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状金矿床的成矿压力与深度:流体包裹体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徐九华 张国瑞 +2 位作者 魏浩 林龙华 吴晓贵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77,共12页
流体包裹体的捕获压力研究是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估算的常用方法,其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虑脉状金矿的地质特征、所研究包裹体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脉状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的成矿压力.该类金矿床富金阶段的最低形成压力范围较宽,... 流体包裹体的捕获压力研究是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估算的常用方法,其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虑脉状金矿的地质特征、所研究包裹体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脉状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的成矿压力.该类金矿床富金阶段的最低形成压力范围较宽,从小秦岭烟灰色含金石英脉阶段的270~290MPa、乌拉山含明金石英脉的250MPa,到东坪富金石英脉的70~160MPa.流体富CO2是脉状金矿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造山型金矿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估算其流体捕获压力时应该利用CO2-H2O体系或CO2-H2O-NaCl体系的压力计方法.压力与CO2部分均一温度(Tm,CO2)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CO2密度与压力的密切关系.CO2丰度高且密度较高的金矿床具有较高的成矿压力.为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脉状金矿的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应考虑包裹体类型、寄主矿物所处的构造环境、断裂性质、断裂/矿脉的产状、岩石类型及密度等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压力 CO2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果洛龙洼脉状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洋 付乐兵 +4 位作者 杨宝荣 祁月清 谢智勇 李文君 马忠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7,共8页
果洛龙洼金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为该成矿带内典型的大型脉状金矿床。笔者采取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坑道-岩心综合调查等手段对矿区构造系统进行了解剖,将矿区主要构造活动由早到晚分为4个期次:东西向左行韧性剪切、东西向右行... 果洛龙洼金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为该成矿带内典型的大型脉状金矿床。笔者采取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坑道-岩心综合调查等手段对矿区构造系统进行了解剖,将矿区主要构造活动由早到晚分为4个期次:东西向左行韧性剪切、东西向右行韧性剪切、东西向逆断裂和东西向正断裂。基于矿体与构造的时空关系,确定中-晚三叠世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东西向脆性逆冲断裂为矿区成矿期构造。该期断裂是早燕山期昆中断裂带活动形成的次级断裂。矿区内,自含矿断裂向外,矿化和蚀变的发育程度随构造变形强度的减弱而依次降低,因此,矿体附近发育的钾化、绿帘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可作为该类矿床找矿标志。受断裂控制,矿区矿体平面上呈东西走向;剖面上可见矿体在产状变缓处膨大,在产状变陡处收敛甚至尖灭;纵投影剖面垂向上,矿体具有南东侧伏的规律,单个矿体侧伏角约75°,矿化在3 400m和3 700m标高分2个富集带,标高下限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矿化富集带侧伏角约3°。基于以上认识,构建了矿区三维矿化富集规律模型,认为在矿区深部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断裂构造控矿 果洛龙洼 东昆仑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景春 赵爱林 金成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23,共4页
成矿流体来源、金的沉淀机制、成矿构造动力学及成矿时代等是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往基于矿床地质表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示踪等研究判断成矿流体来源得出的结论常具或然性;金的沉... 成矿流体来源、金的沉淀机制、成矿构造动力学及成矿时代等是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往基于矿床地质表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示踪等研究判断成矿流体来源得出的结论常具或然性;金的沉淀机制除流体温、压降低外,流体的混合可能是更主要的因素;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成矿时代的确定依然不具唯一性。可见对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仍将有一个深入探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矿构造动力学探讨脉状金矿床成矿深度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柏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0-384,共5页
在综述国内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脉状金矿床成矿动力学的新近研究成果后 ,根据成矿控矿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成矿流体运移机制、矿物结晶特点的关系认为矿物结晶发生于地震微破裂导致成矿流体压力骤降后的低压力阶段 ,由矿物包裹体压力... 在综述国内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脉状金矿床成矿动力学的新近研究成果后 ,根据成矿控矿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成矿流体运移机制、矿物结晶特点的关系认为矿物结晶发生于地震微破裂导致成矿流体压力骤降后的低压力阶段 ,由矿物包裹体压力并按静岩压力梯度推算的成矿深度要明显小于矿床的实际成矿深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成矿深度估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成矿构造动力学 成矿深度 成矿流体运移机制 矿物包裹体压力 控矿构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平邓格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3 位作者 杨奎锋 沈昆 翟明国 金成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55-2164,共10页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CH_4包裹体和 H_2O 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 H_2O-CO_2包裹体和次生的 CO_2-H_2O±CH_4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 CO_2-H_3O±CH_4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气液比变化较大,有时出现不同相比例的包裹体共存现象,而 H_2O 溶液包裹体明显沿愈合裂隙分布;在成矿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主要发育原生 H_2O 溶液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前(第1阶段)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254℃至365℃,成矿期(第Ⅱ和Ⅲ阶段)CO_2-H_2O±CH_4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95~317℃,成矿后(第Ⅳ阶段)H_2O 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56~219℃。成矿的初始流体富 CO_2,主成矿期有 CH_4流体加入,成矿晚期则演化为低温的水溶液流体。水/岩反应及流体不混溶可能是邓格庄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脉状金矿床 邓格庄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甲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3 位作者 于虎 刘振豪 宋林夫 金成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37-2044,共8页
三甲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三甲金矿蚀变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富 CO_2包裹体和 H_2O 溶... 三甲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三甲金矿蚀变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富 CO_2包裹体和 H_2O 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 H_2O-CO_2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富CO_2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气液比变化较大,常与早期 H_2O 溶液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接近,显示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在成矿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主要发育原生 H_2O 溶液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前(第Ⅰ阶段)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280℃至416℃,成矿期(第Ⅱ和Ⅲ阶段)富 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为210~330℃,同期的 H_2O 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3~377℃,成矿后(第Ⅳ阶段)H_2O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6~207℃。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 CO_2-H_2O-NaCl 型热液,成矿应力场转变导致的流体减压沸腾作用可能是三甲金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脉状金矿床 三甲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讨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德会 刘伟 +1 位作者 魏俊浩 王思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能主要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源自晋宁期岩浆岩,成矿流体和热能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矿床为剪切带容矿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液包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新化锑金矿床成矿构造系列及其找矿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汪劲草 夏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新化锑金矿床并置两套成矿构造系列。一套为走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加里东期;另一套为下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雪峰期。前者发育于震旦系地层中,受控于左旋脆-韧性剪切带,已知的Ⅰ、Ⅲ号脉分别为D型主张剪脉和R型张性桥脉,预测的Ⅳ... 新化锑金矿床并置两套成矿构造系列。一套为走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加里东期;另一套为下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雪峰期。前者发育于震旦系地层中,受控于左旋脆-韧性剪切带,已知的Ⅰ、Ⅲ号脉分别为D型主张剪脉和R型张性桥脉,预测的Ⅳ、V号脉为与Ⅰ号脉平行的D型主张剪脉,Ⅵ号脉为与Ⅲ号脉平行的R型张性桥脉。后者发育于板溪群五强溪组地层中,受控于下滑型脆-韧性剪切带,其中局部所见的矿脉确定为Ⅶ号层状含金石英脉,且预测深部尚有其它平行矿脉,类似于沃溪钨锑金矿床层状矿脉的构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预测 成矿构造系列 脆-韧性剪切带 金矿 湖南 构造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