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眼手术术中及术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原因、处理和预后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琳 权彦龙 +2 位作者 王建明 王峰 周爱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内眼手术及术中术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原因、处理和预后。方法选取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11例,术前5例合并高度近视,4例合并高眼压,2例有既往内眼手术史,2例患者发生二次出血。出血后采取保守或于出血后10~16 d... 目的分析与评价内眼手术及术中术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原因、处理和预后。方法选取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11例,术前5例合并高度近视,4例合并高眼压,2例有既往内眼手术史,2例患者发生二次出血。出血后采取保守或于出血后10~16 d(平均12.1 d)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后巩膜脉络膜上腔积血穿刺放液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结果 11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于术中,4例发生在术后1~3 d,约占同期我科内眼手术的0.15%(11/7204)。11例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4例行单纯后巩膜脉络膜上腔积血穿刺放液术,1例行玻璃体切割及后巩膜脉络膜上腔积血穿刺放液术,另外4例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及后巩膜脉络膜上腔积血穿刺放液术。平均随访8.2个月,术后7例患者视力改善,1例无变化,3例恶化。结论术前高眼压、高度近视及既往内眼手术史是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高危因素。通过术中迅速关闭切口,术后采取保守治疗,择机行后巩膜脉络膜上腔积血穿刺放液术,视网膜脱离时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可保留患者部分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内眼手术 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上腔出血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睿 秦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27-332,共6页
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各种内眼手术当中或之后都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发生率很低,但往往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以明确促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治疗该并发症的目的。本文复习了有关脉络膜... 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各种内眼手术当中或之后都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发生率很低,但往往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以明确促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治疗该并发症的目的。本文复习了有关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国外文献,总结介绍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病因、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严重并发症 危险因素及 内眼手术 发病机制 有效治疗 国外文献 防治措施 发生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眼手术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曼红 王海燕 +3 位作者 陈立军 王雨生 惠延年 张自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术中和术后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SCH)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其视力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15-06共10a间本科收治的手术相关的SCH患者13例13眼,年龄22~76岁。13例13眼...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术中和术后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SCH)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其视力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15-06共10a间本科收治的手术相关的SCH患者13例13眼,年龄22~76岁。13例13眼患者中,合并高度近视者6眼(46%),有高眼压病史者6眼(46%),合并高血压病者4眼(31%)。术中发生的驱逐性出血8眼,术后发生者迟发性出血5眼;7眼为硅油取出术并发,4眼为白内障囊外取出术并发,1眼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发,1眼为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发。5眼药物治疗,4眼行巩膜外放液引流联合玻璃体注气术,4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和硅油注入。结果:随访10mo,所有SCH全部吸收,最终视力除1眼放弃治疗无光感之外,其余12眼视力光感~0.4。结论:内眼手术并发的SCH后果严重,高龄、高血压、高度近视和高眼压可能为其危险因素,手术切口导致术中眼压波动大可能与其发生有关,积极治疗后可以维持一定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眼内手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眼手术及外伤术后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金玮 杨安怀 +1 位作者 邢怡桥 王文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探讨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delayed suprachoriodal haemorrhage,DSCH)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分步手术治疗DSCH的效果。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DSCH的10例(10眼)患者,收集并分析临床数据,包括眼底检查、眼部... 目的探讨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delayed suprachoriodal haemorrhage,DSCH)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分步手术治疗DSCH的效果。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DSCH的10例(10眼)患者,收集并分析临床数据,包括眼底检查、眼部B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视力和眼压等。结果 10例(10眼)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56.60±17.67)岁。8例患者行巩膜切开引流术或/和玻璃体切割术,另2例行保守治疗。随访时间为(15.2±4.3)个月。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全身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及慢性肾病是DSCH的危险因素。一旦确诊为DSCH,早期进行手术干预将会为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 早期干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雁 李岩岩 王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急救处理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例(6眼)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立即终止手术、密闭手术切口,实施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控制眼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急救措施。结果6例均出...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急救处理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例(6眼)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立即终止手术、密闭手术切口,实施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控制眼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急救措施。结果6例均出血停止,其中5例于1周后行Ⅱ期视网膜玻璃体手术,脉络膜及视网膜复位良好;1例放弃治疗。结论白内障手术中出现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有效的急救处理与护理配合,可迅速止血,有利于后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并发症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切开引流术治愈复发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磊 于华军 李元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膜切开引流术 复发 治愈 外伤性白内障 巩膜隧道切口 病例报告 视物模糊 B超检查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田 朱小华 +2 位作者 唐罗生 郭小健 刘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描述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方法: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3例3眼,男性,年龄58~75(平均62岁)。... 目的:描述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方法: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3例3眼,男性,年龄58~75(平均62岁)。玻璃体脉络膜积血病程6~12d(平均8±4.3d)。术前视力2眼手动,1眼无光感。眼压16~28mmHg(平均19±4.8mmHg)。2眼伴前房红褐色积血,3眼伴重度玻璃体混浊。FFA显示既往均有黄斑区CNV,其中1例健眼有玻璃膜疣。屈光力正常。眼轴22~24mm,双眼无显著性差异(P〉0.05)。B超均显示玻璃体积血、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脉络膜上腔放血、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血管膜和积血块清除、视网膜复位及眼内硅油充填术。追踪观察6~34mo。结果: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手术即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中发现脉络膜下液为黑红色血性积液,玻璃体积血呈灰黑色,术毕脉络膜和视网膜平复。术后2眼发生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aPVR),1眼再次手术。最终在取出硅油后,2眼(67%)视网膜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视力0.05~0.1,1眼无光感。结论:CNV所致的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非常少见,这类患者眼部病变发展迅速,脉络膜上腔积血可渗透到前房,眼压正常或偏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向红 魏文斌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分析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16例 (16只眼 )术中或术后发生的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2例药物治疗 ,14例于出血后平均 13.6天采用手术处理 ,先从角膜缘持续灌注 ,赤道部 1或 2个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上腔积... 