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2高速钢表面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玖明
张林伟
+3 位作者
邹晋
付青峰
周喆
陆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钢工模具的性能,首次利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T)技术对M2高速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分析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极化曲线研究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钢工模具的性能,首次利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T)技术对M2高速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分析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极化曲线研究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PDT处理使M2高速钢表层发生马氏体α’-Fe向奥氏体γ-Fe的相转变过程,随着PDT处理脉冲个数的增加,奥氏体含量增加,且部分碳化物固溶于奥氏体中;经PDT处理后,M2高速钢表面形成平均厚度为8.9μm的改性层,改性层组织细小致密,碳化物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在PDT处理过程中的爆炸冲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高速钢表层在深度达100μm范围内显微硬度得到提高,耐磨性能最多提高了2.3倍,耐腐蚀性能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
M2高速钢
表面改性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10钢的脉冲爆炸-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文屹
朱峰
+4 位作者
汪少婷
张林伟
陆磊
陆德平
邓晓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了提高T10钢的耐磨性和表面硬度,通过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P)对T10钢进行表面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分析PDP处理前后T10钢的组织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PDP处理后的试样的结构变化,使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检测试样PDP...
为了提高T10钢的耐磨性和表面硬度,通过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P)对T10钢进行表面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分析PDP处理前后T10钢的组织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PDP处理后的试样的结构变化,使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检测试样PDP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使用磨损试验机检测PDP处理前后的耐磨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试样PDP处理前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PDP处理T10钢后,在材料表层形成了外层为柱状区、内层为组织细化区双层结构的改性层,厚度约为70.71μm,显微硬度约为PDP处理前的2倍,磨损质量损失较基体减少,磨痕宽度明显减小;PDP处理前后T10钢自腐蚀电位无明显变化;PDP处理过程中试样快速加热、快速冷却且空气中N2参与,使改性层有残余奥氏体出现,并生成新相Fe3N,从而提高了T10钢的硬度和耐磨性;PDP前后试样耐蚀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
T10钢
表层改性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2高速钢表面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玖明
张林伟
邹晋
付青峰
周喆
陆磊
机构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3DFR50900)
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21BDH8003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1BBB50264)资助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钢工模具的性能,首次利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T)技术对M2高速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分析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极化曲线研究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PDT处理使M2高速钢表层发生马氏体α’-Fe向奥氏体γ-Fe的相转变过程,随着PDT处理脉冲个数的增加,奥氏体含量增加,且部分碳化物固溶于奥氏体中;经PDT处理后,M2高速钢表面形成平均厚度为8.9μm的改性层,改性层组织细小致密,碳化物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在PDT处理过程中的爆炸冲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高速钢表层在深度达100μm范围内显微硬度得到提高,耐磨性能最多提高了2.3倍,耐腐蚀性能也明显改善。
关键词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
M2高速钢
表面改性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耐蚀性
Keywords
pulse detonation
-
plasma technology
M2 high
-
speed steel
surface modification
structure
friction and wear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10钢的脉冲爆炸-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文屹
朱峰
汪少婷
张林伟
陆磊
陆德平
邓晓华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1030,51501085)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T10钢的耐磨性和表面硬度,通过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P)对T10钢进行表面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分析PDP处理前后T10钢的组织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PDP处理后的试样的结构变化,使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检测试样PDP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使用磨损试验机检测PDP处理前后的耐磨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试样PDP处理前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PDP处理T10钢后,在材料表层形成了外层为柱状区、内层为组织细化区双层结构的改性层,厚度约为70.71μm,显微硬度约为PDP处理前的2倍,磨损质量损失较基体减少,磨痕宽度明显减小;PDP处理前后T10钢自腐蚀电位无明显变化;PDP处理过程中试样快速加热、快速冷却且空气中N2参与,使改性层有残余奥氏体出现,并生成新相Fe3N,从而提高了T10钢的硬度和耐磨性;PDP前后试样耐蚀性变化不大。
关键词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
T10钢
表层改性
显微硬度
耐磨性
Keywords
pulse detonation
-
plasma technology
T10 steel
surface modification
micro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2高速钢表面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余玖明
张林伟
邹晋
付青峰
周喆
陆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10钢的脉冲爆炸-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彭文屹
朱峰
汪少婷
张林伟
陆磊
陆德平
邓晓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