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秋云 何晓华 +2 位作者 刘戴维 王正田 任卫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刺激加常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相关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1)血糖水平: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降血糖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2)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两组各项指标(MEP、CMC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3)上肢、下肢FMA评分: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分值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评分(SS-QOL、M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得分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NIHSS、CSS、SDS)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中频脉冲电刺激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 生理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5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素勉 桑文淑 +1 位作者 孙惠萍 纪彩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69-2070,共2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产褥期乳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褥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产褥期乳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乳腺炎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乳腺炎 急性 产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脉冲电刺激可促进脂肪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志园 杨刚 +2 位作者 黄华 肖正华 任小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0-1204,1210,共6页
目的设计一套用于心肌组织工程的双相脉冲电刺激(BPES)系统,并研究BPES对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ADSC)向心肌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SD大鼠ADSC,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通过成脂、成骨分化证明其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设计一套用于心肌组织工程的双相脉冲电刺激(BPES)系统,并研究BPES对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ADSC)向心肌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SD大鼠ADSC,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通过成脂、成骨分化证明其多向分化潜能。选择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2组:BPES组接种24 h后,给予BPES(脉宽2 ms、幅度2 V、频率2 Hz、刺激时间2 h/d,连续刺激3、7、14 d),每3 d换1次液;对照组培养条件与BPES组相同,但不给予BPES。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同源盒蛋白Nkx-2.5和连接子蛋白43(CX43)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证明分离的细胞是ADSC,成脂诱导后并用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内脂滴被染成红色,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P)和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特征;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BPES组Nkx-2.5和CX4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设计了可用于组织工程的BPES系统,并证明BPES可在体外促进ADSC向心肌细胞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脉冲 双相脉冲电刺激 脂肪干细胞 分化 心肌细胞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秒脉冲电刺激对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成祥 张媛媛 +3 位作者 王恩照 姚陈果 米彦 徐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96-2504,共9页
为研究微秒脉冲电刺激对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特性的影响,结合笛卡尔传输网格和HH神经元等效电路模型建立3维神经元传输网格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研究了刺激强度I改变而刺激脉宽τ不变、刺激τ改变而I不变、以及刺激剂量(I^2_τ)不... 为研究微秒脉冲电刺激对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特性的影响,结合笛卡尔传输网格和HH神经元等效电路模型建立3维神经元传输网格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研究了刺激强度I改变而刺激脉宽τ不变、刺激τ改变而I不变、以及刺激剂量(I^2_τ)不变而强度I与脉宽τ均改变3种刺激方案下各参数分别对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存在刺激阈值,分别为25 n A、90.79μs;5.968 29 n A、400μs;112.52 n A、19.746μs。刺激参数大于阈值,神经元产生兴奋且可有效传递。沿轴突z方向(除刺激点)各处动作电位峰值随刺激参数增大基本不变,仅时延变长。刺激点处动作电位峰值与刺激参数大小正相关,但脉宽增大时其存在最大峰值。刺激参数小于阈值,神经元无法产生兴奋,沿轴突z方向各处动作电位峰值与刺激参数大小正相关。考虑作用效益和技术发展现状,可综合选取出最优参数。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实验甚或临床研究提供刺激参数选取的理论依据,对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秒脉冲电刺激 神经调控 笛卡尔传输网格 HH模型 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邵金花 赵爱娟 郭丽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91-592,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联合高压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联合高压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联合高压氧组吞咽困难康复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和电刺激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低频脉冲电刺激 吞咽困难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脉冲电刺激内关、心腧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大创 何绪屏 +2 位作者 殷律明 邢洁 燕竹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508-509,共2页
