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冲控制的末段弹道修正弹点火相位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曹营军 杨树兴 李杏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7-901,共5页
基于传统脉冲发动机点火控制逻辑,从理论上分析了点火相位特性和剩余误差,发现当脉冲发动机数量不足时,存在着较大的剩余误差。提出了一种在脉冲发动机数量不足条件下,以修正后剩余弹道偏差所需脉冲发动机数量最小为目标的点火相位控制... 基于传统脉冲发动机点火控制逻辑,从理论上分析了点火相位特性和剩余误差,发现当脉冲发动机数量不足时,存在着较大的剩余误差。提出了一种在脉冲发动机数量不足条件下,以修正后剩余弹道偏差所需脉冲发动机数量最小为目标的点火相位控制优化策略,并采用6自由度弹道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导航技术 末段弹道修正弹 脉冲 点火相位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MIG焊机优化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鹤岐 李春旭 +1 位作者 李芳 路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介绍了微机控制的脉冲MIG焊电源控制系统 ,比例 -积分 -微分 (PID)控制算法选择及系统控制软件的优化策略。针对脉冲MIG焊接过程中比例 -积分 (PI)控制和焊接参数实时显示的矛盾 ,在研究分析了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 ,为实现实时采样控制... 介绍了微机控制的脉冲MIG焊电源控制系统 ,比例 -积分 -微分 (PID)控制算法选择及系统控制软件的优化策略。针对脉冲MIG焊接过程中比例 -积分 (PI)控制和焊接参数实时显示的矛盾 ,在研究分析了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 ,为实现实时采样控制和显示焊接参数 ,着重分析了串行显示芯片MAX72 19的工作时序 ,研究改进了MAX72 19的数据和命令格式的传输方式 ,以及在防止系统振荡的基础上对PID控制算法优化的方法。改进后PI控制时间仅为 80 μs,而进行 2 0 0次PI控制 (约 16ms)更新一位数码管 ,解决了频闪问题。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程序执行效率高 ,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PID控制 串行器件 脉冲MlG焊 优化控制 焊接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依赖的竞争系统脉冲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源 李春雪 刘婧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3-529,共7页
本文针对两种群竞争系统中劣势种群趋于灭绝问题,通过监测两种群的数量制定基于线性依赖反馈的控制策略,建立一类具有线性依赖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模型.首先,利用后继函数方法证明系统阶1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同时借助于类庞加莱准则,... 本文针对两种群竞争系统中劣势种群趋于灭绝问题,通过监测两种群的数量制定基于线性依赖反馈的控制策略,建立一类具有线性依赖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模型.首先,利用后继函数方法证明系统阶1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同时借助于类庞加莱准则,给出了阶1周期解稳定的充分条件;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构造了反馈控制最优化问题,获得了反馈控制及控制参数的最佳设定值.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控制 线性依赖 优化策略 阶1周期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脉冲频率优化的低温预热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晓刚 李凌任 +2 位作者 高鑫家 杜玖玉 SHCHUROV N I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5,共10页
针对低温环境下,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阻增加所带来的充电能力下降问题,依据锂离子电池极化内阻产热分析,提出采用变频脉冲激励的方法实现电池的低温预热。建立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和内阻产热相结合的热电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脉冲激励... 针对低温环境下,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阻增加所带来的充电能力下降问题,依据锂离子电池极化内阻产热分析,提出采用变频脉冲激励的方法实现电池的低温预热。建立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和内阻产热相结合的热电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脉冲激励预热过程中,锂离子电池温升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以当前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最大预热功率作为目标,实时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最佳脉冲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脉冲频率优化的预热策略,锂离子电池从-20℃预热至5℃用时368 s。25次预热循环结束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仅为0.16%。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预热过程没有促进电池内部副反应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 脉冲预热 频率优化 控制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多脉冲悬停控制的非线性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博 袁建平 马卫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66-1472,共7页
