采用PCR及直接测序法进行S... 目的分析1个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T)家系的临床特征,检测其致病基因SEDL的突变类型。方法 1个3代累及4例患者的中国人SEDT家系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表现、骨骼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先证者及患者为SEDT,采用PCR及直接测序法进行SED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的所有4名受累者均为男性,表现为颈短、短躯干型个矮、遗传方式符合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SEDL基因分析表明在男性受累患者中第4外显子存在c.127_135delCATGCTGCT半合子突变,而女性携带者基因型为杂合子。结论在中国人SEDT家系中发现了SEDL上的新缺失突变c.127_135delCATGCTG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SEDL基因 TRAPPC2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DL基因突变致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欣一 周玉春 +6 位作者 崔英霞 周鑫 魏莉 戈一峰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初步研究SEDL基因突变致SEDT的机制。...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初步研究SEDL基因突变致SEDT的机制。方法将野生型SEDL基因及其突变型(c.370-371ins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转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质粒的转染效率分别为47.51%和46.39%。野生型重组Sedl-in蛋白主要定位于核周,而突变型Sedlin蛋白则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以及部分在胞质表达。超微结构显示转染SEDL突变型重组质粒的细胞溶酶体显著增多。结论SEDL基因c.370-371insA突变导致Sedlin蛋白细胞定位的变化可能是SEDT发病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L基因 重组表达 超微结构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夏欣一 周鑫 崔英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217-1219,1224,共4页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脊柱和骨骺畸形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胸部畸形和早发性关节退行性变。SED一般分为为先天性(SEDC)和迟发性(SEDT)两大类。《国际遗传性骨病分类标准(2006年版)...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脊柱和骨骺畸形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胸部畸形和早发性关节退行性变。SED一般分为为先天性(SEDC)和迟发性(SEDT)两大类。《国际遗传性骨病分类标准(2006年版)》共纳入372种遗传性骨病,已明确其中215种与一个或多个基因突变相关,相关致病基因约140个。SEDC的发生通常与12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Ⅱ型胶原的COL2A1基因突变有关,而SEDT的致病基因则为定位于X短臂(Xp22)的SEDL基因。文中简要综述了SEDC、SEDT以及其他少见类型的SED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有助于SED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分子遗传学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者COL2A1基因新突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楠 谢杨丽 +3 位作者 杨京 王蕾 杜晓兰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患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骼影像学诊断先证者为SEDC。收集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COL2A1外显子,对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短颈,椎体扁平,股骨颈结... 目的检测1例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患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骼影像学诊断先证者为SEDC。收集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COL2A1外显子,对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短颈,椎体扁平,股骨颈结构不规则,髋臼顶扁平,脊柱侧弯。基因检测表明COL2A1基因42号外显子2735位核苷酸发生一个新的错义突变,由G变成A(c.2735G>A),使912号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了天门冬氨酸(p.G912D)。结论在1例中国SEDC患者中发现了一个COL2A1基因新的错义突变p.G9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Ⅱ型胶原α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刚 张明 +1 位作者 程泽爱 向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伴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例
11
作者 王伟 王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76-476,共1页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但临床合并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SED)的病例尚无报道,本院近期诊治1例,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聚糖型脊柱骨骺干骺端发育不良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曦 刘玉洁 马慧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ACA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蛋白聚糖型脊柱骨骺干骺端发育不良(SEMD)的临床和基因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SEM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岁矮小女性患儿,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 目的探讨ACA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蛋白聚糖型脊柱骨骺干骺端发育不良(SEMD)的临床和基因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SEM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岁矮小女性患儿,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常见矮小病因后,结合家族史及临床表现,高度疑似SEMD。经知情同意后,患儿经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证实为ACAN基因c.512C>T纯合突变,符合蛋白聚糖型SEMD诊断;父母特定位点基因分析,均为杂合子。结论临床上特殊类型矮小患儿高度怀疑SEMD时,应尽早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型脊柱发育不良 矮小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P3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敏 彭依群 +6 位作者 周后德 翟木绪 何玉玲 谢辉 罗湘杭 郭丽娟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致病型(1000T/C,840delT)Wnt诱导分泌蛋白3(Wnt-induciblesecreted protein3,WISP3)的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通过构建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致病型(1000T/C,840delT)Wnt诱导分泌蛋白3(Wnt-induciblesecreted protein3,WISP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表达于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系,为研究WISP3突变致SEDT-PA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软骨细胞获得野生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WT-WISP3);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携带WISP3基因致病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MUT1000T/C/pcDNA3.1(+)和MUT840delT/pcDNA3.1(+);以空白载体pcDNA3.1(+)为对照,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48h后提取转染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WISP3基因的表达。结果:经测序证实,构建的野生型和突变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与文献及前期报道的SEDT-PA患者WISP3基因突变类型一致;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WT-WISP3/pcDNA3.1(+),MUT1000T/C/pcDNA3.1(+)及MUT840delT/pcDNA3.1(+)];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示,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均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EDT-PA致病基因WISP3的突变体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探讨SEDT-PA的发病机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 Wnt诱导分泌蛋白3 突变体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总目次(第23卷 总第153~164期)
14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345-1352,共8页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学报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陈龙邦 目次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