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喷分布式脉动压力激励下泵喷艇体耦合系统振动声辐射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修长 苏智伟 +2 位作者 师帅康 饶志强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9,共9页
针对suboff艇后泵喷推进器分布式脉动压力激励下的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振动声辐射响应计算和特性分析开展研究。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利用剪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fer,SST)k-ω模型进行... 针对suboff艇后泵喷推进器分布式脉动压力激励下的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振动声辐射响应计算和特性分析开展研究。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利用剪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fer,SST)k-ω模型进行suboff艇后泵喷推进器表面脉动压力的计算,利用耦合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建立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自编径向基函数插值程序获得表面脉动压力在泵喷结构湿表面的空间分布,利用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计算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的声辐射特性。对泵喷-轴系-艇体的耦合模态特性、传递力、辐射声功率和指向性等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声辐射以转子表面脉动压力的贡献为主;二阶轴频以上,纵向脉动压力的贡献占优;泵喷激励下,振动声辐射主要特征频率包括激励力特征线谱、艇体的纵振模态、转子同相振动模态(呼吸模态)、转子-轴系一阶纵振模态等;导管和定子脉动压力激励下振动声辐射响应峰值出现在叶频(blade passing frequency,BPF)和2倍叶频处,量级和转子表面脉动压力激励处于同一量级,但其和转子表面脉动压力共同作用时,由于相位相互抵消,响应幅值并没有显著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振动声辐射的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喷 分布压力 泵喷-轴系-艇体耦合系统 模态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柱对串列双柱脉动压力的干扰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有恒 黄东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7,共8页
研究了串列双圆柱旁加上一个等直径的圆柱,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的脉动压力分布.着重研究侧柱对串列双圆柱脉动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绕流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后柱.脉动压力分布出现了严... 研究了串列双圆柱旁加上一个等直径的圆柱,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的脉动压力分布.着重研究侧柱对串列双圆柱脉动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绕流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后柱.脉动压力分布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外侧的压力脉动极其强烈,内侧的压力脉动较弱,与时均压力分布,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侧柱对于串列双圆柱是否达到超过临界间距的绕流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圆柱干扰 脉动压力分布 临界间距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布置泄水建筑物坝面隔墙脉动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旭 刘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2-77,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大涡模型对重叠布置泄水建筑物泄流工况进行模拟计算,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合理可行。根据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对坝面隔墙处脉动压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流场分布、频谱分析以及脉动压力强度...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大涡模型对重叠布置泄水建筑物泄流工况进行模拟计算,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合理可行。根据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对坝面隔墙处脉动压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流场分布、频谱分析以及脉动压力强度系数等研究,分析得出脉动压力的脉动源以及脉动压力在隔墙上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布置泄水建筑物 数值模拟方法 压力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小兵 姜会民 +1 位作者 王世博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6-103,共8页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与串列双圆柱类似,串列三圆柱上游和中游圆柱的临界间距比(L/D)cr=3.54.0。在临界间距比附近,脉动气动力系数突升至最大值。串列三圆柱下游圆柱表现出两个临界间距比,分别为(L/D)cr1=2.02.5和(L/D)cr2=3.54.0。脉动气动力系数在临界间距比(L/D)cr1附近突升至最大值,而在临界间距比(L/D)cr2附近发生突降现象。气动干扰对串列三圆柱斯托罗哈数的影响表现为减小效应,与串列双圆柱相比,这种减小效应在L/D<(L/D)cr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三圆柱 风洞试验 脉动压力分布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