为解决连续推力空间悬停控制技术对航天器控制推进系统要求较高、工程上难于实现的问题,提出基于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以轨道要素外推的飞行状态非线性预测方法和脉冲悬停控制量优化算法,对悬停脉冲进行了优化... 为解决连续推力空间悬停控制技术对航天器控制推进系统要求较高、工程上难于实现的问题,提出基于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以轨道要素外推的飞行状态非线性预测方法和脉冲悬停控制量优化算法,对悬停脉冲进行了优化,可以实现主动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附近任意点的近似稳定悬停。给出的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及控制量非线性优化算法考虑了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J2项影响,补偿了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线性化误差,能有效提高悬停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多脉冲悬停控制方法的燃料消耗与连续推力悬停方法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不会对主动航天器带来过大的燃料消耗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悬停 速度脉冲 非线性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优化的LCL型三相VSR改进无源控制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严运兵 高维士 +2 位作者 马强 王晓东 朱博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3-361,共9页
以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载体,通过建立具有耗散的端口受控哈密顿模型,构建基于互联和阻尼分配无源控制算法的无源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离线优化,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 以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载体,通过建立具有耗散的端口受控哈密顿模型,构建基于互联和阻尼分配无源控制算法的无源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离线优化,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抗扰动能力及暂态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利用无源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其网侧电流的谐波含量和抑制谐振现象,使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无源控制 粒子群算法 参数优化 仿真 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 谐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优化脉宽组合调制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选择性谐波控制(英文)
7
作者 卜乐平 张慧 +6 位作者 刘开培 秦亮 杨尚瑾 凡念 成威 江政 胡小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3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非对称优化脉宽调制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求解相对于常规非对称优化控制方法的方程模型计算量。提出的优化脉冲波形由一种非对称优化波形和众所周知的选择性谐波消除法SHE的优化脉冲波形组合而成,建立了超越方程的数...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非对称优化脉宽调制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求解相对于常规非对称优化控制方法的方程模型计算量。提出的优化脉冲波形由一种非对称优化波形和众所周知的选择性谐波消除法SHE的优化脉冲波形组合而成,建立了超越方程的数学模型,运用SHE方法的完全解作为经验初值,采用牛顿迭代法获得了关于开关角方程组的求解结果,特别的是,举例给出了该方法对特定5次谐波调幅调相的控制范围,并给出了对五次谐波进行调幅调相控制的三维开关角的解轨迹图。最后采用仿真试验,运用FFT分析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控制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线电压输出的选择性谐波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优化开关角的脉冲波形 脉冲宽度调制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 谐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离散时变系统的在线无限脉冲响应滤波逆控制
8
作者 刘建昌 于霞 李鸿儒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56-1062,共7页
针对一类离散时变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合作粒子群(AIW-CPSO)算法的在线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自适应系统辨识方法,实现零极点实时跟踪的全匹配控制.IIR滤波器可解决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在辨识时变系统时因其相关矩阵... 针对一类离散时变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合作粒子群(AIW-CPSO)算法的在线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自适应系统辨识方法,实现零极点实时跟踪的全匹配控制.IIR滤波器可解决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在辨识时变系统时因其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会无规律变大而被迫离线训练的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在线训练所需的权值向量长度,提升了优化与建模效率.本文设计的自适应惯性权重合作粒子群(AIW-CPSO)算法可在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因选用IIR滤波器所带来的全局优化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此类离散时变系统,基于在线AIW-CPSO-IIR滤波器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未知对象的在线建模,同时实时跟踪时变系统的特征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变系统 自适应逆控制 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并行伪谱-神经网络算法的双脉冲导弹多阶段协同轨迹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超越 张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88-2000,共13页
