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单相电流源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调制与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徐奇伟 付逸伦 +2 位作者 苗轶如 赵一舟 罗凌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电流源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直流母线电流的给定与控制方法展开研究,然后针对电流源型逆变器开关信号不能通过传统调制方式直接产生的问题,推导出开关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接下来针对网侧LC滤波器存在的尖峰谐振问题,引入电容电压有源阻尼环节,在考虑数字延时的情况下,建立网侧部分的数学模型,结合幅频特性曲线研究电容电压反馈系数与网侧电流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最后构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逆变器能输出高品质电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证明该文的理论分析与所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脉冲调制 谐振 电流源型逆变 直流母线电流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准Z源逆变器电感电流纹波抑制策略
2
作者 梁伟华 穆向上 +1 位作者 申永鹏 李海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503,共1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二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其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准Z源网络电感电流纹波(脉动量)。该方法将准Z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映射在二维坐标系的坐标轴上,依据三相电压的大小关系划分控制域,根据参考电压所...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二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其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准Z源网络电感电流纹波(脉动量)。该方法将准Z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映射在二维坐标系的坐标轴上,依据三相电压的大小关系划分控制域,根据参考电压所在的控制域选择电压矢量和开关状态;并根据电感电流脉动量,将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直通时间分成六小段,插入在零矢量首尾位置和两个非零矢量之间;以电感电流在直通状态与相邻的非直通状态间的净变化量等于零为目标,计算每段直通作用时间,实现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纹波最小。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电感电流的脉动量。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逆变 空间矢量调制 脉冲宽度调制 电感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优化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慧 刘开培 +1 位作者 M. Braun 陈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2,105,共7页
创构了基于部分不对称开关角的优化脉冲波形(OptimalPartlyUnsymmetricalSwitchingangle,OPU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部分不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方法(OPUS方法),它适用于大功率逆变器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通... 创构了基于部分不对称开关角的优化脉冲波形(OptimalPartlyUnsymmetricalSwitchingangle,OPU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部分不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方法(OPUS方法),它适用于大功率逆变器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准确计算出开关角,实现在低于1kHz的调制频率下,采用OPUS方法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基波和特定谐波实现幅度和相位的直接控制,给出了其中的算例。并采用FFT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脉冲波形 脉冲宽度调制(pwm) 逆变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逆变器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4
4
作者 尹晨旭 刘邦 +3 位作者 熊璇 皮一晨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的混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技术 pwm 脉冲宽度误差 非线性环节 相平面法 逆变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准Z源逆变器减少开关动作的脉冲宽度调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钰鹏 翟庆志 孙雪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3期132-135,共4页
准Z源逆变器(q ZSI)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将直通状态插入到传统零矢量与有效矢量之间,然而每个控制周期都有两次直通状态,导致大量附加的开关动作,即开关损耗。研究一种利用变载波幅值,从而减少基波周期中各开关管平均开关转换动作... 准Z源逆变器(q ZSI)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将直通状态插入到传统零矢量与有效矢量之间,然而每个控制周期都有两次直通状态,导致大量附加的开关动作,即开关损耗。研究一种利用变载波幅值,从而减少基波周期中各开关管平均开关转换动作的q ZSI的PWM策略,以降低开关损耗。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提出的PWM策略,并与SPWM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逆变 脉冲宽度调制 直通状态 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三电平逆变器合成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申永鹏 王帅兵 +2 位作者 梁伟华 刘东奇 王延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302-5312,共11页
