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脊椎截骨或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史亚民 金大地 +4 位作者 王岩 王以朋 吕国华 海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前已成为国内矫治顶椎位于中胸段、胸腰段和上腰段严重侧后凸畸形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术式的定义较混乱,手术不够规范,适应证不明确,疗效评估不统一,特别是对并发症的报道更少。本期邀请了对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有经验的专家就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等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截骨术 矫正手术 脊柱侧后凸畸形 相关问题探讨 注意事 适应证 切除术 重度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后路矫形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少强 陈伟 +2 位作者 吴彬彬 廖忠 梁珪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ymptomatic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脊柱术后少见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1.0%[1~6]。脊柱术后SSEH的发生与高龄、长节段手术、术中失血量大...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ymptomatic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脊柱术后少见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1.0%[1~6]。脊柱术后SSEH的发生与高龄、长节段手术、术中失血量大等因素有关[4、7、8],而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常合并上述这些危险因素。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脊柱术后SSEH的原因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硬膜外血肿 矫形术后 症状性 成人 脊柱术后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臻 邱勇 +7 位作者 朱卫国 金梦然 刘兴勇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孙旭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和功能转归。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髓内移、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4例,女6例,男8例;年龄22.0±...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脊髓内移后路矫形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和功能转归。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髓内移、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4例,女6例,男8例;年龄22.0±14.5岁(6-53岁)。术前均表现为双下肢麻木,其中7例伴行走不稳;双下肢病理征均为阳性。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9例。胸弯11例,胸腰弯3例,后凸顶椎均位于侧凸顶椎区内。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为76.9°±33.2°(65°-100°),后凸Cobb角为71.5°±31.8°(41°-125°)。采用加拿大XLTEK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检测14例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行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在MRI上测量顶椎区凸侧脊髓外缘至椎管内缘距离,计算脊髓内移距离。结果:术前胫后神经SEP P40的波幅与峰潜伏期为1.67±0.38μV和38.96±2.51ms,术中为1.69±0.36μV和38.15±2.14ms,术中与术前比较波幅与峰潜伏期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50.3±20.6)%(14.5%-85%),后凸Cobb角矫正率为(39.0±17.7)%(20.8%-57.9%);顶椎区脊髓位置平均内移2.3±1.6mm(0.6-4.4mm)。术后1周时胫后神经SEP P40波幅与潜伏期为2.10±0.35μV和35.54±2.12ms,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和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脊髓内移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3-254,共2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是严重的脊柱三维畸形。广泛前后柱结构的僵硬,以及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严重失衡。使得单纯传统后路内固定矫形或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技术不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并具有较高的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虽然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治疗的后路脊椎截骨术(spinal osteotomy)(经关节突“V”型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在轻、中度成人僵硬侧凸或脊柱侧凸翻修手术中取得成功,但对于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由于截骨范围有限,该两种方法均不能取得畸形的满意矫正和躯干平衡恢复。基于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和脊柱恶性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的经验,全脊椎切除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主要适应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内固定 全脊椎切除术 治疗 先天性脊柱 胸腰椎后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脊椎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治疗130°以上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慧明 余可谊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26-226,共1页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麻醉科和ICU协作成功治疗130°以上脊柱侧后凸畸形5例,此类病例报道在国内尚属罕见。该成果获得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北京协和医院 多科协作 治疗 2009年 病例报道 医疗成果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坤 唐婷 赵冬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2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青藏高原地区 围术期护理 畸形矫正术 心肺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 畸形程度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Halo重力牵引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截骨等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彦劼 刘臻 +5 位作者 胡宗杉 汤子洋 凌宸 李韦彪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Halo重力牵引(Halo-gravity traction,HGT)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1)伴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截骨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9例NF1合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 目的:探讨术前Halo重力牵引(Halo-gravity traction,HGT)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1)伴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截骨等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9例NF1合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5.8±7.1岁(6~41岁)。