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炎症反应指标对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梁维 卓瑞立 孙韶东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行脊柱手术的373例患者,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两组,切口感染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56.01±9.78)岁;无切口感染组308例,男157例,女151例,年龄(55.54±10.19)岁。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算NLR、PL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ALB水平,计算CRP/ALB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对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组术前NLR为4.92±1.13、PLR为119.32±22.74、CRP/ALB比值10.19±2.51、手术时间(3.02±0.64)h、糖尿病史(25/65,38.46%)、固定物置入患者比例(21/65,32.31%)均高于无切口感染组的3.72±0.81、90.58±20.16、7.23±2.21、(2.26±0.51)h、(53/308,16.88%)、(36/308,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单独及联合预测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AUC分别为0.786、0.806、0.839、0.926。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是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测定有利于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早期预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多维度干预降低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琼梅 邓莉 陈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结局分类(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降低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进行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结局分类(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降低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进行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情况、压力性损伤分期、疼痛、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损伤发生率及损伤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损伤部位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压力性损伤分期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1 d,2 d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在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缓解术后疼痛,且患者术中舒适感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 长时间侧卧位脊柱手术 压力性损伤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龚瑶 吴畏 +1 位作者 何崎 张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92,97,共6页
目的探讨驱动压(DP)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的13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EP滴定组(V... 目的探讨驱动压(DP)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的13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EP滴定组(V_(T)=6 mL/kg,DP滴定PEEP,肺复张,n=46)、固定组(V_(T)=6 mL/kg,PEEP=5 cmH_(2)O,肺复张n=45)和常规组(V_(T)=8 mL/kg,无PEEP,无肺复张,n=46)。比较3组入室(T0)、插管后5 min(T1)、俯卧后5 min(T2)、手术1 h(T3)、拔管前(T4)、出室(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3组T1、T2、T3、T4呼吸力学指标;比较3组T0、T3、T4血气分析指标;比较3组T0、术后1 d(T6)、出院前(T7)炎症因子指标;比较3组术后30 d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3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纳入患者共发生PPCs 22例,其中PEEP滴定组6例、固定组5例、常规组11例。3组PPCs发生率、严重程度、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滴定组T2、T4的PEEP水平低于T1(P<0.05)。与常规组相比,PEEP滴定组和固定组在T1、T2、T3、T4驱动压更低(P<0.01);在T3、T4动脉血CO_(2)分压较高,在T4氧合指数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PEEP滴定组C-反应蛋白在T6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驱动压滴定PEEP可降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驱动压,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氧合情况,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病变 脊柱手术 肺保护性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驱动压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广云 祝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风险优先数(RPN)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脊柱功能(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椎体旋转角)。结果干预后观察组RPN中病房环境欠佳、基础护理、患者自身评估、药物应用、操作者准备、功能锻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3.33%)、呼吸抑制(13.33%)、尿路感染(8.33%)、下肢DVT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3.33%、30.00%、21.67%、20.00%)(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数小于对照组(P<0.05),椎体旋转角度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较对照组(85.00%)升高(P<0.05)。结论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能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素,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脊柱功能,同时也能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预防性护理 FMEA模式 脊柱功能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俯卧位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报道
5
作者 李润 武健 +2 位作者 徐倩 兰丽霞 覃露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77-80,共4页
总结了1例俯卧位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案例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的这例患者为例,全面总结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生的原因、相应处理措施以及预防策略。对于俯卧位全麻下脊柱... 总结了1例俯卧位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案例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的这例患者为例,全面总结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生的原因、相应处理措施以及预防策略。对于俯卧位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而言,熟练掌握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范措施并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有效降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生率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脊柱手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维平 常雯茜 +2 位作者 刘卫义 李振军 毛建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566例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70例;年龄(71.58±4.21)岁;颈椎手术195例,胸椎手术26例,腰椎手术345例。