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导体探测器及其在脉冲辐射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温树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6-253,共8页
本文介绍了在脉冲辐射测量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探测器——ps光导体探测器,描述了它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性和应用。
关键词 光导体探测器 中子辐照 脉冲辐射测量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探测器贯穿辐射与非贯穿辐射线性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忠兵 张显鹏 +1 位作者 陈亮 欧阳晓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599,共5页
采用脉冲X射线源和脉冲氙灯光源实验研究了PIN探测器对贯穿辐射和非贯穿辐射响应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PIN探测器输出的最大线性电流随外加反向偏置电压线性变化,对贯穿辐射响应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比对... 采用脉冲X射线源和脉冲氙灯光源实验研究了PIN探测器对贯穿辐射和非贯穿辐射响应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PIN探测器输出的最大线性电流随外加反向偏置电压线性变化,对贯穿辐射响应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比对非贯穿辐射响应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约大20%,理论计算的最大线性电流值比实验值小。在脉冲辐射探测中,采用可见脉冲光源获得的PIN探测器最大线性电流不会超出探测器对贯穿辐射的线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探测器 线性电流 贯穿辐射 脉冲辐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表面缺陷脉冲相位热成像检测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田裕鹏 周克印 +1 位作者 赵莹莹 冯晓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8,共5页
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铝合金和聚合物两种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同传统红外热成像检测的对比度图像进行了对比。还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检测技术中频谱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铝合金和聚合物两种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同传统红外热成像检测的对比度图像进行了对比。还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检测技术中频谱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选择采集频率、采集窗口大小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并分别采用组合平滑滤波、分段拟合的方法改善了相位变换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脉冲相位辐射测量技术与一般光热辐射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明显改善,增强探测缺陷特别是深度缺陷的能力,减小加热不均等表面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相位辐射测量 缺陷 无损检测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变伽马射线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建华 张传飞 +3 位作者 彭太平 王振通 唐登攀 周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07-1211,共5页
根据国内首次研制出的载铀材料裂变伽马射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等效电路,利用M.C建模计算的方法研究获得了探测器的灵敏体在δ辐射脉冲作用下产生并输出的脉冲电流波形g0(t),同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获得了其灵敏单元在脉冲射... 根据国内首次研制出的载铀材料裂变伽马射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等效电路,利用M.C建模计算的方法研究获得了探测器的灵敏体在δ辐射脉冲作用下产生并输出的脉冲电流波形g0(t),同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获得了其灵敏单元在脉冲射线作用下产生的电信号在输出电路中的时间过程gRLC(t),并最终得到了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响应波形前沿时间为0.72 ns,后沿时间为3.9ns,半宽为2.08 ns,探测器响应时间很快;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考察了探测器时间响应对不同宽度源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源波形时间越慢,探测器对其测量的影响就越小,其中探测器的时间响应对于半宽为100 ns的高斯型源波形的峰值、半宽、前沿以及后沿时间的影响基本上都小于0.2%,所以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完全满足这样宽度下的脉冲中子源的测量要求,对测量结果不需要进行逆卷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伽马射线探测器 脉冲辐射测量 时间响应 M.C模拟计算 卷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