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国栋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从临床研究的必要性、脉络学说的内涵与外延、脉络学说的临床价值意义、脉络学说指导络病临床研究的意义等方面探讨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价值,突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脉络学说 络病学 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学说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晶 王凤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6期169-170,共2页
从脉络学说角度探讨脉络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疗效。
关键词 脉络病变 心血管疾病 脉络学说 关系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络角度浅析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渊 贾文魁 张红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9期4-6,共3页
后循环缺血(PCI)是以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步攀升,如何有效防治PCI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常参照"眩晕"一证治疗PCI,从风、火、痰、瘀等方面入手进行辨证论治。脉络学... 后循环缺血(PCI)是以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步攀升,如何有效防治PCI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常参照"眩晕"一证治疗PCI,从风、火、痰、瘀等方面入手进行辨证论治。脉络学说以气血理论为基础,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核心,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相关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该文从脉络学说角度对PCI的病机进行剖析,以期为临床诊治PCI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60
4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