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型开关截尾自触发方波脉冲叠加器
1
作者 李孜 吴路生 +1 位作者 饶俊峰 姜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基于自触发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截尾功能的方波脉冲叠加器。N型开关与P型开关串联形成特殊的半桥结构,只需要提供一路隔离双极性信号控制第一级的充电和放电开关,所有其他级的开关逐级导通和关断,即可产生高压方波脉冲。该技术不仅大幅简... 基于自触发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截尾功能的方波脉冲叠加器。N型开关与P型开关串联形成特殊的半桥结构,只需要提供一路隔离双极性信号控制第一级的充电和放电开关,所有其他级的开关逐级导通和关断,即可产生高压方波脉冲。该技术不仅大幅简化了脉冲叠加器的驱动电路,还实现了截尾功能,产生快速前后沿的准方波脉冲。并且利用耗尽型N型开关的自动导通特点实现了无需控制的自取电,显著提升驱动电路的绝缘水平。搭建了9级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0kΩ阻性负载上产生了稳定的重频正极性方波脉冲,电压幅值2.3~3.6kV可调,脉宽1~10μs可调,频率0~1kHz可调,前后沿在100ns左右,且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而加快。10kΩ和3nF阻容串联负载下波形仍然是较好的方波脉冲,脉冲前后沿与阻性负载相比没有明显变慢。该脉冲叠加器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固态脉冲电源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触发驱动 脉冲叠加 自取电 脉冲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研究——可逆电极过程的理论和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禹之 刘新宇 +1 位作者 仝威 何品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推导并验证了作者提出的新型阶跃伏安技术——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可逆电极过程的理论电流方程,同时研究了各项参数如扫描增量(E_s)、脉冲高度(ΔE)、脉冲周期(T)等对实验的影响,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可逆电极过程 电流理论 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场中采用短时信号分析法的声脉冲叠加法测量反射系数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蓓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6期45-48,共4页
本文叙述了在自由场有限尺寸平板样品的反射系数测量中降低测试频率的新方法。在声脉冲叠加法基础上引入了短时信号分析法和发射器瞬态抑制法,使平板有效测试频段比经典的声脉冲响应法向低频延伸一个倍频程。本文给出了在铝板反射系数... 本文叙述了在自由场有限尺寸平板样品的反射系数测量中降低测试频率的新方法。在声脉冲叠加法基础上引入了短时信号分析法和发射器瞬态抑制法,使平板有效测试频段比经典的声脉冲响应法向低频延伸一个倍频程。本文给出了在铝板反射系数测量中用短时信号分析的结果,在有效测试频段内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叠加 短时信号分析 瞬态抑制 反射系数 测量 脉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叠加高压系统及测量技术
4
作者 肖明珠 谈效华 +1 位作者 姚永和 陈光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介绍了多脉冲叠加高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一个双次级绕组高压脉冲变压器,它能形成多路脉冲并叠加合成为梯形脉冲波,从而改善了波形的上升下降沿。该系统输出电压由3个衰减正弦波叠加而成,脉冲幅度大于100kV,脉冲宽度2~5μs。同时,在双...  介绍了多脉冲叠加高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一个双次级绕组高压脉冲变压器,它能形成多路脉冲并叠加合成为梯形脉冲波,从而改善了波形的上升下降沿。该系统输出电压由3个衰减正弦波叠加而成,脉冲幅度大于100kV,脉冲宽度2~5μs。同时,在双次级绕组高压脉冲变压器上设计一个小型结构型电容分压装置,解决了变压器与其它装置对接装配后高压的监测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叠加高压系统 测量技术 梯形脉冲 双次级绕组高压脉冲变压器 小型结构型电容分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Linux环境下主轴热伸长脉冲叠加实时补偿
5
作者 陈松 王永青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5-227,共3页
针对主轴热伸长实时补偿脉冲调制困难、补偿信号的插入时机难以准确判断、反馈信号与补偿信号易干涉问题,研究了RT-Linux实时运行环境下的脉冲叠加热伸长补偿控制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预测主轴热伸长,进而将预估值转换... 针对主轴热伸长实时补偿脉冲调制困难、补偿信号的插入时机难以准确判断、反馈信号与补偿信号易干涉问题,研究了RT-Linux实时运行环境下的脉冲叠加热伸长补偿控制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预测主轴热伸长,进而将预估值转换为等效的热伸长补偿脉冲,在数控机床的位置反馈环中,通过轮询方式获得插入时机,及时将补偿信号叠加到反馈脉冲序列中,CNC控制器透明地接收修正后的反馈脉冲并且实施位置补偿,从而满足了补偿控制系统灵活性、开放性与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LINUX 热伸长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实时补偿 脉冲叠加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高压双极性方波脉冲叠加器的研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葛劲伟 姜松 +1 位作者 饶俊峰 李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5-1312,共8页
