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在非高斯脉冲信道上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啸 吉眉颖 陈声晓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研究了非高斯脉冲信道上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机制。基于精灵辅助等效系统,分析了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系统的性能下界。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征因子不同的非高斯脉冲信道上,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技术均可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且误比特率... 研究了非高斯脉冲信道上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机制。基于精灵辅助等效系统,分析了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系统的性能下界。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征因子不同的非高斯脉冲信道上,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技术均可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且误比特率较低区域的误码性能均可与精灵辅助下界贴合。在BER=10-5时,分组马可夫叠加传输系统便可达到距离香农限约0.85 dB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 非高斯脉冲信道 SαS信道模型 精灵辅助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N准则的IR-UWB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方法
2
作者 刘志勇 张钦宇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共6页
针对脉冲超宽带(IR-UWB,impulse radio-ultra wideband)系统现有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方法不能解决由ISI带来的脉冲波形失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近邻居(NN,nearest neighbor)准则的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方法。估计出合成脉冲多径... 针对脉冲超宽带(IR-UWB,impulse radio-ultra wideband)系统现有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方法不能解决由ISI带来的脉冲波形失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近邻居(NN,nearest neighbor)准则的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方法。估计出合成脉冲多径信道而后用作相关检测器的模板,通过仿真比较了所提方法与传统平均方法得到的模板对信号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不存在ISI时,NN估计方法获得和平均方法相似的误码率(BER)性能,存在ISI时,NN估计方法获得的BER性能优于平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超宽带 合成脉冲多径信道估计 最近邻居准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强脉冲噪声下的对数型恒模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彬 陈凯 +2 位作者 喻俊浔 钟华 陈明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2,共5页
针对脉冲噪声下恒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CMA)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脉冲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准则的对数型恒模算法(Logarithmic-type CMA,LT-CMA)。LT-CMA利用对数函数的非线性变换特... 针对脉冲噪声下恒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CMA)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脉冲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准则的对数型恒模算法(Logarithmic-type CMA,LT-CMA)。LT-CMA利用对数函数的非线性变换特性自适应地抑制强脉冲噪声对误差函数的影响,并且利用l2-范数进行信号归一化处理以增强算法的稳健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T-CMA可以适应于高斯噪声环境和脉冲噪声环境;与经典自适应均衡算法相比,在收敛速度和稳健性两方面上,所提出的LT-CMA都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信道 脉冲噪声 自适应均衡 最小均方准则 对数型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抛物方程的无线信道多径传输参数估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满喜 李永成 +1 位作者 刘国柱 贾腾飞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7期1-5,26,共6页
无线信道多径传输特性是影响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出了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获得无线传输信道的冲击响应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的优点。利用2D抛物方程模型对不同场景下的多径信道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预测仿... 无线信道多径传输特性是影响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出了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获得无线传输信道的冲击响应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的优点。利用2D抛物方程模型对不同场景下的多径信道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预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抛物方程模型的多径信道脉冲响应函数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 多径 抛物方程 信道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仿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施若其 《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9期16-19,共4页
本文着眼于日益发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简要阐明了该种技术的优越性。本文在构建了室内通信模型的情况下,详细地给出了通信系统组成部分的各项参数,结合信道直流增益公式,利用基于定点的迭代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直射信道脉冲... 本文着眼于日益发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简要阐明了该种技术的优越性。本文在构建了室内通信模型的情况下,详细地给出了通信系统组成部分的各项参数,结合信道直流增益公式,利用基于定点的迭代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直射信道脉冲响应与一次反射信道脉冲响应的估算,并给出了直观图像加以说明。同时,本文通过信道脉冲响应随着光接收机在封闭空间中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几种情形的比较,得出了光接收机越靠近封闭空间中心区域,信道脉冲响应直射分量功率越大,多径时延越短,整体信道传输特性越优的结论,对于通信系统的参数配置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可见光通信 信道脉冲响应 信道直流增益 基于定点的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CAM的NLoS/LoS识别方法研究
6
作者 苏佳 张晶晶 +2 位作者 易卿武 黄璐 杨子寒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8期1871-1880,共10页
针对目前基于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的非视距(None Line of Sight,NLoS)/视距(Line of Sight,LoS)识别方法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通道注意力... 针对目前基于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的非视距(None Line of Sight,NLoS)/视距(Line of Sight,LoS)识别方法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CAM)相结合的NLoS/LoS识别方法。在多层CNN中嵌入CAM提取原始CIR的时域数据特征,利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进行特征整合并分类输出。使用欧洲地平线2020计划项目eWINE公开的数据集进行不同结构模型和不同识别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CAM模型LoS和NLoS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2.29%与87.71%,准确率达到了90.00%,F1分数达到了90.22%。与现有多种传统识别方法相比,均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非视距/视距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注意力模块 信道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音频广播(DAB)第二十五讲——DAB测量技术
7
作者 李栋 《中国传媒科技》 1999年第2期37-42,共6页
这一讲讨论DAB测量技术,主要涉及到影响DAB覆盖的一些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介绍衰落信道模拟器和DAB测量车。主要的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在接收机的总场强(通过带宽之内的场强的积分求得);各分波的场强和时延(信道脉冲... 这一讲讨论DAB测量技术,主要涉及到影响DAB覆盖的一些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介绍衰落信道模拟器和DAB测量车。主要的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在接收机的总场强(通过带宽之内的场强的积分求得);各分波的场强和时延(信道脉冲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音频广播 测量技术 信道模拟器 比特差错率 测试接收机 信道脉冲响应 零符号 场强测量 移动接收 过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环境下的蜂窝系统信号空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壮 周杰 《信息技术》 2019年第10期6-10,14,共6页
OFDM系统需要正确理解传播信道的时间特性,从而自适应地固定循环前缀(CP)。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的单反射模型。推导了多径效应和小尺度衰落影响下的信号到达角(AOA)与到达时间(TOA)的概率密度函数(PDF),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些表达式,... OFDM系统需要正确理解传播信道的时间特性,从而自适应地固定循环前缀(CP)。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的单反射模型。推导了多径效应和小尺度衰落影响下的信号到达角(AOA)与到达时间(TOA)的概率密度函数(PDF),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些表达式,与文献中的参考数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降雨强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信号直达波的TOA,而对AOA没有直接影响。仿真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功率延迟分布和相关时间色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角 到达时间 信道脉冲响应 概率密度函数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d Differential Amplitude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Free-Space Optical System for Turbulent Channel 被引量:3
9
作者 Yin Liang Hua Zhang +2 位作者 Limin Chen Xiaoping Liu Xuehong L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198-206,共9页
Based on the proposed partly equidifferent mapping and its specific Differential Amplitude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DAPPM) demodulation, a modified FSO scheme for turbulent channel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The n... Based on the proposed partly equidifferent mapping and its specific Differential Amplitude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DAPPM) demodulation, a modified FSO scheme for turbulent channel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The novel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 coded 4×4 and 4×8 DAPPM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approximately 2d B transmit power reduction against classical LDPC-DAPPM at the identical Bit-Error-Rate in strong turbulent channel. The proposed partly equidifferent mapping is compatible with other modulations, so it enables widespread adoption in other coded FSO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PM LDPC partly equidifferent mapping FSO turbul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