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娅琴 吴敬 +1 位作者 杨露 王笃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变化情况及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3.33%(45/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70%)与对照组(1.85%)均较低(P>0.05)。结论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止血散明目汤 羟苯磺酸钙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滕娟 陈小红 +2 位作者 陈梅珠 王云鹏 余海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情况,探讨糖...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情况,探讨糖尿病患者SFC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按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分期标准将NPDR患者分为伴CSME(NPDR CSME+)组15例(21眼),不伴CSME(NPDR CSME-)组21例(36眼)。比较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及SFCT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NPDR CSME+组与NP-DR CSME-组间性别、眼别、年龄、眼轴长度、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DR CSME+组SFCT为(328.24±101.92)μm,NPDR CSME-组为(235.31±66.98)μm,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6,P=0.000)。NPDR患眼CRT与SFCT呈正相关关系(r=0.473,P=0.000)。结论NPDR伴有CSME时,SFCT显著增厚,并且SFCT的增厚与CSME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非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后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冯超 徐冲 +1 位作者 阎静 吴建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后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明确脉络膜厚度与患者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眼),每月眼内...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后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明确脉络膜厚度与患者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眼),每月眼内注射1次雷珠单抗并连续接受3次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同时记录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分析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相关性。结果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均连续下降,前两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3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1)。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得到改善,前两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3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治疗前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2=0.94,P=0.00);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2=0.93,P=0.00;R^2=0.82,P=0.00)。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与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R^2=0.83,P=0.00)。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性(R^2=0.84,P=0.00)。结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可以作为评价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病情变化的有效临床指标,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对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月娥 俞颂平 +1 位作者 张旭颖 曲春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对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疗效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收治的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视网膜光凝术治...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对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疗效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收治的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者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及血浆内皮素-1(ET-1)等细胞因子水平和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PDGF、CysC及ET-1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视力和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能明显提高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疗效,改善微血管损伤和视力水平,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 视网膜光凝术 血阻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新华 于佳艺 +1 位作者 田亚强 彭兰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82-3385,共4页
目的:探究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效果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第967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DR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究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效果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第967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DR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均治疗6周。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及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主要症状评分(包括干涩、异物感、灼热感、充血、酸胀)、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包括P100潜伏期和振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均视力好转,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干涩、异物感、灼热感、充血、酸胀的症状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100潜伏期缩短、P100振幅升高,且观察组显著短(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疗法比较,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DR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且疗法创伤小、简便、疗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气虚血 耳穴贴压 中药离子导入 视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辨证分治疗 临床观察 视网膜出血 玻璃体积血 脉络 全身症状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卢绮韵 梁庆顺 +1 位作者 刘振杰 范冠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芪黄汤内服联合糖痹外洗方沐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专科病房的70例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的DPN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芪黄汤内服联合糖痹外洗方沐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专科病房的70例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的DPN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5例治疗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芪黄汤内服+糖痹外洗方沐足,3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常规降糖以及弥可保静推营养神经、硫辛酸静滴抗氧化治疗。观察2周。比较用药前后两组症状、多伦多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数据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能提高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多伦多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综合治疗能安全、有效改善DPN患者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的临床症状,改善多伦多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气阴两虚 脉络 糖痹外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