为满足高压双极性脉冲产生臭氧的实验需求,研制了1种新型的全固态高压双极性脉冲叠加器。该结构对全桥结构的脉冲叠加器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开关使用数量,通过控制主电路中MOSFETs的驱动信号,实现双极性高压脉冲的输出。对电路的结构设计... 为满足高压双极性脉冲产生臭氧的实验需求,研制了1种新型的全固态高压双极性脉冲叠加器。该结构对全桥结构的脉冲叠加器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开关使用数量,通过控制主电路中MOSFETs的驱动信号,实现双极性高压脉冲的输出。对电路的结构设计、容性负载下的工作过程、参数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利用Pspice软件对电路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搭建了1台9级实验样机,实验表明:该双极性高压脉冲源的截尾机制可有效解决脉冲拖尾问题;电容负载时,采用改进后的控制策略避免了偏压的产生,脉冲源可稳定输出±4k V、最小脉宽600 ns的方波窄脉冲;在DBD负载下频率最高可达12 kHz,为开展高压脉冲产生臭氧的实验提供了硬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 双极性 脉冲叠加 改进型全桥结构 方波窄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脉冲叠加器的LLC谐振充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超林 姜松 +1 位作者 饶俊峰 李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串联磁芯结构的脉冲叠加器充电需求,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开关频率较高的全桥LLC变换器充电源,并提出附加平衡绕组的方法,解决了每级储能电容充电电压幅值不一致的问题。在对变换器的结构设计、工作过程、参数设计进行了... 为了更好地满足串联磁芯结构的脉冲叠加器充电需求,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开关频率较高的全桥LLC变换器充电源,并提出附加平衡绕组的方法,解决了每级储能电容充电电压幅值不一致的问题。在对变换器的结构设计、工作过程、参数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后,搭建了10级脉冲叠加器及谐振变换器充电源实验平台。实验表明:该充电源在开关频率100kHz时实现了软开关功能;使用附加平衡绕组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每级电容充电电压的一致性;通过调节变换器充电源的充电电压,脉冲叠加器能稳定输出幅值8kV、脉冲宽度2μs、频率10kHz的高压脉冲,满足脉冲叠加器的充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 高压充电 脉冲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臭气处理的直流脉冲叠加电源 被引量:2
8
作者 苏超 姜学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72-1575,共4页
对用于流光放电等离子体除臭技术的直流脉冲叠加电源进行研究及优化,使其稳定高效的应用于臭气处理技术。该电源使用固态开关代替火花隙开关,可靠性更高。采用直流脉冲相叠加形式可以保证产生稳定、有效的流光。通过两级升压电路以及脉... 对用于流光放电等离子体除臭技术的直流脉冲叠加电源进行研究及优化,使其稳定高效的应用于臭气处理技术。该电源使用固态开关代替火花隙开关,可靠性更高。采用直流脉冲相叠加形式可以保证产生稳定、有效的流光。通过两级升压电路以及脉冲变压器的升压,电源直流基压达到几十千伏,脉冲电压达到几千伏。同时基于Matlab进行原理性仿真,调试合理的试验参数。根据分析进行了相应试验,得出试验波形,并与仿真波形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试验波形与仿真很好的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及仿真的正确性。最终试验电源的直流基压为50 kV,脉冲幅值达到54 kV,脉冲上升沿为650 V/μs,基本达到工业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处理 等离子体 流光放电 直流脉冲叠加电源 谐振充电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时钟周期瞬态脉冲叠加的锁存窗屏蔽模型
9
作者 闫爱斌 梁华国 +2 位作者 黄正峰 蒋翠云 易茂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11-3019,共9页
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提升,使得由单粒子瞬态脉冲造成的芯片失效越发不容忽视.为了准确计算单粒子瞬态脉冲对锁存器造成的失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多时钟周期瞬态脉冲叠加的锁存窗屏蔽模型.使用提出的考虑扇出重汇聚的敏化路径逼近搜索算法查... 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提升,使得由单粒子瞬态脉冲造成的芯片失效越发不容忽视.为了准确计算单粒子瞬态脉冲对锁存器造成的失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多时钟周期瞬态脉冲叠加的锁存窗屏蔽模型.使用提出的考虑扇出重汇聚的敏化路径逼近搜索算法查找门节点到达锁存器的敏化路径,并记录路径延迟;在扇出重汇聚路径上,使用提出的脉冲叠加计算方法对脉冲进行叠加;对传播到达锁存器的脉冲使用提出的锁存窗屏蔽模型进行失效率的计算.文中的锁存窗屏蔽模型可以准确计算扇出重汇聚导致的脉冲叠加,并对多时钟周期情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针对ISCAS’85基准电路的软错误率评估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多时钟周期瞬态脉冲叠加的方法相比,文中方法使用不到2倍的时间开销,平均提高7.5%的软错误率评估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存窗屏蔽 脉冲叠加 多时钟周期 扇出重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触发驱动的双极性脉冲叠加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饶俊峰 汪文超 +2 位作者 石富坤 庄龙宇 庄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58-3267,共10页