我们自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冠心III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肌肥厚患者4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对心绞痛的影响,与对照组的4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绞痛 中频脉冲电刺激 内关穴 心腧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尽早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脑苷肌肽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俊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脑苷肌肽对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护理...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脑苷肌肽对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效果和肌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促进患儿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脑苷肌肽 小儿 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效果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6
8
作者 陆燕 许霞 +1 位作者 王颖 蔡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2017年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电... [目的]比较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2017年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后3d治疗成功率、顽固性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产后24h出血量,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尿路感染率、分娩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产后3d治疗成功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仅为6.7%,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产后24h出血量、分娩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可改善初产妇尿潴留,减少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及产后24h出血量,缩短分娩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音乐疗法 初产妇 产后尿潴留 膀胱残余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及心肌损伤作用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莎 张晓刚 +2 位作者 王晓旭 张望 汤小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0-955,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参数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对B16-F10黑色素瘤小鼠的抑瘤效应,评估其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由B16F10细胞接种产生的荷瘤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选择场强20V/cm,脉宽1ms,频率分别为10Hz(10Hz组)、20Hz(20Hz组)和2... 目的观察不同参数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对B16-F10黑色素瘤小鼠的抑瘤效应,评估其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由B16F10细胞接种产生的荷瘤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选择场强20V/cm,脉宽1ms,频率分别为10Hz(10Hz组)、20Hz(20Hz组)和25Hz(25Hz组)的脉冲电刺激作用于荷瘤小鼠30min/d,以不用电刺激为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时监测各小鼠心电图变化情况。脉冲电刺激荷瘤小鼠7d后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及生存期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及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比较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T(c Tn 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15d后,10Hz组、20Hz组和25Hz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63.0±33.0、248.6±34.6和229.9±15.9mm3,显著小于对照组(2027.0±133.4mm3,P<0.05),且20Hz组生存率延长率(67.4%)明显高于10Hz组(15.5%)和25Hz组(8.8%);随着频率增加,S-100B蛋白表达依次减少;25Hz组小鼠心律失常评分及血清c Tn T、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Hz组和20Hz组小鼠心律失常评分及血清c Tn T、CK-MB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小鼠黑色素瘤具有抑瘤作用,在20V/cm、20Hz时抑制作用最强,且不影响小鼠正常的心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刺激 黑色素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庆昌 房国梁 +3 位作者 娄虎 赵杰修 申阳阳 刘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0-791,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选取30名健康大学生运动员,将其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5人。随后两组被试均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Ⅰ’组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筛选出符合中度体... 目的:探讨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选取30名健康大学生运动员,将其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5人。随后两组被试均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Ⅰ’组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筛选出符合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标准的被试10人,Ⅱ’组用RPE筛选出符合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标准的被试10人。每组被试均接受5次tPCS干预(刺激方案A、B、C、D、E),每次干预前后均对被试进行心率变异性(HRV)与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的测试,并判断不同刺激方案对不同程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的效果,其中HRV的测量指标包括: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高频(HF)和低频(LF)。结果:(1)经过tPCS干预后,SDNN、HF和HbO2的值显著上升(P<0.05),LF值显著下降(P<0.05)。