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0V可调脉动直流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丹 赵应泽 蔡雷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8期79-80,共2页
1000V可调脉动直流电源将自耦调压器与升压变压器相结合设计。交流电源送入自耦调压器输入端,调压后送至升压电路。升压电路输出分别送至整流和取样电路,整流后为峰值100Hz脉动直流电压输出。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送至比较控制电路与设定... 1000V可调脉动直流电源将自耦调压器与升压变压器相结合设计。交流电源送入自耦调压器输入端,调压后送至升压电路。升压电路输出分别送至整流和取样电路,整流后为峰值100Hz脉动直流电压输出。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送至比较控制电路与设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再用比较结果控制伺服电机,以改变自耦调压器输出电压。并将电位器输出电压设定为0~1000V,当220V交流输入发生波动时,此电路可使输出稳定在设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脉动直流电 自耦调压器 升压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德贵 张洋 +3 位作者 王飞鹏 黄镜亮 景中炤 吕中宾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84,共7页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下测量其击穿电压,并与交流击穿电压和直流击穿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油浸绝缘纸的聚合度、水分含量、介孔分布和裂缝特征,探讨不同老化状态下击穿电压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下测量其击穿电压,并与交流击穿电压和直流击穿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油浸绝缘纸的聚合度、水分含量、介孔分布和裂缝特征,探讨不同老化状态下击穿电压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流击穿电压最小,脉动直流击穿电压(脉动系数r=1/5)在油浸绝缘纸失效之前最大。在热老化过程中,击穿电压偶尔波动甚至升高,在直流电压和脉动直流电压下(r=1/5和1/3)的击穿电压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交流击穿电压相反。油浸绝缘纸的含水量、吸油能力、纸结构的损伤都是导致击穿电压随老化时间变化的原因,但各因素影响的重要性随老化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穿电压 脉动直流电 热老化 油浸绝缘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有源前端直流电压脉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 朱荣伍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8期75-78,共4页
单相PWM整流器作为串联H桥多电平变频器的有源前端,可以满足矿井提升机对电气传动系统能量双向流动能力的要求,但是其输出2次脉动电压使得网侧电流存在3次谐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稳态误差前馈补偿的方法,即将输出直流电压的二倍... 单相PWM整流器作为串联H桥多电平变频器的有源前端,可以满足矿井提升机对电气传动系统能量双向流动能力的要求,但是其输出2次脉动电压使得网侧电流存在3次谐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稳态误差前馈补偿的方法,即将输出直流电压的二倍频正弦误差信号补偿至直流电压给定信号,以减小电压脉动对电网电流畸变的影响。仿真及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机 电气传 单相有源前端 直流电 网侧电流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逆变器直流电压二次脉动导致的永磁电机输出转矩脉动的抑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明磊 王震 +2 位作者 董士帆 王琛琛 游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468-8477,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多方面的优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前端通常采用单相四象限整流器,导致直流侧电压会存在二倍电网频率脉动分量,牵引电机运行于该脉动频率附近时转矩和电流会产生明显的脉动分量。针...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多方面的优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前端通常采用单相四象限整流器,导致直流侧电压会存在二倍电网频率脉动分量,牵引电机运行于该脉动频率附近时转矩和电流会产生明显的脉动分量。针对传统的频率补偿策略以抑制电流脉动为目标,无法消除转矩脉动分量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转矩中脉动分量与永磁同步电机d、q轴电流脉动分量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的闭环频率补偿策略来消除转矩中的脉动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流电 转矩 频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滤波在直流电站脉动电压测试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
介绍了直流脉动电压产生的原因及自适应数字滤波算法,对算法中的收敛步长、参考输入端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对直流脉动电压测试信号的处理,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直流电电压测试 可行性 参考输入端 计算机仿真 信号处理 收敛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平衡负载下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晓荣 张雨濛 荆树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437-3449,共13页
针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问题,在分析脉动电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抑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的超级电容器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参考电流的快速准确跟踪。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的超... 针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问题,在分析脉动电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抑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的超级电容器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参考电流的快速准确跟踪。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的超螺旋算法不存在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此外对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考虑最严重的负载不平衡情况,设计了超级电容补偿装置的参数。最后在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建立了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对相关理论分析和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直流电 超级电容器 滑模控制 不平衡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PMSM混合多矢量MPC策略
