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通道脉搏采集系统的血管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云龙 李家炜 +3 位作者 马宇航 朱枭龙 张志东 薛晨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41-146,共6页
为了更好地使用脉诊手段来研究个体的生理状态变化。针对现阶段脉搏波参数研究中未考虑脉搏波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问题,从中医脉诊过程出发,设计了可施压的三通道脉搏采集系统,进行了阶梯压力下的脉搏采集,利用相关性检验和小波多尺度分... 为了更好地使用脉诊手段来研究个体的生理状态变化。针对现阶段脉搏波参数研究中未考虑脉搏波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问题,从中医脉诊过程出发,设计了可施压的三通道脉搏采集系统,进行了阶梯压力下的脉搏采集,利用相关性检验和小波多尺度分析了51例不同年龄个体在最佳取脉压力下的脉搏波,发现脉搏主波上升时间和年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64,脉搏波在高频段(7.7~15.8 Hz和3.85~7.92 Hz)能量占比和年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r_(2)=-0.69,r_(2)=-0.75,低频段(0~3.9 Hz)能量占比和个体年龄皮尔逊相关系数r_(2)=+0.77,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01)。结果表明,加压采集脉搏信息时,最佳取脉压力下的脉搏波上升时间占比和脉搏波能量分布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动脉硬化评价参数,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采集 血管弹性 脉搏波上升时间占比 脉搏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