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单稳电路选择极性的脉冲时间间隔测试仪
1
作者 李坦 刘常澍 +1 位作者 张泰海 杨淑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8年第1期35-36,38,共3页
关键词 脉冲时间间隔 测试仪 单稳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间隔时间对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周影 张亮 +2 位作者 孙莹莹 刘永 吴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5-990,共6页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B模式中不同脉冲间隔时间对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其镇痛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各分为两组:脉冲间隔时间45 min组(P45组,n=30)、脉冲间隔时...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B模式中不同脉冲间隔时间对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其镇痛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各分为两组:脉冲间隔时间45 min组(P45组,n=30)、脉冲间隔时间60 min组(P60组,n=30)。在产妇宫口扩张至1~3 cm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别于镇痛开始后45 min和60 min启动PIEB模式,单次脉冲剂量为10 mL,药物配方为0.08%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通过记录镇痛开始(t0)、镇痛后1 h(t1)、镇痛后2 h(t2)、宫口开全(t3)和胎儿娩出时(t4)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Bromage评分、PCA按压次数、用药总量及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初产妇P45组t1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P60组(P<0.05),t2—t4时间点P45和P60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P45组患者PCEA按压中位数显著低于P60组患者(P<0.05),但两组产妇PCEA用药总量、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镇痛后P45组和P60组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Bromage评分、PCEA按压中位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45组用药总量显著高于P60组(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PIEB模式下45 min的脉冲间隔时间能提供更优的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减少PCA按压次数,且未增加运动阻滞的风险和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经产妇,不同脉冲间隔时间对分娩镇痛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经产妇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 脉冲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控制脉冲间隔激光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苗锡奎 赵威 +1 位作者 张恒伟 杨伟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8,共8页
激光编码是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抵抗激光诱偏干扰的重要措施,现有激光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很容易被干扰系统所识别破解,而使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控制的激光脉冲激光编码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 激光编码是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抵抗激光诱偏干扰的重要措施,现有激光编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很容易被干扰系统所识别破解,而使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精确时间控制的激光脉冲激光编码方法。首先利用北斗授时系统对激光编码端授时,以此得到精确时刻,以绝对精确整秒时刻为参数,根据编码基频大小,按照编码函数一次产生当前时刻所需数量的脉冲时间间隔;然后在后续时刻利用定时器在预产生的时间间隔处产生脉冲信号,并控制脉冲宽度;最后对该编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授时精度20 ns,脉冲编码精度优于30 ns。该编码最大的特点是各编码脉冲时间间隔各不相同,无任何规律和周期,是一种准随机分布编码,而且编码函数运算量小,易于实现,具有较强的抗解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控制脉冲间隔 脉冲编码 北斗授时同步 绝对精确时间 激光半主动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金属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震 付文静 张蓉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70,共5页
从表面微结构加工需求出发,研究了超短脉冲对金属材料的烧蚀作用。利用双温方程推导了多脉冲辐照分析模型,分别对单脉冲及多脉冲烧蚀金属铁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能量密度、脉冲宽度、脉冲时间间隔是影响电... 从表面微结构加工需求出发,研究了超短脉冲对金属材料的烧蚀作用。利用双温方程推导了多脉冲辐照分析模型,分别对单脉冲及多脉冲烧蚀金属铁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能量密度、脉冲宽度、脉冲时间间隔是影响电子/晶格温度变化规律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最终绘制出了在不同的激光能量密度烧蚀下,材料达到烧蚀阈值需要的脉冲个数,以此为加工过程中的激光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辐照 激光能量密度 脉冲宽度 脉冲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业秋 孙成林 +5 位作者 李倩 岱钦 乌日娜 张善春 杨帆 乔红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86,共6页
为了对沈阳市某工业区附近大气中重金属等离子体光谱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Double pulse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DP-LIBS)对样品中主要重金属等离子体光谱进行测量分析。通过比较单脉冲(SP)和... 为了对沈阳市某工业区附近大气中重金属等离子体光谱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Double pulse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DP-LIBS)对样品中主要重金属等离子体光谱进行测量分析。通过比较单脉冲(SP)和双脉冲(DP)激发的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发现采用DP-LIBS技术可以很好地增强等离子体光谱的强度。研究DP-LIBS光谱强度随两个脉冲激光的间隔时间变化,在脉冲间隔为15μs时样品中重金属等离子体光谱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同时DP-LIBS技术也会提高样品等离子体光谱的稳定性,谱线的相对标准偏差由6%降低为3%左右。最后对样品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及电子密度随双脉冲间隔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脉冲激光 脉冲间隔时间 大气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储能电容器直流局部放电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血琴 吴广宁 +2 位作者 曲衍宁 舒雯 冉汉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为了评估高压储能电容器的性能,基于RLC平衡检测阻抗法和血(相邻放电脉冲时间间隔)分析法,研制了高压储能电容器直流局部放电检测仪.该仪器主要由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的60—250kHz检测硬件和能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的局部放电分... 为了评估高压储能电容器的性能,基于RLC平衡检测阻抗法和血(相邻放电脉冲时间间隔)分析法,研制了高压储能电容器直流局部放电检测仪.该仪器主要由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的60—250kHz检测硬件和能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的局部放电分析软件组成.对含有内部、接触、重叠典型缺陷的高压储能电容器模型进行了直流局部放电测试,△t分布及放电量谱图表明,该检测仪能较好地检测出有缺陷的电容器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及其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储能电容器 直流局部放电 RLC平衡检测阻抗法 △t(相邻放电脉冲时间间隔)分析 典型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and-Fire模型输入的最优解码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新 陈内萍 邓迎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6,共4页
研究了随机相关输入的Integrate-and-Fire(IF)神经元模型的最优解码问题.使用Fisher信息,在理论上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抑制和兴奋输入的比r取何值时,神经元能最精确地解码IF神经元的输入.指出相关输入整体上减小了解码的精确性.
关键词 Integrate-and-Fire模型 Fisher信息 放电脉冲时间间隔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关更新输入影响Integrate-and-Fire模型的输出
8
作者 陈内萍 黄新 邓迎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
研究了随机更新输入的IF神经元模型的近似问题,得到了两种新的近似方案.讨论了低相关更新输入对Integrate-and-Fire模型输出的影响.对低的正相关,随着输入相关的增加,平均发放时间缩短.对低的负相关,平均发放时间独立于输入相关.
关键词 Integrate-and-Fire模型 更新过程 放电脉冲时间间隔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