为求解双脉冲导弹多阶段协同轨迹规划问题,并考虑将分离的发动机壳体投送至安全区域,提出一种基于高斯伪谱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并行算法。针对双脉冲导弹两级脉冲的工作特点,将全弹道划分为发射段、爬升段、续航段和制导攻击段4个... 为求解双脉冲导弹多阶段协同轨迹规划问题,并考虑将分离的发动机壳体投送至安全区域,提出一种基于高斯伪谱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并行算法。针对双脉冲导弹两级脉冲的工作特点,将全弹道划分为发射段、爬升段、续航段和制导攻击段4个阶段;为预测分离发动机壳体的落点位置,建立射程预测函数,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该函数进行离线拟合,以提高预测速度;在分布式并行算法中各导弹并行独立求解最优轨迹,并引入飞行时间下界约束保证导弹飞行时间一致性。通过两个仿真算例,将该分布式并行算法与集中式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分布式并行算法对于求解双脉冲导弹多阶段协同轨迹规划问题可得到更优的性能指标,以及更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导弹 协同控制 多阶段轨迹优化 分布式并行算法 高斯伪谱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脉冲设计优化算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蒋瑞瑞 常严 +3 位作者 徐雅洁 张广才 王骁冠 杨晓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41-2045,共5页
脉冲优化设计是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磁共振成像等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优化工具是最优控制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MR最优控制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梯度上升算法、Krotov算法、伪谱法等三种常用的脉冲优化算法进行介绍和对比,并针对实际... 脉冲优化设计是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磁共振成像等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优化工具是最优控制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MR最优控制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梯度上升算法、Krotov算法、伪谱法等三种常用的脉冲优化算法进行介绍和对比,并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带宽、射频场不均匀性、弛豫等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算法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优化 最优控制理论 GRAPE算法 Krotov算法 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控制方法的水流量标准装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勇 潘云飞 +1 位作者 卢嘉敏 吴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水流量标准装置计量特性优化问题一直是流量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传统水流量标准装置结构及试验过程,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新型单向换向、基于陷波器技术的脉冲相位补偿技术两种优化控制方法提升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特性... 水流量标准装置计量特性优化问题一直是流量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传统水流量标准装置结构及试验过程,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新型单向换向、基于陷波器技术的脉冲相位补偿技术两种优化控制方法提升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特性;同时对装置稳定性与流量稳定度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以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分别对传统装置、应用优化控制方法后的装置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验证,证明应用优化控制方法后的装置扩展不确定度较传统装置降低了4‰(占原有扩展不确定度的1/5),方法效果显著,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方法 单向换向 脉冲相位补偿技术 装置稳定性 流量稳定度 不确定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APF的切换系统建模与二次最优控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春文 汤洪海 +1 位作者 郑雪生 戎袁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6-72,共7页
为提高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动态控制性能,基于PWM原理提出一种三相APF的等效离散切换系统模型(equivalent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EDSLS),经平衡流形邻域线性化后得到其线性离散系统模型(line... 为提高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动态控制性能,基于PWM原理提出一种三相APF的等效离散切换系统模型(equivalent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EDSLS),经平衡流形邻域线性化后得到其线性离散系统模型(linear equivalent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LEDSLS),最后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能够实时跟踪补偿指令电流的二次线性最优控制器。该控制器以PWM占空比为控制量,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工程实现,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设计的控制器可有效提高三相APF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切换线性系统 脉冲宽度调制 数字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轨迹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彦伟 杨乐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34-1841,共8页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是当前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针对圆(近圆)轨道目标航天器,综合利用C-W方程、脉冲控制和优化理论,系统地解决了航天器相对运动的轨迹设计与控制问题。