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失稳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后对邻近节段三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阳 徐华梓 池永龙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脊柱失稳节段后对邻近节段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在 7例新鲜成人尸体T1 0 ~L4 脊柱标本上 ,模拟L1 骨折后安放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 ,在1 0 0N·m载荷下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分析脊柱固定阶... 目的 研究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脊柱失稳节段后对邻近节段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在 7例新鲜成人尸体T1 0 ~L4 脊柱标本上 ,模拟L1 骨折后安放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 ,在1 0 0N·m载荷下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分析脊柱固定阶段 (T1 2 ~L2 )、邻近节段 (T1 1 ~T1 2 、L2 ~L3)和总节段 (T1 1 ~L3)的前屈、后伸、轴向旋转和侧弯运动范围。结果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后能使固定节段屈伸、侧弯运动方向上运动范围减少 ,轴线旋转运动恢复至正常完整节段运动范围。但同时邻近节段屈伸、侧弯运动运动范围增加 ,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无明显变化。固定后总节段比正常完整总节段屈伸、侧弯运动运动范围增加 ,轴向旋转运动范围无明显变化。结论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使邻近节段屈伸和侧弯运动范围代偿性增加 ,但不能代偿丢失的运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失稳节段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 固定 邻近节段 三维运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术后脊柱失稳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德宏 毕华焱 +4 位作者 王兴盛 赵宁 温剑涛 邓昶 刘宗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809-813,共5页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spinalstenosis,LSS),无论是单纯椎板减压术还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一贯坚持彻底减压的原则,以减轻对神经根和椎管的压迫。但减压的同时也间接破坏了脊柱生理性稳定系统,可能造成的脊柱滑脱等术后并发症。论文分...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spinalstenosis,LSS),无论是单纯椎板减压术还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一贯坚持彻底减压的原则,以减轻对神经根和椎管的压迫。但减压的同时也间接破坏了脊柱生理性稳定系统,可能造成的脊柱滑脱等术后并发症。论文分析了术后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因素。认为LSS术前应该结合病史,根据"症状+体征"原则,采纳Hansraj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充分减压的同时充分兼顾脊柱的稳定性,以降低术后脊柱失稳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脊柱失稳 椎板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的近期并发症
3
作者 吕志平 杨峻 许争光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5X期546-547,共2页
随着建筑和交通运输等现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飞速提高。外伤所致的脊柱骨折,因解剖关系,多发生在胸腰段,严重者导致脊柱失稳,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断裂损伤。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病人,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以及脊髓... 随着建筑和交通运输等现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飞速提高。外伤所致的脊柱骨折,因解剖关系,多发生在胸腰段,严重者导致脊柱失稳,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断裂损伤。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病人,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以及脊髓神经减压是手术的主要目的。在生物力学上,作用于脊柱的力有80%~85%分配到前柱[1]。徐小雄[2]等对比胸腰段骨折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重建手术 脊柱骨折 脊柱失稳 胸腰段骨折 神经根受压 前柱 生物力学 手术入路 前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改善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铮 蔡树河 +3 位作者 连晓文 叶佳佳 陈剑 方月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0,共3页
介绍了颈性眩晕与脊柱失稳的相关性,并论述了太极拳改善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认为太极拳能治疗那些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相比于药物与手术治疗有着无创,无副作用,经济简便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太极拳 脊柱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