针对传统T型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单电流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技术存在不可观测区问题,该文分析T型三电平中点电流采样原理以及中点电流不可观测区的存在机理,提出中点电流单传感器采样合成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策略,通过在... 针对传统T型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单电流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技术存在不可观测区问题,该文分析T型三电平中点电流采样原理以及中点电流不可观测区的存在机理,提出中点电流单传感器采样合成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策略,通过在不同区域对不满足最小采样时间要求的可观测电压矢量进行补偿,同时利用合成零矢量原理对补偿矢量进行抵消以满足伏秒平衡原理,消除了不可观测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电流重构误差低于2.5%,相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低于3.21%,可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重构相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逆变 中点电流 相电流重构 合成脉冲宽度调制 最小采样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与SRSPWM混合调制研究
7
作者 常玉洁 周朝阳 +2 位作者 杨春 李雪飞 杜会卿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2期8-14,37,共8页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M调制相比大大减小了开关损耗。通过数学推导验证了该调制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混合调制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 SRSpwm混合调制 谐波分析 输出LC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VPWM过调制算法及其在两电平逆变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晓新 柳巍 +1 位作者 阮毅 张笠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1,共6页
过调制能够有效地提高逆变器的输出基波电压,传统的空间矢量PWM过调制算法需要经过复杂的实时计算或查表,不易于实现。针对此问题,研究一种过调制算法,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和查表,易于实现,能够使逆变器从线性调制区平滑地过渡到六阶... 过调制能够有效地提高逆变器的输出基波电压,传统的空间矢量PWM过调制算法需要经过复杂的实时计算或查表,不易于实现。针对此问题,研究一种过调制算法,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和查表,易于实现,能够使逆变器从线性调制区平滑地过渡到六阶梯波工作区,并且输出电压谐波含量低。在两电平逆变器矢量控制系统上对过调制算法进行了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输出电压谐波含量低和实现简便的优点,适合应用于矢量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pwm 调制 电压源逆变 矢量控制 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逆变器PWM控制窄脉冲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薄保中 刘卫国 苏彦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64,共5页
针对高压大功率器件存在的窄脉冲问题,提出了新型的采用零序电压注入(Zero-SequenceVoltageInjection即ZSVI)补偿方法来消除窄脉冲的影响。在三相参考电压中注入零序电压,消除了输出线电压中窄脉冲带来的谐波分量和负序分量。仿真与试... 针对高压大功率器件存在的窄脉冲问题,提出了新型的采用零序电压注入(Zero-SequenceVoltageInjection即ZSVI)补偿方法来消除窄脉冲的影响。在三相参考电压中注入零序电压,消除了输出线电压中窄脉冲带来的谐波分量和负序分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这种PWM方法在控制中点电位波动的同时,补偿了窄脉冲的影响。采用ZSVI方法后增加了输出电压,输出电压THD大大减小,输出电压THD不再受增加最大最小窄脉冲宽度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 pwm控制 脉冲补偿技术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电压调制的PWM逆变器相电流重构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明 姜云磊 +1 位作者 王伟 王青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为了实现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逆变器驱动系统在相电流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容错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电压调制的相电流重构策略。首先根据线电压调制的原理得到电机三相占空比;然后,从占空比合理分布的角度对三相... 为了实现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逆变器驱动系统在相电流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容错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电压调制的相电流重构策略。首先根据线电压调制的原理得到电机三相占空比;然后,从占空比合理分布的角度对三相占空比进行调整;最后,依据伏秒原则,根据一个开关周期内总占空比不变的原则计算出补偿占空比。分析了母线电流成分并指出了缓冲电路与母线寄生参数对电流重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的π型缓冲电路,能够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缓冲电路对相电流重构性能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所提出的相电流容错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逆变 相电流传感 容错控制 线电压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逆变器高频脉冲输出对电机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万健如 禹华军 +1 位作者 王显明 刘洪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9-63,共5页
