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范围低推力可调节胶体推力器脉冲宽度调制
1
作者 勾应翠 庞爱平 +1 位作者 刘辉 王泰卜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针对引力波探测卫星的微型推进系统需为航天器提供超低干扰的静态载荷平台,对推力器推力提出了“宽范围可调节”的性能指标。胶体推力器因其发射极尺寸小,推力水平通常仅为0.1μN量级,通过增加发射极数量提高推力上限,并采用脉冲调制策... 针对引力波探测卫星的微型推进系统需为航天器提供超低干扰的静态载荷平台,对推力器推力提出了“宽范围可调节”的性能指标。胶体推力器因其发射极尺寸小,推力水平通常仅为0.1μN量级,通过增加发射极数量提高推力上限,并采用脉冲调制策略降低胶体推力器的推力下限。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发射极数量能使推力上限从1.61μN上升至4.58μN,而采取脉冲调制技术可降低单发射极推力器推力下限,使得推力从0.65μN降低至0.07μN,实现低于0.1μN量级的推力下限,显著拓宽了推力调节范围,为满足高精度引力波探测任务的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推力器 脉冲宽度调制 推力范围 推力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桥脉冲宽度调制(PWM)交流控制技术的静止移相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鹏 纪延超 柳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6-32,共7页
介绍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交流控制技术的新型静止移相器。对单桥PWM移相器在1个开关周期中的3种工作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旁路电容及吸收电阻的参数设计公式;提出采用多桥叠加结构的交流控制器抑制大容量PWM... 介绍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交流控制技术的新型静止移相器。对单桥PWM移相器在1个开关周期中的3种工作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旁路电容及吸收电阻的参数设计公式;提出采用多桥叠加结构的交流控制器抑制大容量PWM移相器的自身谐波发生量、降低装置开关频率及开关损耗;推导得出了多桥PWM交流控制器的电压转移函数以及多桥移相器的线路注入电压表达式;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及物理模型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移相器 脉冲宽度调制 交流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优化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慧 刘开培 +1 位作者 M. Braun 陈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2,105,共7页
创构了基于部分不对称开关角的优化脉冲波形(OptimalPartlyUnsymmetricalSwitchingangle,OPU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部分不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方法(OPUS方法),它适用于大功率逆变器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通... 创构了基于部分不对称开关角的优化脉冲波形(OptimalPartlyUnsymmetricalSwitchingangle,OPU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部分不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方法(OPUS方法),它适用于大功率逆变器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准确计算出开关角,实现在低于1kHz的调制频率下,采用OPUS方法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基波和特定谐波实现幅度和相位的直接控制,给出了其中的算例。并采用FFT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脉冲波形 脉冲宽度调制(pwm) 逆变器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激光引信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京 梅浩 +2 位作者 何成林 左翼 孙珞珂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针对激光引信易受云烟雾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激光引信抗干扰方法。计算了不同脉冲宽度条件下的云烟雾后向散射回波功率,并给出了云烟雾后向散射回波功率随发射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云烟雾条件下使用... 针对激光引信易受云烟雾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激光引信抗干扰方法。计算了不同脉冲宽度条件下的云烟雾后向散射回波功率,并给出了云烟雾后向散射回波功率随发射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云烟雾条件下使用不同发射脉冲宽度探测时所得到的回波功率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脉冲宽度激光探测条件下,云烟雾激光后向散射功率比大于3,使用该方法可有效提升激光引信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脉冲宽度调制 烟雾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串联谐振式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勇 张琪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2-146,共5页
塑料薄膜表面处理负载是一种非线性变化的容性负载,随着放电的增强,负载等效电容增大。针对负载这一特点,研制一台基于移相脉冲宽度调制(PS-PWM)控制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实现对负载谐振频率的闭环跟踪。采用PS-PWM控制的塑料薄膜表... 塑料薄膜表面处理负载是一种非线性变化的容性负载,随着放电的增强,负载等效电容增大。针对负载这一特点,研制一台基于移相脉冲宽度调制(PS-PWM)控制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实现对负载谐振频率的闭环跟踪。采用PS-PWM控制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电源简单,紧凑,可获得很高的效率,采用二极管直接整流方式,克服了因晶闸管整流所带来的尺寸和成本问题。这种高频电源较好地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ZVS)软化,得到了较宽的调功范围。文中给出了该电源对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的实际结果,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串联谐振电源 介质阻挡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逆变器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4
6
作者 尹晨旭 刘邦 +3 位作者 熊璇 皮一晨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的混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技术 pwm 脉冲宽度误差 非线性环节 相平面法 逆变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策略的零电流开关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被引量:12
7