根据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566例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70例;年龄(71.58±4.21)岁;颈椎手术195例,胸椎手术26例,腰椎手术345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41例与无谵妄组52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手术部位、术前焦虑、术中低血压次数、失血量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P<0.05的单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谵妄者4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0)、手术时间(P=0.039)、术前焦虑(P=0.001)、失血量(P=0.000)、阿片类药物使用史(P=0.003)、脑卒中病史(P=0.005)、术后C反应蛋白(P=0.000)、术后钠离子(P=0.000)在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29,95%CI(0.569,0.932),P=0.012]、阿片类药物使用[OR=21.500,95%CI(1.334,346.508),P=0.031]、失血量[OR=0.932,95%CI(0.875,0.993),P=0.029]、术后C反应蛋白[OR=0.657,95%CI(0.485,0.890),P=0.007]、术前焦虑[OR=23.143,95%CI(1.859,288.090),P=0.015]、术后钠离子[OR=1.228,95%CI(1.032,1.461),P=0.020]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阿片类药物使用、失血量、术前焦虑、C反应蛋白升高、低钠血症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结合改良俯卧位护理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兰花 李慧 +2 位作者 刘欢欢 刘静 李雪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03-1707,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结合改良俯卧位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漯河市骨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结合改良俯卧位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漯河市骨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合常规俯卧位护理,研究组接受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结合改良俯卧位护理,比较两组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活动度、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自我管理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ODI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屈曲、旋转、侧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结合改良俯卧位护理可减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腰椎功能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转变理论 改良俯卧位护理 脊柱手术 疼痛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8
作者 汪玫 车建翔 +2 位作者 陈磊 宋婷婷 瞿金涛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4-68,I0006,共16页
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23年2... 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23年2月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对脊柱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根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纳入2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388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增加了术中低血压(OR:2.11;95%CI:1.24-3.58;P=0.006)和心动过缓(OR:2.48;95%CI:1.57-3.93;P=0.0001)的总体风险。特别是在给予负荷剂量时,低血压(OR:2.00;95%CI:1.06-3.79;P=0.03)和心动过缓(OR:2.28;95%CI:1.42-3.66;P=0.0007)的风险更为显著。当右美托咪定与静脉麻醉联合使用时,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包括低血压(OR:2.90;95%CI:1.24-6.82;P=0.01)和心动过缓(OR:2.66;95%CI:1.53-4.61;P=0.0005)。与吸入麻醉联合时,仅增加了心动过缓的风险(OR:4.95;95%CI:1.41-17.37;P=0.01)。然而,当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使用时,并未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增加了重度低血压的风险(OR:2.57;95%CI:1.05-6.32;P=0.04),但对轻度低血压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心动过缓而言,无论是轻度(OR:2.55;95%CJ:1.06-6.15;P=0.04)还是重度(OR:2.45;95%CI:1.43-4.20;P=0.001)的风险都有所增加。总体而言,右美托咪定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与吸入麻醉联合时,失血量显著减少(MD:-82.97;95%CI:-109.04--56.90;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手术过程中增加了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给予负荷剂量或与不同麻醉维持方式联合使用可能会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中血流动力学 失血量 脊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文静 刘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足合理的康复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围术期护理 术后疼痛 满意度 快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在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江生 靳珂 赵艳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305-4309,共5页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荣军医院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的48例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医院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给予瑞芬太尼...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荣军医院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的48例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医院全麻下脊柱手术中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维持的48例患者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对比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同时点[麻醉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 _(2))、术毕(T_(3))]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效果;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静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T_(1)、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组间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麻下脊柱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和镇痛效果,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助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且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瑞芬太尼 七氟烷 丙泊酚 麻醉维持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端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宣教效果研究
11
作者 孙赟 唐敏璐 +2 位作者 宗昱玮 宋志文 吴智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目的构建移动端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宣教方案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常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柱外科拟行择期手术的3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84)和对照组(n=184)。住院期间,... 目的构建移动端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宣教方案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常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柱外科拟行择期手术的3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84)和对照组(n=184)。住院期间,干预组接受移动端围手术期宣教,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宣教。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功能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就诊体验。结果干预组的焦虑抑郁、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就诊体验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动端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宣教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疼痛程度,提升其就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端 脊柱手术 手术 健康教育 效果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余长章 邱春燕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7期749-752,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 目的:分析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脊柱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有18例,感染发生率为17.65%;18例并发切口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占62.07%)、革兰阴性菌11株(占37.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脊柱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与其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有无内固定、有无脑脊液漏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82)、合并糖尿病(OR=2.941)、手术类型为开放性手术(OR=3.347)、手术时长≥3 h(OR=3.179)、术中出血量≥300 mL(OR=2.513)、有内固定(OR=2.784)、有脑脊液漏(OR=3.592)是脊柱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其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此外,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有无内固定、有无脑脊液漏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管理,以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赵勇 练继平 刘振兴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0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切口分泌... 