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秋兰 刘卫锋 +4 位作者 舒海华 杨军林 魏明 刘宽智 黄文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变量的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变量的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回顾检索收集到215患者,共有199例患者符合标准,其中45例发生PONV(发生率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低平均动脉压(LMAP)、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Hb)大、术中低体温(LT)和使用吗啡或芬太尼术后镇痛(M/FPA)是脊柱侧弯矫形患者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P=1/[1+exp(-0.42×LMAP+0.087×△Hb+2.263×LT-3.069×M/FPA+20.829)]。ROC曲线的AUCsyn为0.969±0.011,且AUCsyn>AUC△Hb>AUCMAP>AUCLT>AUCM/FPA。【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Hb丢失、体温偏低使患者容易发生PONV,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行术后镇痛增高PONV的风险。PONV的预测模型为P=1/[1+exp(-0.42×LMAP+0.087×△Hb+2.263×LT-3.069×M/FPA+20.829)]。综合危险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单一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脊柱侧弯矫形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诱导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勇 胡丽君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诱导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诱导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10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C组泵入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以及唤醒开始前即刻(T6)、唤醒试验开始后10min(T5)、15min(T6)、唤醒时(T7)的SBP、DBP、HR。记录唤醒时间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SBP、DB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且D组显著高/慢于C组(P<0.05)。T2、T3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T6、T7时D组SBP、DBP显著低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唤醒期间D组出血量显著少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唤醒期间出血,不影响唤醒时间,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脊柱侧弯矫形 术中唤醒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琪英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特点。方法:20例脊柱侧弯患者拟行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0μg/(kg·m...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试验的特点。方法:20例脊柱侧弯患者拟行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同时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间断给予阿曲库铵保持适当的肌肉松弛。手术医师要求唤醒前20min,停止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烷吸入。呼唤病人活动手足,记录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_1),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_2),并评价唤醒试验的质量,同时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停药即刻、唤醒即刻、加深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患者唤醒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与停药即刻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T_1和T_2分别为(4.1±2.0)min和(4.5±2.2)min。18位患者的唤醒试验质量达到满意及以上标准。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实现安全快速的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烷 唤醒试验 脊柱侧弯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减轻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14
4
作者 羊海琴 高春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12-13,45,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behavior intervention,CBI)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后青少年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20例),双号设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常...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behavior intervention,CBI)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后青少年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20例),双号设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常规的同时增加CBI治疗。术后第2、4天使用视觉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测量其疼痛程度。结果术后第4天VAS评分较第2天的评分各组均有明显降低。术后第2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对患者进行认知重组干预和教导患者疼痛应对技巧,能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疼痛 青少年 脊柱侧弯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器的设计
5
作者 孙守林 朱林剑 +1 位作者 梁丰 包海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 脊柱畸形 矫形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恢复期出现病理征阳性1例
6
作者 赵宝生 陶国才 +1 位作者 鲁开智 肖成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44-3144,共1页
