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和脊柱退行性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柏秋实 薛剑超 +2 位作者 王树杰 张虹淼 赵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脊柱手术围术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多数是由于手术对脊髓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或间接缺血性再灌注造成的~([1])。这种变化可表现为神经电信号的改变。神经电生理监测(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NM)是脊柱外科医生了... 脊柱手术围术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多数是由于手术对脊髓造成的直接机械损伤或间接缺血性再灌注造成的~([1])。这种变化可表现为神经电信号的改变。神经电生理监测(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NM)是脊柱外科医生了解患者麻醉状态下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NM首次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柱退行性病变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影响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世新 辛超飞 +3 位作者 王朕 刘鸣 潘军伟 王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0-665,共6页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慢性脊柱退行性病变,目前尚无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ID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如遗传、衰老、外伤、过度负重、吸烟等,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慢性脊柱退行性病变,目前尚无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ID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如遗传、衰老、外伤、过度负重、吸烟等,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有学者提出,细胞因子/蛋白质注射、细胞移植和基因转入是治疗IDD的三个潜在策略[2-5],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 非编码RNA 退机制 脊柱退行性病变 长链 治疗方法 DISC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颜艾 陈菊祥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误诊分析 脊柱退行性病变 脊髓静脉高压 脊髓血管病 脊髓功能障碍 SDAVF 细小动脉 静脉异常 性坏死 早期症状 神经根 椎间孔 椎管内 特异性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