7
作者 郭磊磊 靳雪妍 +2 位作者 王朋帅 李琰琰 楚之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针对常规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存在电流纹波较大、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电压脉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以评估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常规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详细介绍了基于可视化分析... 针对常规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存在电流纹波较大、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电压脉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以评估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常规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详细介绍了基于可视化分析的常规多矢量MPC策略有效性的证明方法,并根据该方法证明了三矢量MPC策略比单矢量MPC策略具有更小的电流控制误差和纹波。然而,该分析结果也表明,在整个电压矢量平面内,常规三矢量MPC策略并没有完全优于常规双矢量MPC策略。为此,根据该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矢量MPC策略,通过融合常规双矢量和三矢量MPC策略,进一步降低了电流控制误差和纹波。最后,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混合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三相四开关逆变器 可视化分析 混合多矢量 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道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2,共8页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率流大升压比的直流变换器以差动电路构成。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逆变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双向功率传递、升压比大、功率密度高、输入电流纹波小、控制简单、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为实现大升压比的大容量逆变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直流变换器 大升压比 逆变器 双向功率流 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硅直流弧焊机
9
作者 蔡忠颖 潘正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9期32-33,共2页
为适应我矿生产的需要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可控硅直流弧焊机,它用三只3CF200/900V可控硅元件组成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供给弧焊。其线路特点是:取消了历来使用的交流电感元件,不用铁芯。只用一只滤波电... 为适应我矿生产的需要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可控硅直流弧焊机,它用三只3CF200/900V可控硅元件组成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供给弧焊。其线路特点是:取消了历来使用的交流电感元件,不用铁芯。只用一只滤波电感L和一些电子元件组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整流电 弧焊机 可控硅控制 电感元件 滤波电感 可控硅元件 脉动直流电 铁芯 半波 额定焊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耦合强化非均质介质中三氯乙烯DNAPL的迁移去除 被引量:8
10
作者 耿竹凝 刘波 +2 位作者 黄菀 李广贺 张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11-1918,共8页
在氯代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电阻加热技术因不受地层条件影响、污染物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在氯代烃污染地块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仍存在用电量大、能耗较高等问题.通过创建基于脉动直流电的电热耦合修复体系,以三氯乙烯为模拟污染物,比较... 在氯代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电阻加热技术因不受地层条件影响、污染物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在氯代烃污染地块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仍存在用电量大、能耗较高等问题.通过创建基于脉动直流电的电热耦合修复体系,以三氯乙烯为模拟污染物,比较了其与传统基于交流电模式的电阻加热技术在修复非均质介质三氯乙烯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dense nonaqueous-phase liquid)时的去除效率及能耗,分析了造成其修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电热耦合体系下介质的增温幅度明显优于交流电体系,最高温度可达100℃,而交流电体系最高温度仅为70℃,这表明脉动直流电通过引入电极水电解反应提高了介质电导率,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进一步促进了污染物的加热挥发作用.反应结束后,电热耦合体系中三氯乙烯主要集中在阴极侧,而交流电体系中三氯乙烯无定向分布特征,表明电热耦合体系中的直流电场可通过电渗析作用增强三氯乙烯向阴极的定向迁移.经过48 h持续反应,脉动直流电体系对三氯乙烯DNAPL的去除率为88%,可较同等电压下交流电体系提升2.2倍,而能耗仅为1.92kW·h/(log·kg),是交流电体系的32%.研究显示,利用脉动直流电加热可通过强化相变迁移和电渗析定向迁移效应共同作用于三氯乙烯去除,有效提高三氯乙烯DNAPL的去除率,降低体系修复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重质非水相液体 原位热修复 脉动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前馈补偿算法的小电容电源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丽丽 孙红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1,共5页
针对小电容电源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前馈补偿算法的小电容电源新型控制策略.通过对两级电能变换电路的简化分析后得到了电源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直流母线电容和网侧电感引起的共振.基于锁频环算法提取了直流电压脉... 针对小电容电源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前馈补偿算法的小电容电源新型控制策略.通过对两级电能变换电路的简化分析后得到了电源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直流母线电容和网侧电感引起的共振.基于锁频环算法提取了直流电压脉动的交流分量,从而基于系统简化模型设计了电压前馈补偿控制器,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直流母线电压纹波对负载电流的影响.基于5 k W直流电源试验平台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策略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器 直流电 控制 小电容 直流电 电压前馈 锁频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