根据术前是否行HGT分为两组:A组术前先行HGT治疗,再行后路矫形手术(13例);B组术前未行HGT治疗,直接行后路截骨矫形手术(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截骨方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牵引前(术前)、牵引后及术后的X线片上分别测量冠状面侧凸Cobb角、冠状面侧凸角度比值(coronal deformity angular ratio,c-DAR)、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及矢状面后凸角度比值(sagittal deformity angular ratio,s-DAR)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相关指标及牵引前(术前)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最大牵引重量为13.0±2.1kg(9~16kg),牵引时间9.9±3.8周(6.5~19周);牵引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和最大后凸Cobb角分别为109.9°±23.2°和84.2°±16.2°,牵引治疗后分别为81.4°±21.0°和68.0°±15.2°,牵引后侧、后凸矫正率分别为(26.3±9.1)%和(18.9±11.7)%;冠状面侧凸角度比值与矢状面后凸角度比值分别由牵引前的17.5±4.1和13.0±3.6减小至12.8±3.5和10.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患者最终未行三柱截骨(8/13,61.5%),仅行Ponte截骨,B组6例患者均行三柱截骨;术后主弯Cobb角为60.8°±19.8°,矢状面后凸Cobb角矫正至46.2°±16.1°,术后侧、后凸畸形矫正率分别为(45.2±10.9)%和(45.5±15.7)%。B组患者术前冠状面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分别为101.7°±14.5°和75.5°±9.9°,术后分别改善至60.8°±19.8°和39.0°±5.0°,术后侧、后凸畸形矫正率分别为(49.9±10.8)%和(47.9±7.2)%。两组患者畸形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患者在牵引3周时出现右侧臂丛神经麻痹,减轻牵引重量后逐渐恢复。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在术中截骨过程中出现神经电生理监护异常,术后均无明显神经损害表现。结论:对于NF1伴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术前HG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前干预策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前侧后凸畸形,还能够降低术中截骨等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脊柱侧后凸畸形 Halo重力牵引 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
8
作者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4-255,共2页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 近年来,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被应用于矫正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此技术具有单一入路和矫正率高的优点。然而,部分截骨矫形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仍不可避免。Shimode报告7例2年以上随访结果,术前脊柱后凸平均105.4°,术后后凸平均48.9°,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2.9%。海涌报告26例,术前后凸平均106°,术后后凸平均52.3°,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1.6%。国内外文献均显示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在行后路全脊椎截骨术后仍有可能残留较大的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全脊椎截骨术 术后残留 矫正率 截骨矫形 随访结果 脊柱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月刊)第19卷1~12期目次表
9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4-960,共7页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 脊柱侧后凸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矫形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椎间融合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目次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以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2-253,共2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由于柔韧性差,躯干往往明显失平衡,患者的心肺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甚至还存在神经功能缺陷。既往的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或前、后路器械矫形固定等方法矫形有限。1987年Bradford等报告了应用椎体切除术治...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由于柔韧性差,躯干往往明显失平衡,患者的心肺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甚至还存在神经功能缺陷。既往的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或前、后路器械矫形固定等方法矫形有限。1987年Bradford等报告了应用椎体切除术治疗16例此类畸形患者,随后又报告了前路和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内固定治疗技术。此后,全脊椎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满意,但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 全脊椎截骨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 注意事 内固定治疗 器械矫形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成功关键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1,共1页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 脊椎截骨术最早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路截骨矫形,其截骨方法包括经小关节椎板截骨术和经椎弓根椎体V型截骨术.临床上已经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僵硬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截骨范围的限制.往往无法使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正。对于严重的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文献报道有采用前后路联合截骨矫正的方法,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作者认为应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其适应证为:(1)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畸形的矫形及翻修术;(2)脊柱柔韧性低于25%的成人侧后凸或先天性侧后凸患者;(3)僵硬性或感染后导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截骨术 前后路联合 适应证 脊柱侧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 先天性侧后 手术 截骨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脊椎切除术(蛋壳技术)
12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全脊椎切除是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术式之一,早在1922年即由Mac-Lennan提出,当时他采用全脊椎切除配合外支架的治疗方法矫正严重的脊柱侧凸畸形,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多数患者手术后出现了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效果... 全脊椎切除是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术式之一,早在1922年即由Mac-Lennan提出,当时他采用全脊椎切除配合外支架的治疗方法矫正严重的脊柱侧凸畸形,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多数患者手术后出现了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后陆续有几位学者进行了少量全脊椎切除术的报道,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规范。1987年Bradford报告了采用前后路联合的方式进行全脊椎切除,矫正严重僵硬的脊柱侧凸患者16例,具体的方式包括:前方经胸或经胸腹联合入路,于侧凸顶椎处骨膜下剥离,咬骨钳直视下咬除前方椎体,直到后纵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 脊柱畸形 脊柱侧后凸畸形 蛋壳 前后路联合 脊柱 骨膜下剥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作者和分类索引
13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45-953,共9页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 后路手术 颈椎后畸形 脊髓型颈椎病 脊柱侧后凸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矫形手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第一作者 分类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