患者女,11岁,身高152cm,体重42kg,发现右侧胸背部隆起1年余,以"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入院。胸片示:T2~L3胸腰椎S型改变。全麻下经后路行脊柱侧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 病理征阳性 全麻 恢复期 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胸背部 胸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许颖 何龙 +5 位作者 王洁 田丹丹 刘梦菲 张迪 秦菲菲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行后入路脊柱侧弯矫形术206例患者资料,男88例,女118例,ASAⅠ—Ⅲ级,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CPSP将患者分为两组:CPSP...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择期行后入路脊柱侧弯矫形术206例患者资料,男88例,女118例,ASAⅠ—Ⅲ级,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CPSP将患者分为两组:CPSP组(n=76)和无CPSP组(n=130)。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CPSP以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连接棒断裂、螺钉拔出等)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有76例(36.9%)患者发生CPS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VAS疼痛评分>3分(OR=5.794,95%CI 2.224~15.097,P<0.001)、融合椎体数增加(每增加1个单位,OR=1.525,95%CI 1.256~1.853,P<0.001)、术后72 h VAS疼痛评分>3分(OR=3.022,95%CI 1.360~6.715,P=0.007)以及术后3个月内有并发症(OR=5.424,95%CI 1.058~27.800,P=0.043)是CPSP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95%CI 0.822~0.925,P<0.001),敏感性85.5%,特异性79.2%。结论术前VAS疼痛评分>3分、融合椎体数增加、术后72 h VAS疼痛评分>3分以及术后3个月有并发症是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发生CPSP的危险因素,建立的CPSP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脊柱侧弯患者矫形术CPSP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脊柱侧弯矫形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毛 吴强 +3 位作者 梁建军 苗丽萍 杨勇志 曹铭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麻,切皮前按...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E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麻,切皮前按15ml/kg,50ml/min输液行AHH,E组输入4%琥珀酰明胶,C组输入复方醋酸钠,手术开始后静脉持续泵入雷米芬太尼0.05~2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记录AHH前(T1)、AHH结束即刻(T2)、AHH后60min(T3)、AHH后120min(T4)的动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E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2~T4时Hct较T1时均降低(P<0·05),T3和T4时的Hct下降幅度E组大于C组(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雷米芬太尼降压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影响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明胶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脊柱侧弯矫形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术中唤醒的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侯清武 王锦媛 马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对患者术中唤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0.3-0.6μg·kg-1·h-1(SF 组)或瑞芬...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对患者术中唤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0.3-0.6μg·kg-1·h-1(SF 组)或瑞芬太尼0.2-0.3μg·kg-1·min-1(RF 组)维持麻醉,术中 BIS 维持在40-60。进行唤醒时,SF 组停止泵入舒芬太尼;RF 组调整瑞芬太尼泵速为0.05μg·kg-1·min-1,直到患者配合指令完成唤醒试验。记录患者的恢复时间(包括出现自主呼吸、体动、能够配合指令的时间);观察患者唤醒有无躁动;记录两组分别调整用药后10 min(T1)、唤醒时(T2)、唤醒后10 min(T3)的 MAP、HR、PET CO2。结果 RF 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 SF 组(P 〈0.05);患者配合指令动脚期间,RF 组的躁动率明显高于 SF 组(P 〈0.05);T2时 RF 组 HR 明显快于 SF 组(P 〈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质量高,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但唤醒时间相对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唤醒 脊柱侧弯矫形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10
作者 胡百奇 徐振东 +3 位作者 石学银 徐海涛 刘刚 周卓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泊福行静脉麻醉 ,2组均按需给予芬太尼。分别检测 2组的 SSEP,并观察其苏醒情况。 结果 :麻醉药物的浓度变化对SSEP的潜伏期几乎没有影响 ,但两种药物对 SSEP波幅的影响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与普鲁泊福相比 ,地氟烷可使SSEP快速降低和较快恢复 (P<0 .0 5 )。在恢复期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的患者睁眼所需时间、运动脚趾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 ,地氟烷组比普鲁泊福组苏醒较为彻底。 结论 :与普鲁泊福麻醉相比 ,地氟烷可使 SSEP的波幅较快下降 ,麻醉患者苏醒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 静脉麻醉药 普鲁泊福 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侧弯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华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3-73,共1页
侧卧位因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1],成为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但麻醉状态下患者往往不能自行维持其稳定,常需使用手术床配件固定,以保护患者安全。我院脊柱矫形与关节置换手术较多,对侧卧位下骨盆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我院手术室自... 侧卧位因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1],成为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但麻醉状态下患者往往不能自行维持其稳定,常需使用手术床配件固定,以保护患者安全。我院脊柱矫形与关节置换手术较多,对侧卧位下骨盆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我院手术室自制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经247例脊柱侧弯前路矫形术,6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前路矫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侧卧位 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