(2)在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中,tPCS方案D(20 min,感觉强度)干预后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3)在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中,tPCS方案C(20 min,感觉强度+0.2 mA)干预后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结论:(1)运动员在产生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后,不同的tPCS刺激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效果的强弱存在差异,且对于不同程度的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可能存在一个最适“刺激剂量”;(2)5种干预方案对运动员体力疲劳消除的效果表现为:对运动员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tPCS方案D(20 min,感觉强度)效果最好;对运动员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tPCS方案C(20 min,感觉强度+0.2 m A)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脉冲电刺激 经颅刺激 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 刺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0
11
作者 马江帆 张春雨 +2 位作者 张峥 靳胜燕 郭秋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20例,其中在治疗期间接受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患者64例,为治疗组,接受传统膀胱功能训... 目的:探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20例,其中在治疗期间接受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患者64例,为治疗组,接受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5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膀胱功能,尿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其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顺应性均高于治疗前(P〈0.05),尿道压、尿道闭合压和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膀胱顺应性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解癃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膀胱的功能和尿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癃汤 低频脉冲电刺激 宫颈癌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洁 马艳 +1 位作者 刘琦 许建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9-1089,共1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为结果:低频脉冲电刺激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小脑顶核 脑梗死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脉冲电刺激对不同训练任务后运动员疲劳感及大脑皮层局部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阳阳 刘建 +1 位作者 武庆昌 娄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9,共10页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经颅脉冲电刺激仪(transcranial pulsed current stimulation,tPCS)对完成体力任务、认知任务和混合任务后的运动员进行干预,探讨tPCS干预对运动员疲劳感及大脑皮层局部血流的影响。方法:24名大学生运动员随...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经颅脉冲电刺激仪(transcranial pulsed current stimulation,tPCS)对完成体力任务、认知任务和混合任务后的运动员进行干预,探讨tPCS干预对运动员疲劳感及大脑皮层局部血流的影响。方法:24名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为真刺激组(n=12,电流1.5 mA,持续15 min)和假刺激组(n=12),在刺激前后进行疲劳感的问卷测试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数据采集。结果:真刺激组RPE结果显著优于假刺激组(P<0.05);真刺激组体力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3、ch5、ch8;认知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2、ch6、ch9、ch10、ch14、ch18、ch21;混合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1、ch2、ch6、ch12、ch13、ch17、ch22。结论:tPCS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主观疲劳感;tPCS能够选择性增加与任务有关脑区的血氧含量,具体表现为,体力任务后tPCS干预显著激活大脑运动皮层,认知任务后tPCS干预显著激活大脑额极区、Broca三角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混合任务后tPCS干预显著激活大脑体感联合皮层、运动皮层、前辅助运动区、前额叶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疲劳感 便携式经颅脉冲电刺激 非侵入性脑刺激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刺激下植物叶绿素含量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俊炜 黄雷 程甜甜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6期7-8,共2页
以君子兰、绿萝、荷叶碧玉、紫叶碧玉为材料,采用SPAD-502Plus叶绿素测定仪,测定脉冲电刺激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探究脉冲电刺激下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加0~9V电压刺激时,对于君子兰、绿萝和紫边碧玉,刺激均使... 以君子兰、绿萝、荷叶碧玉、紫叶碧玉为材料,采用SPAD-502Plus叶绿素测定仪,测定脉冲电刺激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探究脉冲电刺激下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加0~9V电压刺激时,对于君子兰、绿萝和紫边碧玉,刺激均使其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对于荷叶碧玉,0~2V、6~9V刺激均使其叶绿素含量增加。在施加0~18m A电流刺激时,对于君子兰和绿萝,4m A、6m A、12m A、14m A刺激均使其叶绿素含量增加;对于荷叶碧玉,10m A、12m A刺激使其叶绿素增加;对于紫边碧玉,刺激使得其叶绿素含量降低。该研究为脉冲电刺激对植物生理及生长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刺激 叶绿素含量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艾灸悬灸治疗耕牛产后尿潴留
15
作者 王欣睿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69-69,72,共2页
