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马旁回与脉络丛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尹方明
李铁林
+6 位作者
王兴海
段传志
柯以铨
黄庆
陈文平
汪求精
徐如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为颞叶手术避免损伤脉络丛前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脉络丛前动脉与海马旁回钩及其前沟的关系。结果:海马旁回钩前沟至脉络丛前动脉和海马旁回钩的交点的距离左侧为(11.61&...
目的:为颞叶手术避免损伤脉络丛前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脉络丛前动脉与海马旁回钩及其前沟的关系。结果:海马旁回钩前沟至脉络丛前动脉和海马旁回钩的交点的距离左侧为(11.61±2.02)mm,右侧为(11.54±1.67)mm。结论:颞叶钩回及杏仁体、海马切除时,以海马旁回钩前沟为标志,在其后的上述距离,注意勿伤及脉络丛前动脉主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旁回钩
脉络丛前动脉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脉络丛前动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少华
刘学钧
+1 位作者
王远福
田清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为脉络丛前动脉与视束病变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对100侧成人脑标本的脉络丛前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对其中50~70岁60侧脑标本的颈内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脉络丛前动...
目的:为脉络丛前动脉与视束病变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对100侧成人脑标本的脉络丛前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对其中50~70岁60侧脑标本的颈内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脉络丛前动脉92%起自颈内动脉,是视束血供的主要动脉。观察发现,60侧标本中颈内动脉管壁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斑块及中膜钙化等病变者占88.3%(53侧),与颈内动脉相应的脉络丛前动脉内有斑块形成并阻塞管腔者占3.8%(2侧),管腔缩小者占6.7%(4侧)。结论:50岁以上,突然视力改变,有视野缺损,眼底正常,无视神经萎缩,可能是脉络丛前动脉的病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颈内
动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时杰
路智文
+2 位作者
吴一娜
闫亚洲
黄清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1-367,共7页
目的 分析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脉络膜前动脉瘤患者31例,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31例患者分为破裂组(10例)与未破裂组(2...
目的 分析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脉络膜前动脉瘤患者31例,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31例患者分为破裂组(10例)与未破裂组(21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基线资料以及脉络膜前动脉瘤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参数,人口学和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合并其他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大小、垂直高度、中部直径、载瘤动脉直径、载瘤动脉角度、动脉瘤入射角、纵横比、尺寸比、瓶颈比、凸包表面积、凸包体积、动脉瘤体积、动脉瘤表面积、波动指数、椭圆形指数、非球面指数、子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平均流速、平均壁面剪应力、标准化壁面剪应力、震荡剪切指数及载瘤动脉壁面剪应力。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1)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合并其他动脉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破裂组动脉瘤的纵横比、椭圆形指数、非球面指数、伴有子囊占比均大于未破裂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7(0.89,1.72)比0.82(0.65,1.16),Z=-2.24,P=0.03;0.18(0.08,0.30)比0.10(0.04,0.16),Z=-1.98,P=0.04;0.21(0.10,0.34)比0.11(0.05,0.19),Z=-2.11,P=0.03;5/10比1/21,P=0.01];余形态学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破裂脉络膜前动脉瘤具有高纵横比、高椭圆形指数、高非球面指数、高子囊占比的特征,能否作为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瘤
形态学
血流动力学
破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马旁回与脉络丛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尹方明
李铁林
王兴海
段传志
柯以铨
黄庆
陈文平
汪求精
徐如祥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48,共2页
文摘
目的:为颞叶手术避免损伤脉络丛前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脉络丛前动脉与海马旁回钩及其前沟的关系。结果:海马旁回钩前沟至脉络丛前动脉和海马旁回钩的交点的距离左侧为(11.61±2.02)mm,右侧为(11.54±1.67)mm。结论:颞叶钩回及杏仁体、海马切除时,以海马旁回钩前沟为标志,在其后的上述距离,注意勿伤及脉络丛前动脉主干。
关键词
海马旁回钩
脉络丛前动脉
显微解剖
Keywords
uncus of parahippocampal gyrus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 y
micradissection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脉络丛前动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少华
刘学钧
王远福
田清友
机构
武汉市职工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文摘
目的:为脉络丛前动脉与视束病变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对100侧成人脑标本的脉络丛前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对其中50~70岁60侧脑标本的颈内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脉络丛前动脉92%起自颈内动脉,是视束血供的主要动脉。观察发现,60侧标本中颈内动脉管壁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斑块及中膜钙化等病变者占88.3%(53侧),与颈内动脉相应的脉络丛前动脉内有斑块形成并阻塞管腔者占3.8%(2侧),管腔缩小者占6.7%(4侧)。结论:50岁以上,突然视力改变,有视野缺损,眼底正常,无视神经萎缩,可能是脉络丛前动脉的病变所致。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颈内
动脉
解剖
Keywords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时杰
路智文
吴一娜
闫亚洲
黄清海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解放军九七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1-36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089、81771264)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4学科攀峰计划”(2020YXK021)。
文摘
目的 分析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脉络膜前动脉瘤患者31例,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31例患者分为破裂组(10例)与未破裂组(21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基线资料以及脉络膜前动脉瘤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参数,人口学和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合并其他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大小、垂直高度、中部直径、载瘤动脉直径、载瘤动脉角度、动脉瘤入射角、纵横比、尺寸比、瓶颈比、凸包表面积、凸包体积、动脉瘤体积、动脉瘤表面积、波动指数、椭圆形指数、非球面指数、子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平均流速、平均壁面剪应力、标准化壁面剪应力、震荡剪切指数及载瘤动脉壁面剪应力。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1)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合并其他动脉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破裂组动脉瘤的纵横比、椭圆形指数、非球面指数、伴有子囊占比均大于未破裂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7(0.89,1.72)比0.82(0.65,1.16),Z=-2.24,P=0.03;0.18(0.08,0.30)比0.10(0.04,0.16),Z=-1.98,P=0.04;0.21(0.10,0.34)比0.11(0.05,0.19),Z=-2.11,P=0.03;5/10比1/21,P=0.01];余形态学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破裂脉络膜前动脉瘤具有高纵横比、高椭圆形指数、高非球面指数、高子囊占比的特征,能否作为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瘤
形态学
血流动力学
破裂风险
Keywords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aneurysm
Morphology
Hemodynamics
Rupture risk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马旁回与脉络丛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尹方明
李铁林
王兴海
段传志
柯以铨
黄庆
陈文平
汪求精
徐如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脉络丛前动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李少华
刘学钧
王远福
田清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脉络膜前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朱时杰
路智文
吴一娜
闫亚洲
黄清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