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连升 梅志武 +5 位作者 吕政欣 邓楼楼 刘继红 陈建武 石永强 左富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自主导航技术,美国NASA、欧空局、日本JAXA等航天强国科研机构均将其列为重点发展对象,采用"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的脉冲星作为导航信标,可以大大提升航天器战时自主导航生存...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自主导航技术,美国NASA、欧空局、日本JAXA等航天强国科研机构均将其列为重点发展对象,采用"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的脉冲星作为导航信标,可以大大提升航天器战时自主导航生存能力。本文综述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X射线脉冲星导航对探测终端设备的需求,梳理出X射线脉冲星导航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可实现的途径,为我国X射线脉冲星导航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 脉冲星导航 聚焦型光学系统 本底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标称数据库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良伟 帅平 +1 位作者 林晴晴 张新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4,共9页
脉冲星导航数据库是在地面定量验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关键技术和模拟导航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并无文献针对脉冲星导航进行数据库的专门设计。为此,文章通过搜集现有国际公开的脉冲星数据,构建了脉冲星导航标称数据库。建立了... 脉冲星导航数据库是在地面定量验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关键技术和模拟导航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并无文献针对脉冲星导航进行数据库的专门设计。为此,文章通过搜集现有国际公开的脉冲星数据,构建了脉冲星导航标称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品质因子的目标源优选准则,选择了26颗X射线脉冲星作为导航源;分析确立了数据库参数字段的具体组成,包括自转模型参数、延时模型参数、脉冲星到达时间(TOA)精度参数与脉冲轮廓参数;对这26颗脉冲星进行了编目;最后给出了标称数据库的接口与应用方式。标称数据库结构与未来星上数据库结构一致,当前服务于地面试验,待观测数据更新后可以升级为星上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标称数据库 星上数据库 脉冲星导航 延时模型 脉冲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测量延时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褚永辉 王大轶 +1 位作者 熊凯 黄翔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7-1622,共6页
X射线脉冲光子是脉冲星导航系统原始观测量,利用脉冲叠加技术获取的脉冲星观测量存在测量延时问题。通过分析脉冲叠加技术原理,将脉冲星导航系统测量延时问题转化为对光子延迟时间序列的研究。提出基于轨道外推的延时补偿方法和基于组... X射线脉冲光子是脉冲星导航系统原始观测量,利用脉冲叠加技术获取的脉冲星观测量存在测量延时问题。通过分析脉冲叠加技术原理,将脉冲星导航系统测量延时问题转化为对光子延迟时间序列的研究。提出基于轨道外推的延时补偿方法和基于组合导航的延时补偿方法,前者计算量小,宜于在测量延时较小时使用,后者不受延时大小的限制。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脉冲星导航 测量延时 光学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钟差修正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守明 郑伟 +1 位作者 汤国建 徐凯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4-738,共5页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依赖于精确时间的测量,因此星载时钟钟差对导航性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原子钟钟差模型和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星载时钟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导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消除钟...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依赖于精确时间的测量,因此星载时钟钟差对导航性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原子钟钟差模型和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星载时钟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导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消除钟差的影响,保证了导航精度,研究结果对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扩展卡尔曼滤波 钟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星导航系统的X射线探测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凝芳 张俊敏 +2 位作者 郑伊茜 金靖 潘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6期682-686,共5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脉冲到达时间(TOA)是脉冲星导航系统中基本的测量量,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导航定位的精度。国内外对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探测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探测器的特性,根据导航定位精度对探测器各项性能... 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脉冲到达时间(TOA)是脉冲星导航系统中基本的测量量,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导航定位的精度。国内外对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探测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探测器的特性,根据导航定位精度对探测器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提出一种X射线探测器系统设计方案,为用于脉冲星导航的X射线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一种参考。本方案用CCD作为探测器主体,整个探测器由光学结构、CCD及电子学系统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自主导航 脉冲星导航 X射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脉冲星导航X射线探测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耀军 帅平 +2 位作者 张倩 傅灵忠 陈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1-796,共6页