为了简化全固态双极性脉冲发生器中多个开关管的同步隔离驱动电路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自触发驱动的双极性脉冲叠加器。该电路将自触发驱动结构与特殊全桥电路相结合,只需提供2路隔离信号分别控制正、负极性第1级开关管,其他开关管通过... 为了简化全固态双极性脉冲发生器中多个开关管的同步隔离驱动电路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自触发驱动的双极性脉冲叠加器。该电路将自触发驱动结构与特殊全桥电路相结合,只需提供2路隔离信号分别控制正、负极性第1级开关管,其他开关管通过自触发驱动电路逐级导通与关断,从而实现双极性高压脉冲输出。对电路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参数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spice软件对电路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所研制的15级电源样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0 k?阻性负载上产生了稳定的重频双极性脉冲,正压与负压幅值2~5 kV可调,脉宽1~10μs可调,频率0~1k Hz可调。该脉冲叠加器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可进行模块化设计,为研制小型化脉冲电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脉冲 脉冲叠加 驱动电路 自触发 全桥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模块化MARX电路及脉冲同步叠加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江涛 钟旭 +4 位作者 薛静 李征 李涛 顾悦 王亚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8-234,共7页
选用雪崩三极管作为开关器件,详细讨论了设计和优化Marx电路的方法;将Marx电路进行模块化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路同步叠加立体结构,并得出了叠加倍数与模块数量的理论关系式。最终,利用+300V直流电源供电,通过四路输出幅值为2.... 选用雪崩三极管作为开关器件,详细讨论了设计和优化Marx电路的方法;将Marx电路进行模块化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路同步叠加立体结构,并得出了叠加倍数与模块数量的理论关系式。最终,利用+300V直流电源供电,通过四路输出幅值为2.6kV的Marx模块叠加,在50Ω阻性负载上得到了幅值-5.0kV、半高脉宽5.3ns、脉冲能量约2.0mJ的高斯型脉冲,时延抖动小于100Ps,重复频率达10kHz,叠加效率达96.2%。调节直流偏置电压为200~300V,并配合模块数量的增减,可调节脉冲幅值为1.6~5.0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三极管 MARX电路 模块化 脉冲叠加 立体对称结构 叠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叠加原理的模块化脉冲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显 夏荣翔 +3 位作者 葛国伟 连昊宇 吕彦鹏 陈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785,共8页
针对等离子体及其应用对于高可靠性、小型化高压重频脉冲电源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感应叠加原理的模块化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采用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IGBT)作为主开关,基于脉冲变压器升压和感应叠加... 针对等离子体及其应用对于高可靠性、小型化高压重频脉冲电源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感应叠加原理的模块化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采用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IGBT)作为主开关,基于脉冲变压器升压和感应叠加原理实现多个单元模块的脉冲电压叠加,从而获得高压短脉冲。首先基于PSpice软件验证该拓扑结构的可行性并为元件选型提供理论指导,最终研制出基于感应叠加原理的脉冲电源的样机,其输出脉冲参数为:幅值为0~15 kV可调,重复频率为1~10 kHz可调,脉宽为5~7μs。脉冲电源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保证各模块之间绝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模块数量方便地提高最大输出电压。依托该脉冲电源开展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试验,验证了该脉冲电源产生等离子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开关 脉冲变压器 脉冲感应叠加 模块化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叠加脉冲电压下FLTD气体开关击穿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浩 孙凤举 +4 位作者 姜晓峰 刘鹏 党腾飞 王志国 尹佳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分析了直流叠加脉冲电压(定义为复合电压)下次级感应电压触发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LTD)中气体开关击穿延时过程,给出了击穿延时的估算公式.初步实验研究了FLTD用三电极气体开关在复合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在&#177;7... 