基于传输线理论 ,讨论了PWM脉冲对过电压的影响。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获得电机绕组分布参数值的基础上 ,得到绕组电压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是输入脉冲的dv/dt太大。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 ,定子绕组和轴承形成电压耦合回路 ,PWM脉冲输入时 ,... 基于传输线理论 ,讨论了PWM脉冲对过电压的影响。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获得电机绕组分布参数值的基础上 ,得到绕组电压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是输入脉冲的dv/dt太大。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 ,定子绕组和轴承形成电压耦合回路 ,PWM脉冲输入时 ,电机轴承电流存在dv/dt电流和EDM电流两种基本形式 ,导致电机轴承过早损坏。文中就此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 ,设计了一种滤波器用于抑制过高的电压上升率dv/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逆变 高频脉冲输出 电机 负面效应 对策 定子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三电平逆变器SVPWM调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翔 张晓荣 +3 位作者 张海超 黄艳青 李盼菲 郭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163,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非对称三电平逆变器,并采用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作为调制方法。前级通过双Buck变换器为后级提供四路电平,后级逆变电路包括四路三相桥臂,在不同的开关组合下工作于非对称的三电平状态。非对称三电平结构降低了大电... 提出一种新型的非对称三电平逆变器,并采用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作为调制方法。前级通过双Buck变换器为后级提供四路电平,后级逆变电路包括四路三相桥臂,在不同的开关组合下工作于非对称的三电平状态。非对称三电平结构降低了大电流时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应力,降低了后级逆变电路的开关损耗。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调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的有效性及其调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三电平逆变 BUCK变换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PWM逆变器电流纹波的变开关频率调制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艳丽 王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抑制PWM逆变器电流纹波的变开关频率调制方法。深入分析了PW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特点,推导了电流纹波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使用该方法进行调制,可以使逆变器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流纹波。与传统的恒定开关频率三... 提出了一种能够抑制PWM逆变器电流纹波的变开关频率调制方法。深入分析了PW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特点,推导了电流纹波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使用该方法进行调制,可以使逆变器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流纹波。与传统的恒定开关频率三次谐波注入法相比,所提出的变开关频率调制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流纹波的抑制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调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脉冲宽度调制 变开关频率 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PWM调制策略逆变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贵玺 齐炜 +2 位作者 张方 徐伟 李洪凤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针对带独立直流源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各逆变单元间应力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通过控制各逆变单元开关的导通顺序和导通时间来改善各逆变单元间应力分配不均衡,从而使整个逆变器工作得更稳定。本文所提出的调制策... 针对带独立直流源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各逆变单元间应力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方法。通过控制各逆变单元开关的导通顺序和导通时间来改善各逆变单元间应力分配不均衡,从而使整个逆变器工作得更稳定。本文所提出的调制策略对于级联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设计是新的尝试,用9电平的级联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作为例子阐述上述控制策略的思想.对于N电平的级联型逆变器,提出了用分组循环思想来解决传统的循环控制策略过于复杂而难于实现的问题,并通过仿真试验来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拓扑结构 改进型pwm调制策略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阶梯调制的级联型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少武 张秀青 安芳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7期171-173,共3页
脉冲阶梯调制(PSM)是将脉宽调制(PWM)与阶梯调制(SM)相结合,起初应用在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中。将脉冲阶梯调制技术应用到逆变器领域,提出了基于脉冲阶梯调制的级联型逆变器。介绍了级联逆变器的基本拓扑,分析了PSM级联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脉冲阶梯调制(PSM)是将脉宽调制(PWM)与阶梯调制(SM)相结合,起初应用在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中。将脉冲阶梯调制技术应用到逆变器领域,提出了基于脉冲阶梯调制的级联型逆变器。介绍了级联逆变器的基本拓扑,分析了PSM级联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PSM的调制算法。该级联型逆变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法简便、开关损耗小、效率高等优点,适合高压大功率场合。建立了6模块的PSM级联型高压逆变器(可获得有效值为4 kV的输出电压)的Matlab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PSM级联型高压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特性好,谐波含量和THD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波调制 脉冲阶梯调制 级联型逆变 高压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并联准谐振直流环逆变器及脉冲调制
16
作者 庄圣贤 李学宁 李肇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6-299,共4页
