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呼吸末正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准确性及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宇 傅强 米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俯卧位 每搏量变异 脉搏变异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彭永保 周群 +1 位作者 郑剑锋 刘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择期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67例,年龄19~34岁,ASA分级Ⅰ~Ⅱ级。产妇入手术室平稳呼吸5 min后监测和记录SBP、BDP、MAP、HR、PI和PVI...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择期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67例,年龄19~34岁,ASA分级Ⅰ~Ⅱ级。产妇入手术室平稳呼吸5 min后监测和记录SBP、BDP、MAP、HR、PI和PVI值,硬膜外腔给药后每3 min测量1次SBP、BDP、MAP、HR,计算每个指标与其麻醉前基础值的最大变化率,并按SBP或MAP的下降幅度是否超过基础值的30%,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孕周及SDP、DBP、MAP、HR的基础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组产妇的麻醉前PVI值高于无低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PVI值为界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8,如以PVI值17.35作为发生低血压的界值,PVI预测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术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0.727,特异度为0.895。结论:麻醉前PVI值可以用来预测硬膜外阻滞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剖宫产术 硬膜外腔阻滞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有效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子锋 张建海 郑吉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监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血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23例,年龄20-60岁。记录硬膜外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20min时SBP、DBP、HR、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监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血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23例,年龄20-60岁。记录硬膜外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20min时SBP、DBP、HR、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灌注指数(PI)和PVI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硬膜外给药后5~20min,SBP、DBP、SV明显降低、SVV、PVI明显升高(P〈0.01)。PVI和SVV呈显著正相关(r=0.689,P〈0.01)。结论PVI能有效判断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后血容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每搏量变异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腹对全麻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倩 王嘉锋 +2 位作者 倪文 李金宝 邓小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气腹前后全麻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变化,研究人工气腹对PVI的影响,为临床应用PVI持续监测容量状态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麻患者诱导前输注10ml/kg平衡液,全麻诱导,手术过程建立人工气... 目的 观察人工气腹前后全麻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变化,研究人工气腹对PVI的影响,为临床应用PVI持续监测容量状态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麻患者诱导前输注10ml/kg平衡液,全麻诱导,手术过程建立人工气腹。监测气腹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灌注指数(PI)和PVI的变化。结果 人工气腹建立后PI显著降低而PVI显著升高,同时气道峰压和MAP显著升高。结论 人工气腹后PVI升高,不反映容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指数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全麻 人工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腹对每搏变异度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芳芳 刘健 +2 位作者 高炟鹏 嵇晴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观察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每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影响及两者相关性干扰。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8~12次/分。血流动力... 目的观察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每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影响及两者相关性干扰。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8~12次/分。血流动力学平稳后5min(气腹前)及CO2人工气腹压力12cmH2O无任何刺激5min后(气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测量SVV,同步采用MasimoRadical7脉搏血氧仪测量PVI。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患者SVV、PVI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气腹前SVV与PVI、气腹后SVV与PVI均呈中等正相关(分别为r=0.556,P<0.01和r=0.415,P<0.01)。结论气腹后SVV、PVI均明显升高,且与气腹前有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但气腹不影响PVI与SVV的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每搏变异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监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倩 王嘉锋 +3 位作者 倪文 刘毅 李金宝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变化趋势及术前基础PVI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的6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年龄18~65岁,入室后持续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 目的研究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变化趋势及术前基础PVI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的6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年龄18~65岁,入室后持续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利用Masimo(Radical-7,USA)监测灌注指数(PI)及PVI值的变化。麻醉诱导前快速输注平衡液10mL/kg,诱导后均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结果患者平均基础PVI值为(16.8±6.3)%,全麻诱导后PVI下降至(10.3±5.4)%,气腹建立后又升至(21.2±9.5)%。年龄<45岁的患者术前基础PVI值高于≥45岁的患者[(19.2±6.5)%vs(15.5±5.9)%,P<0.05];男性患者术前基础PVI值高于女性患者[(18.8±7.5)%vs(15.35±4.8)%,P<0.05];体质量指数(BMI)与术前基础PVI没有显著关联。结论患者入室平均PVI高于14%,提示存在容量不足。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均与术前基础PVI值相关,即男性和年龄<45岁的患者术前基础PVI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imo脉氧监测仪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倩 朱冬梅 +1 位作者 黄敏 周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和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 O2)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2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测CVP,留取中心静脉血测Scv O2,测无创动脉血压,计算MAP=舒张压+1/3...