分析了直流叠加脉冲电压(定义为复合电压)下次级感应电压触发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FLTD)中气体开关击穿延时过程,给出了击穿延时的估算公式.初步实验研究了FLTD用三电极气体开关在复合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在&#177;70 kV直流充电电压叠加300 kV/30 ns快脉冲电压的复合电压作用下,气体开关的击穿延时小于相同工作系数下常规触发方式的击穿延时,采用SF6气体绝缘时,击穿延时较常规触发方式减小了17%~30%;采用N2绝缘时,减小了约50%,开关工作系数为55%时,击穿延时抖动小于5 ns;理论估算的复合电压下击穿延时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次级感应电压触发 直流叠加脉冲电压 击穿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叠加高压脉冲的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小社 彭朝政 +3 位作者 高泽熙 郑浩 刘镇玮 王建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84-3791,共8页
提高真空灭弧室的老炼均匀度,并有效调控老炼电弧作用区域的能量注入方式和程度,是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然而,在单一电源模式下,真空灭弧室触头间隙的击穿条件和放电能量相互制约,其老炼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条件难... 提高真空灭弧室的老炼均匀度,并有效调控老炼电弧作用区域的能量注入方式和程度,是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然而,在单一电源模式下,真空灭弧室触头间隙的击穿条件和放电能量相互制约,其老炼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条件难以独立调节,所以难以同时满足对老炼均匀度和作用区域能量调控两方面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直流叠加高压脉冲的真空灭弧室双电源老炼技术方案,通过小能量的高压脉冲实现对触头间隙绝缘弱点的击穿和精确定位,引入大电流对该弱点区域进行老炼处理。与传统老炼方式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老炼方法可显著提升灭弧室雷电冲击耐压水平,提升幅度在40%左右,为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炼 真空灭弧室 直流叠加高压脉冲 绝缘耐压性能 双电源 均匀度 电弧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束激光叠加脉冲信号的滤波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0,共4页
针对传统滤波检测技术很难精准的检测出目标信号的难题,提出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的滤波检测技术,首先基于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特征塑造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观测模型,采用该模型按照脉冲信号从强至弱的顺序,预测全部脉冲信号分量参数,然后... 针对传统滤波检测技术很难精准的检测出目标信号的难题,提出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的滤波检测技术,首先基于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特征塑造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观测模型,采用该模型按照脉冲信号从强至弱的顺序,预测全部脉冲信号分量参数,然后采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动态时域分析方法,通过两级检索措施得到显著的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滤波检测结果,获取强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最后通过逐次消去强脉冲信号分量的方式,检测出全部单光束叠加脉冲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束 叠加脉冲信号 波滤 检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束叠加脉冲Nd∶YAG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杨 陈永骞 +2 位作者 朱广志 郭飞 朱晓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在使用叠加脉冲方式进行激光打孔时,为了在一台激光器上实现大能量的长脉冲与高峰值的短脉冲激光叠加输出,采用同一工作物质不同增益区域来分别获得两种特性的脉冲激光同轴叠加输出的方法、在单台激光器上获得了两种脉冲激光的叠加输出... 在使用叠加脉冲方式进行激光打孔时,为了在一台激光器上实现大能量的长脉冲与高峰值的短脉冲激光叠加输出,采用同一工作物质不同增益区域来分别获得两种特性的脉冲激光同轴叠加输出的方法、在单台激光器上获得了两种脉冲激光的叠加输出。结果表明,在双氙灯脉冲抽运Nd∶YAG激光器中,腔长840mm、使用双平-平腔结构、工作物质长度150mm的情况下,采用高电阻率的磷酸钛氧钾电光Q开关对中心光束进行调Q,得到了脉宽10ms的长脉冲与63ns窄脉宽脉冲序列的稳定叠加脉冲输出,在抽运频率9Hz的情况下,最高得到了93.4W的平均功率,叠加脉冲包络能量10.4J,峰值功率46.7k W。此结果说明输出的叠加脉冲激光可以很好地满足激光打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叠加脉冲 激光打孔 同轴输出 电光调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Marx电路和传输线变压器的重频纳秒脉冲源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江涛 赵政 +2 位作者 钟旭 曹辉 郑敏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8,共8页