针对脉冲星导航要求X射线探测器具有高能量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需求,研究基于石墨烯电场效应来实现X射线探测的可行性。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能量X射线和不同厚度探测器基底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到不同厚度探测器对X射线的探测效率... 针对脉冲星导航要求X射线探测器具有高能量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需求,研究基于石墨烯电场效应来实现X射线探测的可行性。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能量X射线和不同厚度探测器基底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到不同厚度探测器对X射线的探测效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X射线在探测器内电离产生载流子的输运过程,验证了X射线入射对石墨烯电学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计算探测器的时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等指标参数,结果表明:基于石墨烯电场效应的X射线探测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是一种潜力巨大的X射线探测方式,可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X射线 探测器 石墨烯 电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星历表误差RKF校正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宇 姜宇 +2 位作者 金晶 贺亮 沈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了减小星历表误差对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星历表误差的RKF(Robust Kalman filter)导航定位方法。通过对星历表误差进行分析,得到星历表误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建立带有星历表误差的量测模型,利用Kalman滤波原理进... 为了减小星历表误差对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星历表误差的RKF(Robust Kalman filter)导航定位方法。通过对星历表误差进行分析,得到星历表误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建立带有星历表误差的量测模型,利用Kalman滤波原理进行计算。在Kalman滤波计算的过程中,星历表误差项是未知的,利用矩阵不等式进行处理,最终确定误差协方差的下界,并计算反馈增益得到最终的状态估计值。将RKF方法与UKF和其他两种处理星历表误差的滤波方法分别在绕飞地球和火星的轨道上进行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取得到比UKF和其他两种滤波方法更高的定位精度,有效的减小星历表误差对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脉冲星导航(XNAV) 星历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TOA估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晴晴 帅平 +2 位作者 黄良伟 张新源 贝晓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4-710,共7页
针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系统的基本观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特征子空间分解类算法的高精度的参数估计特性,首先通过细致分析标准轮廓与折叠轮廓之间的互相关结果,构造新的... 针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系统的基本观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特征子空间分解类算法的高精度的参数估计特性,首先通过细致分析标准轮廓与折叠轮廓之间的互相关结果,构造新的观测方程;然后对该方程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两个相互正交的特征矢量;最后利用两个特征矢量之间的正交性完成TOA估计。数值仿真结果有效校验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 到达时间(TOA) 特征子空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中最优脉冲星组合选取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褚永辉 王大轶 黄翔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9,共6页
分析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发现脉冲星的位置和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导航精度。为优选导航脉冲星组合,在误差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导航脉冲星组合优选方法。该方法分别定义了优选指标位置精... 分析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发现脉冲星的位置和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导航精度。为优选导航脉冲星组合,在误差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导航脉冲星组合优选方法。该方法分别定义了优选指标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ing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和脉冲星优选指标(Pulsars Select Criteria,PSC),不仅考虑了脉冲星空间位置分布,还考虑了测量噪声差异对导航误差的影响。最后以25颗信号品质较好的脉冲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位置精度因子 测量噪声 脉冲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相位模糊度解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悦 宋小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0-514,共5页