从C-W方程解析解出发,给出了自然轨迹和受限轨迹的数学描述;...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是当前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针对圆(近圆)轨道目标航天器,综合利用C-W方程、脉冲控制和优化理论,系统地解决了航天器相对运动的轨迹设计与控制问题。从C-W方程解析解出发,给出了自然轨迹和受限轨迹的数学描述;以此为基础,考虑碰撞避免,研究了全局绕飞轨迹和局部限制轨迹的设计与控制。对于全局绕飞轨迹,研究提出了自然椭圆绕飞、自然螺旋绕飞、单脉冲"水滴"形绕飞、多脉冲圆形绕飞和多脉冲"田径场"形绕飞五种轨迹模式;对于局部限制轨迹,研究提出了自然椭圆V-bar限制轨迹、单脉冲R-bar限制轨迹和多脉冲任意方位限制轨迹三种模式。分析了每种轨迹模式的形成过程和能量消耗,给出了每种轨迹的设计参数,利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有效性。此外,对多脉冲圆形绕飞轨迹和多脉冲任意方位限制轨迹,建立了脉冲位置和脉冲时间间隔的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相对运动 绕飞 轨迹设计 脉冲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干扰下的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浩 张丽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4-298,共5页
为解决迭代学习控制系统中随机噪声扰动问题,提出基于无限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首次迭代时对系统输出误差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两轮实验法滤波;其次根据小波滤波获得的输出误差确定部分及原误... 为解决迭代学习控制系统中随机噪声扰动问题,提出基于无限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首次迭代时对系统输出误差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两轮实验法滤波;其次根据小波滤波获得的输出误差确定部分及原误差信号作为输入输出辨识出等效IIR线性滤波器,并重构优化误差目标函数,进一步利用优化方法对迭代学习控制器优化设计;最后利用获得的线性滤波器及新学习律对系统进行后续批次迭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仿真显示:在针对输出误差二范数这个性能指标,该方法与小波滤波相比,降低了近15%,并消除了由于小波滤波阈值选取过小产生的振铃现象;在批次间噪声累积上,降低了9%左右。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滤波器综合设计方法,有效抑制了随机噪声的影响,并提高了系统跟踪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 随机噪声 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 小波变换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的优化调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慧敏 黄珺 +2 位作者 宋桂英 付亚楠 杨快荣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针对中点箝位型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three-level neutral point diode clamped dual active bridge,TLNPC DAB)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加移相控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hase shift,PWMPS)的电流有效值优化调制策略。通过... 针对中点箝位型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three-level neutral point diode clamped dual active bridge,TLNPC DAB)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加移相控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hase shift,PWMPS)的电流有效值优化调制策略。通过对变换器划分开关模式,分析各开关模式下工作特性,推导出优化调制策略下控制变量间的最优关系表达式。该调制策略在控制系统电流有效值达到最小的同时使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从而减小了损耗,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脉冲宽度调制加移相控制 优化调制策略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线性脉冲收获的Gilpin-Ayala模型的最大存储量问题
16
作者 郭海叶 窦家维 赵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共6页
主要研究在有限时间周期内,由Gilpin-Ayala模型描述的脉冲收获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收获函数包括比例收获和常量收获,在收获量一定的条件下,以种群在周期末的存储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对于不同的初值条件,研究不同的收获时刻对种群的影响,... 主要研究在有限时间周期内,由Gilpin-Ayala模型描述的脉冲收获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收获函数包括比例收获和常量收获,在收获量一定的条件下,以种群在周期末的存储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对于不同的初值条件,研究不同的收获时刻对种群的影响,并获得最优的收获策略。首先通过脉冲微分方程的极值原理和一些分析技巧,得到了最优收获时刻应满足的必要条件,讨论了在时间周期足够长的条件下具有多次脉冲收获的最优收获策略;进一步考虑了在给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收获次数及相应的最优收获策略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及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主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pin-Ayala系统 脉冲收获 极值原理 优化控制策略 最大存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互联MMC电机调速系统高低频共模电压完全抑制策略