目的:分析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分析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8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脊柱手术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1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67.23%,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4株(占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4.2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75.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而对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脊柱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崔小平 荆志振 +1 位作者 宋洁富 张鹏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脊柱手术病例43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冠心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脊柱手术病例43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红细胞比容,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心功能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芬太尼、异丙酚和地佐辛的用量,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红细胞比容,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436例中112例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发生率25.68%。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在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红细胞比容、术后红细胞比容、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钠离子浓度、麻醉时间、ASA评分、心功能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地佐辛使用量、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SA评分、术后地佐辛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72岁、ASA评分>2分、地佐辛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谵妄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4 位作者 肖建如 谭军 刘铁龙 魏海峰 王美豪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测量 颈胸角 颈胸段脊柱手术 手术入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祥雪 鲍红光 +5 位作者 张晓群 张勇 斯妍娜 谢欣怡 徐亚杰 许常娥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0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B组麻醉诱导后切皮前15 min内分别静注负荷量的TXA 20、10 mg/kg,然后静脉泵注维持量的TXA 2、1 mg/(kg·h)...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B组麻醉诱导后切皮前15 min内分别静注负荷量的TXA 20、10 mg/kg,然后静脉泵注维持量的TXA 2、1 mg/(kg·h)至手术结束;C组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和术毕取血测定Hb、HCT、PLT、PT和APTT,记录术中总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结果与术前比较,三组术毕Hb、HCT、PLT降低(P均<0.05);A、B组术毕Hb、HCT、PLT高于C组(P均<0.05),A组术毕Hb、HCT、PLT高于B组(P均<0.05)。A、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P均<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各组术毕PT、APTT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TXA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氨甲环酸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三维定位导航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峰峰 陈龙 +4 位作者 杨诗怡 于凌涛 干旻峰 詹蔚 孙立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5-1741,共7页
针对传统脊柱手术过程中医生无法精确定位病灶点及术中辐射过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结构光图像与术前CT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并开发了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导航系统。通过术前在脊柱的三维重建模型上规划手术路径,对三维导航系统的坐标... 针对传统脊柱手术过程中医生无法精确定位病灶点及术中辐射过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结构光图像与术前CT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并开发了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导航系统。通过术前在脊柱的三维重建模型上规划手术路径,对三维导航系统的坐标转换原理及各软件模块的分析,最终使机器人在术中按照规定的手术路径进行病灶点的定位和穿刺。通过脊柱穿刺导航定位位置实验和姿态实验,得到该导航系统的定位位置的误差值为3.34±0.12 mm,导航姿态的误差值为3.1±0.89°。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导航系统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脊柱穿刺手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脊柱手术 定位导航 机器人 精度 配准 位姿 结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自体血回输后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洋 陈浩飞 +2 位作者 刘金龙 李德亨 毛广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4,共2页
临床患者输血方式包括异体血和自体血.目前异体血源紧缺,供不应求,实行自体血液回输可缓解血源不足.自体血液回输发生溶血反应的报道较少.我科自2008年开始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其中3例发生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自体血回输 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阮晓茹 黄燕 +2 位作者 余利群 杨冬姝 王利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将68例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n=38)和空白对照组(n=30),通过术前访视、入室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后的心理安慰,研究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呼吸、...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将68例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n=38)和空白对照组(n=30),通过术前访视、入室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后的心理安慰,研究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心理活动的影响。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入室前、后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入室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入室前后的紧张感、对手术室的恐惧感、受到尊重等方面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对手术治疗积极配合,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心理护理 手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联合血液回收减少术中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萍 林梓霞 +3 位作者 郑良杰 肖昕 黄旭华 潘月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0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在脊柱手术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和自体血回收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单纯行血液回收。观察组麻醉... 目的观察在脊柱手术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和自体血回收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单纯行血液回收。观察组麻醉后输注复方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行AHH并在手术开始时行CH。分别于术前(T0)、AHH后30 min(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采静脉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自体血量、输异体血量和输血例数。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输异体血量和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脊柱手术中采用AHH、CH联合自体血回收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