作者 贲洪奇 吴新科 刘昭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前,对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功率应用领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实现了零电流开关的单级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全桥变换器中增加辅助开关实现了PWM控制,它不仅能够在很宽的负载范... 目前,对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功率应用领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实现了零电流开关的单级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全桥变换器中增加辅助开关实现了PWM控制,它不仅能够在很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流开关和功率因数校正,而且解决了全桥谐振电路中。在不采用移相控制的情况下,必须采用PFM控制策略的问题。与2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相比,提高了动态响应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并且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变换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零电流开关 脉冲宽度调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三电平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开关时刻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娄慧波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崔艳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112,共5页
最优化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控制是含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该问题的核心是计算出SPWM的开关时刻,确定特定的开关切换,从而产生预期电压波形,使其基波为给定值,总谐波含量最小。该文首次将粒... 最优化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控制是含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该问题的核心是计算出SPWM的开关时刻,确定特定的开关切换,从而产生预期电压波形,使其基波为给定值,总谐波含量最小。该文首次将粒子群算法用于三电平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开关时刻的优化。在满足一定约束下,用该方法来减小变换器的总谐波畸变率(THD),以达到消除谐波的目的。仿真研究表明,与自然采样法和遗传算法相比,该方法能更有效、更快速找到最优的SPWM开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总谐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lsh变换的PWM优化脉冲调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秦亮 刘开培 张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3,共6页
选择性谐波消除技术在计算开关角时涉及到非线性超越方程的求解,需要对开关角赋初值进行离线迭代计算,很难保证初值求解一定收敛,而且选择性谐波消除技术只能控制谐波幅值,不能控制相位。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基于Walsh变换的计算方法,得... 选择性谐波消除技术在计算开关角时涉及到非线性超越方程的求解,需要对开关角赋初值进行离线迭代计算,很难保证初值求解一定收敛,而且选择性谐波消除技术只能控制谐波幅值,不能控制相位。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基于Walsh变换的计算方法,得到求解开关角的线性表达式,不需要对开关角赋初值,简单的线性计算就可以得到开关角的值,并且可以同时达到对谐波幅值控制和相位的控制,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WALSH变换 选择性谐波消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脉冲宽度调制激励特征及松弛过程影响的铁磁材料损耗分离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志刚 赵瑞 张学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431-6439,共9页
准确高效求解非正弦条件下的磁损耗,对电工装备发热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激励下铁磁材料的磁损耗建模方法,通过搭建磁通密度可控的PWM激励磁特性测试系统,测量获得不同工况下... 准确高效求解非正弦条件下的磁损耗,对电工装备发热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激励下铁磁材料的磁损耗建模方法,通过搭建磁通密度可控的PWM激励磁特性测试系统,测量获得不同工况下硅钢片的磁滞特性和损耗特性数据,并分析PWM激励的特征(电压波形、磁密波形、调制比)对损耗各分量的影响。同时,结合PWM激励时材料磁滞过程的分析,考虑电压突变为零时松弛过程对剩余损耗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PWM激励特征及松弛过程的改进损耗分离模型,实现PWM激励下磁损耗的有效计算,并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松弛过程 铁磁材料 损耗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电网背景谐波电流的抑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仁德 李乾 +2 位作者 徐海亮 何金奎 袁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558-566,共9页
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在新能源发电、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方向得到广泛应用。为滤除并网电流的高频开关纹波,通常采用LCL滤波器。由于网侧电感较小,电网电压谐波在网侧电感和滤波电容中会产生谐波电流——电网背景谐波电流,从而引起并... 脉冲宽度调制并网变换器在新能源发电、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方向得到广泛应用。为滤除并网电流的高频开关纹波,通常采用LCL滤波器。由于网侧电感较小,电网电压谐波在网侧电感和滤波电容中会产生谐波电流——电网背景谐波电流,从而引起并网电流畸变。传统的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控制对并网电流谐波无抑制能力。在逆变器侧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全电容电流前馈,可以有效抑制并网电流中的电网背景谐波,但这又会使系统变得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了部分电容电流前馈的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控制方案,在谐波抑制控制器的作用下,针对性地抑制指定次的并网电流谐波,并分析该方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另外,提出基于并联二阶广义积分器的电容谐波电流的提取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并网变换器 LCL 谐波抑制 二阶广义积分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波调频及脉冲间隔与宽度调制的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元 孙剑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7-42,共6页
把方波调频及脉冲间隔与宽度调制同视为周期性调制的方波,采用一种静态近似法得到脉冲间隔与宽度调制信号的逼近谱表示及方波调频信号的谱表示,并由硬件模型提供的实验结果予以确认。
关键词 方波调频 脉冲间隔与宽度调制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光盘脉冲宽度调制记录的研究
13
作者 唐勇 裴先登 蒋波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6,共6页
脉冲宽度调制记录方式是第三代光盘提高容量的主要方式,而记录过程中信号的边沿抖动是实现这种记录方式的主要障碍。本文分析磁光记录通道中的抖动特性,介绍磁光盘脉宽调制记录在读写通道上的改进技术,并探讨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磁光盘 记录 光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实现人工神经网络
14