17
作者 王紫喆 滕甲训 +5 位作者 付欢帅 朱艳萍 潘尧 赵巍 李昕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817-7828,I0028,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动功率解耦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ripple-power decoupling base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RPD-MMC)电机调速系统,通过半桥与变压器结构的高频链将子模块(submodule,SM)隔离后进行横向互联,实现三相波动功率在S...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动功率解耦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ripple-power decoupling base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RPD-MMC)电机调速系统,通过半桥与变压器结构的高频链将子模块(submodule,SM)隔离后进行横向互联,实现三相波动功率在SM电容中的解耦,进而消除共模电压(common-mode voltage,CMV)低频波动分量;并提出一种脉冲优化控制CPS-SPWM(pulse optimization control CPS-SPWM,POC-CPS-SPWM)策略,控制任一时刻MMC三相的上、下桥臂导通SM个数保持一致,消除CMV高频波动分量,最终实现对CMV的完全消除。该文从CMV的机理与特性分析出发,分别对低频与高频抑制的方案提出、原理分析与效果实现进行探讨,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CMV机理分析与两种策略消除CMV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调速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共模电压 波动功率解耦 脉冲优化控制cps-s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水力学反问题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会超 王玲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给出了反问题的基本概念,将反问题的分类从过去的“综合、控制、识别与连接输入、系统参数识别”扩展为“参数控制反问题、源项控制反问题、边界条件控制反问题、初始条件控制反问题、形状控制反问题”。在反问题的求解方法方面,采用脉... 给出了反问题的基本概念,将反问题的分类从过去的“综合、控制、识别与连接输入、系统参数识别”扩展为“参数控制反问题、源项控制反问题、边界条件控制反问题、初始条件控制反问题、形状控制反问题”。在反问题的求解方法方面,采用脉冲谱法、离散优化法、控制论方法等方法,求解了Poisson方程、Laplace方程反问题、热传导方程及对流扩散方程反问题,展示了工程水力学反问题在地下水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应用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题 水力学 脉冲谱法 离散优化 控制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 MEMS阵列的高精度微纳卫星编队保持 被引量:12
19
作者 范林东 杨博 +2 位作者 苗峻 龙军 刘旭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5,共9页
随着微纳卫星的发展,对它的控制保持问题亟需解决。传统的推进技术因推力精细度和推力输出相对粗糙,很难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用SiC MEMS微推力器阵列来解决微纳卫星的编队保持问题。由于阵列具有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特性,一般... 随着微纳卫星的发展,对它的控制保持问题亟需解决。传统的推进技术因推力精细度和推力输出相对粗糙,很难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用SiC MEMS微推力器阵列来解决微纳卫星的编队保持问题。由于阵列具有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特性,一般的控制算法很难用于该控制任务,文章提出了利用瞬时脉冲控制策略来实现编队保持。仿真结果表明,阵列用于微纳卫星近距离编队保持的位置精度可达3mm,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此外,为节省推力器,分析了单推力器装药量与控制器参数对能耗和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推力器元冲量范围为8×10^(-6)~20×10^(-6) N·s时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既能满足精度,又可以节约使用推力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保持 微机电系统 微推力器阵列 瞬时脉冲控制 参数优化 微纳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附加轨道非线性能量阱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菁菁 李浩博 刘志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180,共8页
轨道非线性能量阱(Track Nonlinear Sink,轨道NES)是一类被动减振控制装置,通过附加质量块沿轨道运动提供非线性回复力,以达到降低主体结构响应的目的。对轨道NES的回复力和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对附加于32自... 轨道非线性能量阱(Track Nonlinear Sink,轨道NES)是一类被动减振控制装置,通过附加质量块沿轨道运动提供非线性回复力,以达到降低主体结构响应的目的。对轨道NES的回复力和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对附加于32自由度主体结构的轨道NES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后的轨道NES减振性能良好,并对装置刚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但对装置阻尼变化较敏感。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单边碰振轨道非线性能量阱(Single-sided Vibro-impact Track Nonlinear Energy Sink,SSVI轨道NES),并考察了SSVI轨道NES装置刚度和阻尼同时发生变化时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SSVI轨道NES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响应,并同时具有良好的NES刚度和阻尼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结构控制 非线性能量阱 数值优化 脉冲型荷载 鲁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