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和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 O2)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2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测CVP,留取中心静脉血测Scv O2,测无创动脉血压,计算MAP=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同步采用Masimo Radical 7脉搏血氧仪测量PVI及脉搏氧灌注指数(PI)。结果:PVI与CVP、PVI与Scv O2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622,P<0.01和r=-0.784,P<0.01),PVI与MAP呈轻度负相关(r=-0.299,P<0.05)。结论:PV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复苏评价中与CVP、Scv O2及MAP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不同容量状态下预测容量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建华 嵇富海 +1 位作者 彭科 蔡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期间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患者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 2,ASAⅠ或Ⅱ级。按照血液稀释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等...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期间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患者容量变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5岁,BMI<30 kg/m 2,ASAⅠ或Ⅱ级。按照血液稀释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等容血液稀释组(ANH组,n=15)和高容血液稀释组(AHH组,n=15)。ANH组从5个时点采集数据:基础值(全麻诱导插管后)、第1次抽出5%预估血容量(EBV)、第2次抽出5%EBV、第1次输注同等容量的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第2次输注5%EBV的HES;AHH组从3个时点采集数据:基础值、第1次输注5%EBV的HES、第2次输注5%EBV的HES。记录以上时点的PVI,对PVI和不同容量状态的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H组的基础血容量与PVI相关性较低(r=0.259,P=0.352);在ANH放血时,放血5%EBV与PVI(r=0.530,P<0.05)及放血10%EBV与PVI(r=0.547,P<0.05)相关性中等;在ANH回输时,回输5%EBV与PVI(r=-0.164,P=0.560)及回输10%EBV与PVI(r=-0.160,P=0.569)相关性较低。AHH组的基础血容量与PVI相关性较低(r=0.146,P=0.603);在AHH扩张容量时,扩容5%EBV与PVI(r=-0.538,P<0.05)及扩容10%EBV与PVI(r=-0.577,P<0.05)相关性中等。结论不论是低容量还是高容量状态,PVI均能够预测容量反应,但敏感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指导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继霜 张雷 +2 位作者 方卫平 顾尔伟 孟改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6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VI指导补液组(n=38)和对照组(n=38)。诱导期两组均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6~8ml/kg,维持期PVI指导补液组背景...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6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VI指导补液组(n=38)和对照组(n=38)。诱导期两组均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6~8ml/kg,维持期PVI指导补液组背景输注乳酸钠林格2 ml/(kg·h),当PVI值连续5 min以上高于14%,快速输注3ml/kg羟乙基淀粉氯化钠(6%HES);对照组背景输注乳酸钠林格4~6 ml/(kg·h),当MAP<8.67 k Pa快速输注100~250 ml 6%HES。记录术中液体输入总量、晶体量、胶体量、尿量、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于诱导前(T_0)、手术前(T_1),剥除肿瘤时(T_2)、术毕(T_3)采集动脉血测血气分析值;于术后第1、2、3、7、30天分别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VI指导补液组液体总输入量和晶体液输入量减少,胶体液输入量增加(P<0.05);两组血气分析值(Lac、pH、Glu、BE)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VI指导补液组术后并发症颜面部肿胀发生率减少,术后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PVI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能优化术中输液,降低术后水肿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复波 何智勇 +3 位作者 孙申 王婷婷 李宁 黄绍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HR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脊麻下剖宫产的产妇80例,年龄18~40岁,BMI 20~40kg/m2,ASAⅠ或Ⅱ级。在L3-4间隙行硬腰联合麻醉。记录麻醉前后的HR、PVI、BP和MAP。探讨HR和PVI与脊麻... 目的探讨HR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脊麻下剖宫产的产妇80例,年龄18~40岁,BMI 20~40kg/m2,ASAⅠ或Ⅱ级。在L3-4间隙行硬腰联合麻醉。记录麻醉前后的HR、PVI、BP和MAP。探讨HR和PVI与脊麻后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与未发生低血压的产妇比较,发生低血压的产妇HR基础值明显增快、PVI基础值明显增大(P <0.05)。HR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P <0.05),最佳阈值为≥84次/分,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和81.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和51.4%。PVI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P <0.05),最佳阈值为≥21%,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4.8%和95.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39.2%。HR基础值联合PVI基础值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P <0.05),最佳阈值为≥86次/分(HR)或≥21%(PVI),预测低血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86.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和66.7%。结论脊麻前较大的心率基础值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基础值与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相关,联合使用这两个指标可以用于临床预测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剖宫产 脊麻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腹下三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容量状况的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晓梅 傅强 米卫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输液后每搏量变异指数增高是否≥15%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n=16)和无反应组(n=10),绘制SVV、PPV和P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人工气腹下SVV、PPV和PVI对容量状况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SVV、PPV和PVI均可有效判断容量状态,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0.963和0.928,且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其中SVV和PPV的相关系数r=0.921(P<0.01),SVV和PVI相关系数r=0.686(P<0.01),PPV和PVI相关系数r=0.577(P<0.01)。结论 SVV、PPV和PVI均能准确评估人工气腹下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且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容量负荷试验 每搏量变异 脉搏变异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