目的 分析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16例 (16只眼 )术中或术后发生的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2例药物治疗 ,14例于出血后平均 13.6天采用手术处理 ,先从角膜缘持续灌注 ,赤道部 1或 2个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 ,睫状体脱离回复后改从平坦部灌注 ,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结果  12例术中发生的均有眼内压突然下降 ,4例术后发生者均有明显低眼压 ,高度近视眼 6例 ,7例记录术中心率加快。 14例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 ,积血为巧克力色 ,无血凝块。经平均 9.2个月随访 ,4例眼球萎缩 ,12例视力有提高 ,其中 7例视力≥ 0 .1。结论 术中眼内压突然下降和持续低眼压、青光眼、高度近视等可能为发生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时关闭切口 ,控制眼压 ,适时选择手术 ,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处理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危险因素 预后 睫状体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处理方式及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邵珺 姚勇 +1 位作者 鲍迅 林菁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出血(SCH)的处理方法和规范SCH的诊疗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设计,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因内眼手术并发SCH患者10例(10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SCH的原因。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及眼局部药物治疗,有手... 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出血(SCH)的处理方法和规范SCH的诊疗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设计,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因内眼手术并发SCH患者10例(10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SCH的原因。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及眼局部药物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施行后巩膜切开术和/或玻璃体切除术,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本组患者中5只眼SCH发生于术中,5只眼发生于术后1~3 d。3只眼施行巩膜切开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联合玻璃体切除术;7只眼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9只眼脉络膜上腔积血完全吸收。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只眼,视力无变化者1只眼,失明1只眼。5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均复位。1只眼有青光眼。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结论 SCH发病急骤,术中立即关闭切口,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脉络膜上腔积血可以自行吸收。术后发生SCH者可根据出血范围及合并症选择药物治疗或巩膜切开术。早发现、早预防可以有效降低SCH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巩膜切开术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术中并发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艳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8期280-281,共2页
本文总结了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中并发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ESCH)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关键词 硅油眼 继发青光眼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06-1906,共1页
关键词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眼玻璃体切除术 右眼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脉络膜 玻璃体内注射 视网膜复位 全氟化碳液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眼压致脉络膜上腔出血2例
12
作者 刘勇 赵燕 覃银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低眼压 脉络膜脱离 进行性加重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术后眼压 无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疑似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13
作者 栗印兰 吴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脉络膜上腔出血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术后迟发性局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14
作者 张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迟发性 局限性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附3例报告)
15
作者 刘南琳 《临床眼科杂志》 199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暴发性 脉络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满 武丽娜 +1 位作者 程谷萌 杨安怀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1例(11只眼),均行Ⅱ期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巩膜切开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中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观察... 目的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1例(11只眼),均行Ⅱ期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巩膜切开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中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观察眼部表现及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11只眼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视网膜平伏在位,大多数眼球均可保存,其中6只眼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Ⅰ期手术规范处理的条件下,经Ⅱ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及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后,大多数严重的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均可保留眼球,部分患者可获得视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脉络膜上腔出血 视网膜脱离 后巩膜切开术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抗凝剂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丹 李恒 +1 位作者 杨旭 龙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490-1490,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10d”于2010—08.26入院。既往史:患“风湿性心脏病”30a,13a前曾行“二尖瓣置换术”,此后一直服用抗凝剂(华法林),5a前曾诊断左眼黄斑病变(具体不详),平时未用药治疗。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抗凝剂 自发性 应用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术 病例报告 黄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红利 李世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17-1818,共2页
0引言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来势凶猛,预后不良,最终导致失明甚至眼球摘除。近年我科遇2例行术中发生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现汇报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39岁。患者于2011-08-22因"右眼外伤性... 0引言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来势凶猛,预后不良,最终导致失明甚至眼球摘除。近年我科遇2例行术中发生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现汇报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39岁。患者于2011-08-22因"右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在我科行"右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顺利出院。于2012-02-29因"右眼玻璃体切除术后0.5a"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除术后 手术并发症 外伤性白内障 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摘除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新法 游向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白内障手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原发性高血压 右眼视力 长效心痛定 降血压治疗 并发 老年性白内障 视物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眼手术中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永红 袁容娣 陈小璠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例(8只眼)内眼手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31~76岁(平均58.2岁)。随访1~3...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例(8只眼)内眼手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31~76岁(平均58.2岁)。随访1~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9.8个月。结果术前高眼压、高度近视、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及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易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8例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后眼球萎缩,其余7例(7只眼)经过保守治疗后不仅保住眼球,而且有一定的视力。结论术中维持稳定的眼压可降低内眼手术中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生,重视患者入院时的全身疾病及眼部情况,术中及时发现并行有效的急救处理,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身心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眼 手术 脉络膜上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