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淑兰 刘刚 +1 位作者 张秋真 陈秋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制定操作流程、置管配合、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结果 1...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制定操作流程、置管配合、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结果 15例患者通过早期采用了PICCO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并发症,除了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1例患者均存活。结论对PCAS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能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有效协助液体管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搏骤停后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彩霞 魏莉莉 +1 位作者 王婷婷 陈明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进行PICCO监测,总结分析影响PICCO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提出护理对... 目的探讨影响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进行PICCO监测,总结分析影响PICCO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PICCO监测过程中,有2例次定标数据不显示;16例次定标不当致监测数据不准确;4例次患者病情变化后未重新定标致持续性监测数据不准确。经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PICCO监测均顺利完成。结论影响PICCO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复杂,但只要及时查找原因、善于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PICCO监测均能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准确性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伊敏 么改琦 +1 位作者 朱曦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8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常规监测(n=12)与PiCCO监测(n=19)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8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常规监测(n=12)与PiCCO监测(n=19)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应用PiCCO监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结果2组脓毒症休克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既往病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和发生MODS器官数、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和入ICU后7天总的输液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iCCO组初始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常规组[(52.00±5.00)mm Hg vs.(59.58±3.42)mm Hg,t=4.603,P=0.000],而对于PiCCO组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治疗后达到与常规组相同的MAP达标值[(68.00±2.43)mm Hg vs.(68.58±2.88)mm Hg,t=0.607,P=0.549],2组MAP达标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PiCCO监测指导下,可以对于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而不是仅应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丹 王学东 段钰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监测方...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监测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研究组患者放置PICCO导管,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调节呼吸机参数并补液;对照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根据中心静脉压指标对患者补液。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和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氧合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上述指标差异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与治疗前24小时比较均降低,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ICCO可直观反馈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临床可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对患者的补液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静脉置管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容量监护仪的特点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文力 何清 +1 位作者 刘亚林 常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种较新的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型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它可测得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结合脉搏波形轮廓...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种较新的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型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它可测得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结合脉搏波形轮廓分析连续测得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于PiCCO监测系统拥有快捷、准确、实时、并发症少及受影响因素少等特点并具备其独特的循环临测指标,使其存多种重症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 管疾病 脉搏波形 疾病诊治 流动力学参数 监护仪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和ThDCO监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振洲 顾漪闻 +1 位作者 王祥瑞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评价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热稀释(ThDCO)法监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8例ASAⅡ~Ⅳ级终末期肝病患者行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同时进行PiCCO和ThDCO连续监测。在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热稀释(ThDCO)法监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8例ASAⅡ~Ⅳ级终末期肝病患者行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同时进行PiCCO和ThDCO连续监测。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门静脉阻断前、无肝期、新肝期、手术结束及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得的股动脉和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CO和SVR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7,P<0.01和r=0.972,P<0.01)。围术期股动脉和桡动脉测得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改变;在原位肝移植手术围术期用PiCCO和ThD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两者相关性高;PiCCO可连续监测,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 原位肝移植 围术期 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评估吸入一氧化氮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喻莉 武晓灵 +3 位作者 张远超 胡波 项辉 许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观察脓毒症幼猪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6只脓毒症幼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浓度为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利用PICCO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I)、全心舒... 目的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观察脓毒症幼猪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6只脓毒症幼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浓度为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利用PICCO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同时抽血作血气分析。结果静脉注入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幼猪脓毒症模型。该模型的血气指标pH、HCO3-、PaO2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均P<0.01)。吸入NO气体后10cm3/m3组CI及SVRI较吸入前明显升高(均P<0.01),PaO2较吸入前显著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而中心静脉压(CVP)、GEDI及ITBI无明显变化。80cm3/m3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同10cm3/m3组,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气体可改善脓毒症幼猪氧合功能和心脏指数。吸入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一氧化氮 脓毒症 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监测技术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傅彦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重度烧伤患者行PICCO技术监测,做好PICCO置管前准备,置管配合,置管后做好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果 5... 目的探讨采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重度烧伤患者行PICCO技术监测,做好PICCO置管前准备,置管配合,置管后做好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果 5例监测5~10 d,依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计划。拔管后,5例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以及做好各项护理,有利于针对性治疗和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 监测技术 流动力学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宙 覃铁和 +5 位作者 王首红 郭伟新 李汉彪 李洁 黄道政 梁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73-2375,共3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88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iCCO技...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88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iCCO技术指导下EGDT,对照组按规常进行EGDT。记录两组患者6、24h各项参数,6、24h达标率及30d病死率等参数。结果:治疗组6、24h复苏液体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复苏24h的MAP、CVP、ScvO2、每小时尿量、氧合指数(PaO2/FiO2)、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排指数(CI)、6、24h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乳酸浓度(Lac)、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30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EGDT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老年医学 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管外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Trac/Vigileo_(V3.0)系统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兰 刘多辉 +4 位作者 蔡俊刚 安丽娜 王雪 陈晓阳 韩曙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比较FloTrac/VigileoV3.0系统监测心排血量(APCO)在肝移植手术中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PCCO)的一致性,探讨其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指导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所... 目的比较FloTrac/VigileoV3.0系统监测心排血量(APCO)在肝移植手术中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PCCO)的一致性,探讨其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指导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分别应用APCO和PCCO连续监测心排血量,并于麻醉后2h(T1)、无肝期前(T2)、无肝期2min(T3)、无肝期35min(T4)、新肝期2min(T5)、新肝期30min(T6)、新肝期2h(T7)及术毕(T8),记录患者的心排量(CO)、周围血管阻力(SVR)、每搏量变异(SV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Bland-Altman分析法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SVV明显升高,T6时SVV明显降低;T2、T3、T6~T8时PCCO明显升高,T4、T5时明显降低;T2、T5~T8时APCO明显升高,T3、T4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4、T6~T8时PCCO均明显高于APCO,T5时明显低于APCO(P〈0.05或P〈0.01)。除T3和T5时点外,APCO与PCCO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FloTrac/VigileoV3.0监测系统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监测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于肝移植手术中连续监测CO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手术 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 经肺动脉连续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