提出一种改进型并联准谐振直流环逆变器,把谐振电容分散在逆变器每个IGBT管子上,使每个管子都有局部吸收回路。对电路的各种工作模式、参数的选择以及空间电压矢量脉冲调制的应用方法作了详细的讨论。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运行对... 提出一种改进型并联准谐振直流环逆变器,把谐振电容分散在逆变器每个IGBT管子上,使每个管子都有局部吸收回路。对电路的各种工作模式、参数的选择以及空间电压矢量脉冲调制的应用方法作了详细的讨论。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运行对其软开关特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直流环 软开关 逆变 脉冲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脉冲消除的三电平逆变器矢量不对称死区补偿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肖宏伟 何英杰 +1 位作者 刘进军 李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6-1397,共12页
针对三电平二极管中点钳位型逆变器因死区效应和窄脉冲造成的负载电流畸变问题,探讨死区补偿过程中一个开关周期相同矢量作用时间分配的不对称性,详细介绍矢量序列在非极端窄脉冲和极端窄脉冲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研究一个开关周期同时实... 针对三电平二极管中点钳位型逆变器因死区效应和窄脉冲造成的负载电流畸变问题,探讨死区补偿过程中一个开关周期相同矢量作用时间分配的不对称性,详细介绍矢量序列在非极端窄脉冲和极端窄脉冲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研究一个开关周期同时实现死区补偿和窄脉冲消除方法的矛盾性,提出一种不对称矢量作用时间死区补偿和窄脉冲消除分区执行的调制策略。若合成矢量在死区补偿指特区域内,系统根据交流侧电流方向进行非对称矢量作用时间死区补偿。对含有窄脉冲的矢量区域通过该非极端窄脉冲和极端窄脉冲的判断及消除方法进行处理。采用DSP和FPGA组成的控制系统对该调制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制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谐波畸变率值,消除交流侧输出的极端窄脉冲,并解决死区补偿和窄脉冲抑制算法执行过程中相互干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 死区补偿 脉冲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管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跳变SVPWM的单相中点钳位型H桥级联逆变器开关损耗解析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原景鑫 朱俊杰 +3 位作者 聂子玲 叶伟伟 贾英杰 董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877-4887,共11页
为实现单相中点钳位(NPC)型H桥级联逆变器性能优化设计,分析基于脉冲跳变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均压调制的开关损耗计算方法。针对开关管有效动作频率与控制频率不同、开关动作分散且无规律的问题,提出基于整体的开关损耗计算方法,直... 为实现单相中点钳位(NPC)型H桥级联逆变器性能优化设计,分析基于脉冲跳变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均压调制的开关损耗计算方法。针对开关管有效动作频率与控制频率不同、开关动作分散且无规律的问题,提出基于整体的开关损耗计算方法,直接计算得到所有开关的暂态损耗之和;针对均压冗余矢量动作不确定的问题,提出最值估算法对开关暂态损耗进行理论估算。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开关损耗解析式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单个周期最大误差为9.55%,最小误差为1.29%,实验得到的损耗结果与理论值最大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该损耗解析式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损耗 单相中点钳位型H桥级联逆变 脉冲跳变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有效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M单桥臂集成Boost逆变器用PFM+SPWM混合调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冰莹 沈家鹏 +4 位作者 秦岭 茅靖峰 张雷 王栗 王亚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98-4409,共12页
传统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WM,SPWM)混合调制下,电流断续模式单桥臂集成Boost逆变器在负载功率大范围变化时会产生过调制问题,导致输出波形畸变。采用恒定占空比且变输出功率的改进... 传统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WM,SPWM)混合调制下,电流断续模式单桥臂集成Boost逆变器在负载功率大范围变化时会产生过调制问题,导致输出波形畸变。采用恒定占空比且变输出功率的改进混合调制策略可避免上述问题,但无法应用于独立逆变、光伏并网等场合。为此,文章提出一种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SPWM混合调制策略,使升压桥臂工作在PFM方式,逆变桥臂工作在SPWM方式。该调制策略不改变输出功率和升压桥臂的占空比,通过变频控制实现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可以避免负载大范围变化时输出波形产生畸变,且可以应用于输出功率不可调的场合,具有更强实用性。所提混合调制策略的可行性通过一台500W的原理样机得到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逆变 电流断续模式 脉冲频率调制 混合调制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载波脉冲宽度调制的变换器群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嘉伟 易杨 +2 位作者 姜浩 朱林 姚志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167,共8页
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建立在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下电压源变换器输出超高次谐波模型,研究载波频率随机性与超高次谐波幅值和相位随机性之间的关系。超高次谐波频谱分布更宽,且幅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特征,载波随... 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建立在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下电压源变换器输出超高次谐波模型,研究载波频率随机性与超高次谐波幅值和相位随机性之间的关系。超高次谐波频谱分布更宽,且幅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特征,载波随机性导致超高次谐波相位随机性,并基本呈现均匀分布特征。利用此特征,研究载波未同步的变换器群发射超高次谐波的超高次谐波叠加相消原理,提出基于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的变换器群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以达到广泛频段内超高次谐波抑制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特定次超高次谐波幅值及相位特征符合理论分析,该超高次谐波抑制机理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电能质量 超高次谐波抑制 随机载波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