分析了脉冲星相位观测量的特点,介绍了采用单差、先双差后单差、航天器钟差辅助检验等三种模糊度搜索方法。利用仿真数据对比了三种方法检验的效果。通过计算,先双差后单差检核方法明显优于单差检核的方法。解算航天器钟差同样可起到辅... 分析了脉冲星相位观测量的特点,介绍了采用单差、先双差后单差、航天器钟差辅助检验等三种模糊度搜索方法。利用仿真数据对比了三种方法检验的效果。通过计算,先双差后单差检核方法明显优于单差检核的方法。解算航天器钟差同样可起到辅助检核的作用,提高模糊度搜索的成功率。模糊度搜索受时间误差、脉冲星位置误差的影响较小,受相位误差影响较大。进行模糊度搜索时,在寻求较少模糊度组合数的同时,应优选几何结构好、测距误差小的脉冲星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模糊度 搜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的滤波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要俊杰 费保俊 +1 位作者 许世蒙 杜健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由于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来确定天体方位,因此需要较长的滤波周期(500~1000s),系统的状态方程是非线性的。若采用扩展Kalman滤波(EKF),线性化时会产生较大的高阶截断误差,且Jacobian矩阵不易精确计算,导致定轨的精度较... X射线脉冲星导航由于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来确定天体方位,因此需要较长的滤波周期(500~1000s),系统的状态方程是非线性的。若采用扩展Kalman滤波(EKF),线性化时会产生较大的高阶截断误差,且Jacobian矩阵不易精确计算,导致定轨的精度较低。文中采用非线性滤波方法 -Unscented Kalman滤波(UKF),免去线性化过程,利用多个采样点的加权统计信息进行状态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UKF的滤波精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EKF,但由于采样点均需进行轨道预测,计算所耗时间较长。当初始状态误差很大时,UKF误差减小稍慢于EKF,可在初始阶段时使用EKF滤波减小初始状态误差,之后使用UKF保证滤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扩展Kalman滤波 Unscented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弥散X射线对脉冲星导航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林 周庆勇 +8 位作者 赵鹏 戴泽 马超伟 张艳 石晟玮 王斌 王鲲鹏 欧阳晓平 张彩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2,共6页
基于RXTE卫星天基数据,建立了时空坐标系转换、时间修正及历元折叠方法,构建了用于提取导航信息的Crab脉冲星轮廓,剖析了该天基载荷结构及特性,对卫星运行空间背景辐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定导航条件下,空间弥散X射线对航天... 基于RXTE卫星天基数据,建立了时空坐标系转换、时间修正及历元折叠方法,构建了用于提取导航信息的Crab脉冲星轮廓,剖析了该天基载荷结构及特性,对卫星运行空间背景辐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定导航条件下,空间弥散X射线对航天器单星定轨及多星定位影响在km量级以上。同时阐述了实用化脉冲星导航探测中,改进导航定位精度急需注意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XTE卫星 脉冲星导航 脉冲轮廓 导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探测X射线脉冲星导航可见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舜 张科 吕梅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9,共8页
X射线脉冲星能为行星际探测提供自主运营、高精度的导航服务。行星际探测过程中脉冲星并非随时可见,如何选择脉冲星关系到该导航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利用脉冲星、航天器及第三天体位置关系从几何角度研究脉冲星可见性问题,证明了在绝对... X射线脉冲星能为行星际探测提供自主运营、高精度的导航服务。行星际探测过程中脉冲星并非随时可见,如何选择脉冲星关系到该导航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利用脉冲星、航天器及第三天体位置关系从几何角度研究脉冲星可见性问题,证明了在绝对定位导航中第三天体遮挡与干扰问题的解的等价性并给出了基于可见性的脉冲星优先选择准则;研究了X射线探测器姿态运动对脉冲星探测的影响,引入姿态转移矩阵解决了脉冲星实时可见性问题;研究了第三天体位置对两个航天器间通讯链路畅阻的影响,给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相对定位导航时机。有关可见性问题而建立的脉冲星选择准则,为行星际探测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行星际探测 选星准则 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系统观测量异常的改进UKF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宇 李晓宇 金晶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减小观测量异常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MUKF)导航滤波算法。给出了轨道动力学模型和量测模型。针对观测器校准脉冲星方向时因宇宙尘埃影响会发生细微震动而产生短时段的常值误差,设计异常检测函... 为减小观测量异常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MUKF)导航滤波算法。给出了轨道动力学模型和量测模型。针对观测器校准脉冲星方向时因宇宙尘埃影响会发生细微震动而产生短时段的常值误差,设计异常检测函数,可有效判断有无观测量异常发生。当观测量出现异常时,对UKF进行改进,通过调节滤波器增益减小异常观测的影响,进而得到准确的脉冲星导航系统状态估值,改进的滤波算法使整个导航系统具有更强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对UKF,MUKF两种算法在地球近地轨道上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MUKF滤波算法可有效消除观测量常值偏差对导航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脉冲星导航 异常观测量 无迹卡尔曼滤波 异常检测函数 滤波器增益 系统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脉冲星导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褚永辉 李茂登 +1 位作者 黄翔宇 王大轶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共5页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自主导航技术能够为深空探测航天器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脉冲星星表误差对导航性能存在不利影响,特别是方差不确定的星表误差,会引起较大定位误差.建立不确定项的导航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匹配的自适应滤波方法,通过...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自主导航技术能够为深空探测航天器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脉冲星星表误差对导航性能存在不利影响,特别是方差不确定的星表误差,会引起较大定位误差.建立不确定项的导航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匹配的自适应滤波方法,通过估计不确定观测模型中的待估参数减小不确定项对观测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对比了自适应滤波方法和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EKF),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震 李明 帅平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0年第1期14-18,36,共6页