作者 陈琼 郑启伦 凌卫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6-92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ANN),神经网络的权值采用数字存储器存储,突触电路由开关组成,电容积分电路和电流采样保持电路完成输入信号和权值信号的乘加运算,输出采用双电流镜。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 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ANN),神经网络的权值采用数字存储器存储,突触电路由开关组成,电容积分电路和电流采样保持电路完成输入信号和权值信号的乘加运算,输出采用双电流镜。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可用于构成前馈网络,如实现“异或”运算的人工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宽度调制 人工神经网络 权值 突触电路 存储器 积分电路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电力拖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刘永超 王怀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0,118,共4页
本文重点介绍用于机床电力拖动系统中的电机脉冲调制 (PWM )技术 ,在分析现有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采用优化技术生成PWM调制波的方法 ,推导了优化PWM调制波的求解过程 。
关键词 机床 电力拖动系统 pwm 脉冲宽度调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工艺误差校准的脉冲宽度调制温度传感器
16
作者 李蕾 南敬昌 李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2期82-84,88,共4页
设计了一种脉冲宽度调制结构的温度传感器。采用了环形延迟阵列替代传统冗长的延迟阵列。针对该类型温度传感器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了传感器工艺误差产生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误差校准电路。校准电路功能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 设计了一种脉冲宽度调制结构的温度传感器。采用了环形延迟阵列替代传统冗长的延迟阵列。针对该类型温度传感器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了传感器工艺误差产生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误差校准电路。校准电路功能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证,结果表明符合设计要求,可实现校准功能。采用SMIC 0.18 CMOS工艺对温度传感器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温度范围为-20~60℃时,分辨率为1℃/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脉冲宽度调制 误差校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状态PWM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多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衍 孙立鹏 +2 位作者 李军伟 李强 陆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来减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全工况范围的逆变器效率。根据工况动态改变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采取变载频分段异步TSPWM;根据电机的相电流幅值动态地改变TSPWM不连续调制的钳位模式,使电流幅值较大的相保持在钳位状态以减小损耗。为了解决不同模式切换时相位突变导致电流或转矩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周期角度计算的电压矢量相位补偿算法,通过精确分析调制模式改变时刻对电压矢量角的影响,计算出切换后的补偿角度对空间电压矢量角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不同模式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算法仿真和电机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的电机驱动系统,其逆变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较小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 多模式调制 分段变载波比调制 共模电压 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脉冲宽度调制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研究
18
作者 宫文斌 罗士军 刘昕晖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介绍了机器人化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控制系统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提出了确定电液比例控制关键参数——脉冲宽度调制(PWM)周期与占空比的理论依据,以及电液比例控制中稳定电流的措施.
关键词 装载机 电液比例控制 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跳变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城美 王公宝 +2 位作者 汪光森 李卫超 崔小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1,共9页
针对二极管钳位型单相九电平逆变器,分析其工作原理,提取了逆变器工作的有效开关状态。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和两矢量三段式调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跳变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通过... 针对二极管钳位型单相九电平逆变器,分析其工作原理,提取了逆变器工作的有效开关状态。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和两矢量三段式调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跳变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通过分析所有开关周期脉冲的跳变情况,给出了脉冲类型的判断条件,并根据脉冲类型计算起始和终止电压矢量及其作用时间;同时,应用FPGA设计了模块化SVPWM控制系统,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时钟与资源消耗评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调制策略计算速度快、资源消耗小。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有效地均衡电容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逆变器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 脉冲跳变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电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条纹结合相位编码条纹的三维测量方法(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彪 吴海涛 +1 位作者 张建成 伏燕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76,共6页
提出了正弦脉宽调制和相位编码结合的一种三维形貌测量方法。这种方法离焦投影编码的两种条纹到被测对象上,使用相移算法,由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条纹得到截断相位,由相位编码条纹解码得到条纹级次,从而恢复测量对象的三维形貌。实验结果证... 提出了正弦脉宽调制和相位编码结合的一种三维形貌测量方法。这种方法离焦投影编码的两种条纹到被测对象上,使用相移算法,由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条纹得到截断相位,由相位编码条纹解码得到条纹级次,从而恢复测量对象的三维形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有两个优点:(1)轻度离焦滤除了谐波从而能降低测量误差;(2)基于相位的编码方式能测量表面反射率不一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离焦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条纹 相位编码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