重频纳秒脉冲激励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具有反应活性高等优点。设计了基于模块化雪崩三极管Marx电路和传输线变压器的重频纳秒脉冲源。计算不同Marx模块的导通时延和输出波形的抖动,研究了磁心数量、位置和形状对于输出波形的影响。磁... 重频纳秒脉冲激励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具有反应活性高等优点。设计了基于模块化雪崩三极管Marx电路和传输线变压器的重频纳秒脉冲源。计算不同Marx模块的导通时延和输出波形的抖动,研究了磁心数量、位置和形状对于输出波形的影响。磁心电感越大、外径与内径之比越大,且位于传输线变压器第一级和最高一级时对脉冲叠加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提出直接叠加和传输线变压器两种脉冲叠加方式组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整体脉冲源可以在50~300Ω负载产生2~14k V,高阻负载产生4~25k V,前沿3.8ns,脉宽7~15ns,重复频率0~10k Hz的重频纳秒脉冲电压,装置结构紧凑,参数调节灵活,方便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三极管 MARX电路 传输线变压器 脉冲叠加 等离子体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电除尘器用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鑫 祝龙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4,100,共5页
采用传统晶闸管相控电源供电的电除尘器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电除尘器用高压脉冲电源,该电源主电路主要由移相全桥逆变电路和10组相对独立的脉冲输出单元构成。采用移相全桥ZVT-PWM软开关技术控... 采用传统晶闸管相控电源供电的电除尘器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电除尘器用高压脉冲电源,该电源主电路主要由移相全桥逆变电路和10组相对独立的脉冲输出单元构成。采用移相全桥ZVT-PWM软开关技术控制逆变电路前后桥臂的相位差;采用同步驱动技术驱动各脉冲输出单元,使各输出脉冲叠加后获得高压脉冲;DSP准确控制电源输出高压脉冲的电压、频率和脉宽。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源提高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减少了对电网的干扰和电能损耗,能满足多种电除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同步驱动 脉冲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可循环反应器研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米彦 周龙翔 +2 位作者 张晏源 姚陈果 李成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14-2720,共7页
为开展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套可循环运行的电场反应器。首先建立了油中杂质颗粒在直流及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受力模型,得出适合净油的电场类型;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对板-板电场反应器、线-筒... 为开展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套可循环运行的电场反应器。首先建立了油中杂质颗粒在直流及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受力模型,得出适合净油的电场类型;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对板-板电场反应器、线-筒电场反应器进行电场分布的优化仿真;最后,综合考虑电气、机械等因素,对反应器的循环方式、板间距离、使用材料等进行设计和制作,并进行性能测试。模型计算显示,具有较大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的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适用于净化脏污变压器油;仿真结果显示,含有集尘体的板-板电场反应器更适于变压器油净化;测试结果显示,反应器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绝缘性能可以承受20 kV直流叠加10 kV脉冲,完全可以用于后续脏污变压器油的净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净化 直流叠加脉冲 受力分析 电场分布仿真 可循环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深海富钴结壳厚度的参量阵声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海泓 任晓寰 +1 位作者 黄敏燕 杨震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针对常规设备纵向分辨率较低(约为几十厘米)、无法准确探测富钴结壳厚度(约1~25 cm)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探测富钴结壳厚度的参量阵声呐系统。系统采用多脉冲叠加技术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采用双频时延估计技术,提高了结壳厚度的探测精度... 针对常规设备纵向分辨率较低(约为几十厘米)、无法准确探测富钴结壳厚度(约1~25 cm)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探测富钴结壳厚度的参量阵声呐系统。系统采用多脉冲叠加技术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采用双频时延估计技术,提高了结壳厚度的探测精度。首先利用原频回波确定水-结壳界面回波到达时刻,然后通过检测差频回波包络的峰值,确定结壳-基岩界面的回波到达时刻,由结壳上下界面的回波到达时刻差值计算厚度。该系统对厚度为15 cm的富钴结壳进行了测量,与岩心取样的结果相比,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该系统对后续相关探测设备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探测 参量阵 脉冲叠加 双频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