脉冲相位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的基本观测量,在测量的脉冲相位与预报相位比对的过程中存在整周期模糊度问题.借鉴GPS载波相位模糊度的解算方法,提出了单差搜索法、最小二乘搜索法和模糊度函数法3种空间搜索方法用以解算脉冲星导航系统... 脉冲相位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的基本观测量,在测量的脉冲相位与预报相位比对的过程中存在整周期模糊度问题.借鉴GPS载波相位模糊度的解算方法,提出了单差搜索法、最小二乘搜索法和模糊度函数法3种空间搜索方法用以解算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整周模糊度,并针对地球卫星完全迷失的情况进行了搜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都能够准确地解算出整周模糊度,均可用于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在轨解算.其中最小二乘搜索法的性能稳定,搜索速度快;模糊度函数法搜索速度慢,但适用于装配单X射线探测器的脉冲星导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度解算 X射线脉冲星导航 空间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在高精度卫星轨道修正中的应用
17
作者 黄显林 陈拯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6-771,共6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XNAV,X-ray Pulsar Based Navigation)能够为航天器提供自主的定位服务,但是XNAV存在精度较差,且受航天器钟差和脉冲星时间模型误差的影响而产生近似常值偏差的缺点.分析与仿真指出,在采用XNAV单独导航时需要2颗脉... 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XNAV,X-ray Pulsar Based Navigation)能够为航天器提供自主的定位服务,但是XNAV存在精度较差,且受航天器钟差和脉冲星时间模型误差的影响而产生近似常值偏差的缺点.分析与仿真指出,在采用XNAV单独导航时需要2颗脉冲星可达到完全观测,而采用XNAV和星间观测的组合导航时仅需要1颗脉冲星即可达到完全观测,同时组合导航能够将轨道修正的精度提高10倍以上,并将由于常值偏差造成的估计误差抑制在0.2 m以内.在现实的噪声设定下,采用标准XNAV单独进行轨道修正,仅需要两颗脉冲星即可取得50 m以内的估计精度;而采用组合导航时,在单脉冲星的导航方案下,系统的估计精度为5 m以内.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单脉冲星导航的组合导航,是一种高精度、低需求,容易实现的卫星轨道估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卫星 自主导航 脉冲星导航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黎曼时空下脉冲星导航模型精度分析
18
作者 姜宇 陈晓 +2 位作者 王龙奇 金晶 马家辰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2期30-36,44,共8页
考虑深空探测中广义相对论的影响,以适应纳秒量级的计时精度要求,本文针对航天器绕飞轨道,建立四维黎曼时空下带有时间转换项的脉冲星导航系统轨道动力学模型和四维观测模型,并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设计脉冲星导航算法,针对模型中的... 考虑深空探测中广义相对论的影响,以适应纳秒量级的计时精度要求,本文针对航天器绕飞轨道,建立四维黎曼时空下带有时间转换项的脉冲星导航系统轨道动力学模型和四维观测模型,并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设计脉冲星导航算法,针对模型中的时延项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转换模型中引力时延、航天器偏轨时延以及绕飞行星曲率时延等因素远大于航天器曲率时延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在量测模型中太阳系的引力远大于周年视差效应和脉冲星自行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四维黎曼时空 四维观测模型 时间转换模型 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时间数据分析与脉冲轮廓恢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良伟 帅平 +15 位作者 张新源 陈绍龙 徐立宏 杨哲 邓楼楼 陈建武 石永强 薛力军 丁强强 吴耀军 贝晓敏 蒙静 林晴晴 陈强 张倩 张恒彬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1,XPNAV-1)是中国致力于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验证的首颗试验卫星,旨在研究X射线光子时间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恢复脉冲轮廓,以验证使用国产X射线探测器观测脉冲星的能力。文...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1,XPNAV-1)是中国致力于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验证的首颗试验卫星,旨在研究X射线光子时间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恢复脉冲轮廓,以验证使用国产X射线探测器观测脉冲星的能力。文章对XPNAV-1卫星科学试验任务作了介绍,给出了光子时间数据处理的步骤,建立了脉冲星X射线大尺度延时模型;针对XPNAV-1卫星实测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数据,借助大尺度延时模型将光子到达时间改正到了惯性参考点,使用历元折叠方法获得了Crab脉冲星脉冲轮廓曲线,其特征的双峰结构表明国产探测器成功实测了Crab脉冲星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 蟹状星云脉冲星 X射线探测器 脉冲轮廓 历元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观测数据的到达时间估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晴晴 帅平 +8 位作者 黄良伟 张新源 陈绍龙 吴耀军 贝晓敏 蒙静 陈强 张倩 张恒彬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首颗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 Navigation-1,XPNAV-1)搭载了两种体制的X射线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在轨开展X射线脉冲星的探测以及进行脉冲星导航体制的验证。为了实现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高精度估计,提出... 中国首颗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ray Pulsar Navigation-1,XPNAV-1)搭载了两种体制的X射线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在轨开展X射线脉冲星的探测以及进行脉冲星导航体制的验证。为了实现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高精度估计,提出了利用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多重信号子空间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方法进行脉冲星导航的TOA估计,进行了试验仿真验证,并且对XPNAV-1观测到的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的光子数据进行处理。在观测时间为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57 727.0约简儒略日(Modified Julian Day,MJD)到UTC 57 812.0 MJD内,选取了0.5~10keV频段内的121段光子观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脉冲轮廓折叠,得到了Crab脉冲星的折叠轮廓,然后分别利用互相关法和MUSIC方法进行折叠轮廓的TOA估计,最后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 蟹状星云 轮廓折叠 到达时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