耕牛产后尿潴留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牛产后10 h内未见排尿,直检膀胱胀满。因发病后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最近,笔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艾灸悬灸治疗一例耕牛产后尿潴留,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悬灸 产后尿潴留 膀胱胀 低频脉冲电刺激 常见并发症 子宫收缩 艾灸 耕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结合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立红 周潇 +1 位作者 沈良册 蔡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8-949,共2页
脑卒中后肌张力过度增高,如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为能有效地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分离运动的出现,提高康复效果,我们将低频脉冲电刺激手三里、天井两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 脑卒中后肌张力过度增高,如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为能有效地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分离运动的出现,提高康复效果,我们将低频脉冲电刺激手三里、天井两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康复运动训练 上肢肌痉挛 脑卒中后 穴位刺激 抗痉挛 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针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对黄体期奶牛血浆孕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国林 张隆山 +4 位作者 胡振英 华兰英 郎子文 孟嘉仁 张世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6,共2页
10头正常奶牛,5头于发情周期的第11~17d,另5头于第14~22d,每天于肾旁穴低阻敏感点进行无针电脉冲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孕酮水平变化。结果观察到在发情周期第11~176进行刺激的奶牛,到发情周期的第17d... 10头正常奶牛,5头于发情周期的第11~17d,另5头于第14~22d,每天于肾旁穴低阻敏感点进行无针电脉冲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孕酮水平变化。结果观察到在发情周期第11~176进行刺激的奶牛,到发情周期的第17d时,血浆孕酮均高于第11d时的水平,且第1次刺激后60min时,血浆孕酮的水平往往低于刺激前,尔后逐渐升高。在发情周期第14~22d进行刺激的奶牛,则未表现出与第11~17d刺激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血浆孕酮水平 脉冲刺激 肾旁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电脉冲刺激治疗糖尿病神经原膀胱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新民 赵雷 韩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电脉冲刺激(EEPSV)对糖尿病神经原膀胱(DNB)患者膀胱残余尿(BRU)及白细胞排泄率(ULR)等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DM)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用B超检测其BRU,BRU≥50ml者(DNB患者)进入试验,根据DNB患者的BRU量分为轻(5... 目的 观察经皮电脉冲刺激(EEPSV)对糖尿病神经原膀胱(DNB)患者膀胱残余尿(BRU)及白细胞排泄率(ULR)等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DM)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用B超检测其BRU,BRU≥50ml者(DNB患者)进入试验,根据DNB患者的BRU量分为轻(50~250m1)、中(251-450m1)、重(〉450ml或尿潴留)度DNB,对轻、中度DNB患者分别采用力合膀胱仪刺激治疗,40min/次,2次/d,共5d,或3次/d,共10d;对重度DNB患者则刺激治疗40min/次,4:,K/d,共15d,必要时加用α1-受体阻滞剂(高特灵1-2mg晚睡前),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肾功能、BRU、ULR及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DNB患者经力合膀胱仪刺激治疗后血糖、血脂、尿酸代谢情况和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均〉0.05),BRU和ULR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01),并发尿潴留的重度DNB患者能自行排尿,且消失的尿意恢复。结论 经皮电脉冲刺激阻断了DNB患者“梗阻-感染-尿潴留”的恶性循环,提高了DNB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且无重大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脉冲刺激 糖尿病 2型 膀胱 神经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殿怀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应用低强度的电脉冲刺激恢复或改善肢体的功能,这些肢体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但因为疾病、创伤、发育缺陷等原因失去控制或控制不良,属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应用低强度的电脉冲刺激恢复或改善肢体的功能,这些肢体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但因为疾病、创伤、发育缺陷等原因失去控制或控制不良,属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刺激 应用 神经肌肉刺激 设备 中枢神经系统 肢体功能 脉冲刺激 控制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母细胞的电脉冲辅助激活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益民 庄广伦 +2 位作者 张敏芳 方丛 彭文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39,351,共4页
[目的]探讨电脉冲刺激进行人卵母细胞的人工辅助激活的可行性。[方法]不同卵龄和来源的人卵母细胞分为4组,49个新鲜成熟的卵母细胞作为A组,4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中未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为B组,C组为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未受精卵母... [目的]探讨电脉冲刺激进行人卵母细胞的人工辅助激活的可行性。[方法]不同卵龄和来源的人卵母细胞分为4组,49个新鲜成熟的卵母细胞作为A组,4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中未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为B组,C组为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57个,D组为体外培养48h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37个,所有卵母细胞以直流电脉冲刺激2次,观察电脉冲刺激后卵母细胞激活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A组卵母细胞激活率为43%(21/49),与B、C、D3组相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中激活后卵母细胞主要表现为一原核二极体(IPN+2PB),而C组和D组则以二原核二极体(2PN+2PB)占多数。A、B、C组激活后卵母细胞分裂率分别为81%(17/21),83%(24/29)和88%(38/43),较D组(19%,5/26)显著增加(P<0.01),在电脉冲刺激后第3天,A、B、C组分别有18%(3/17),29%(7/24),31%(11/35)的胚胎发育到8-细胞阶段。[结论]不同来源和卵龄的人卵母细胞在电脉冲刺激后表现为不同的激活类型和胚胎发育情况,直流电脉冲作为一种有效的卵母细胞人工激活方法可以应用于辅助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母细胞 脉冲刺激 人工辅助激活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