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脉内波束指向的单相位中心多波束星载SAR系统接收端DBF处理
1
作者
李杨
齐维孔
+1 位作者
黄杰文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9-1125,共7页
该文将单相位中心多波束(SPCMB)星载SAR系统与脉内波束指向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SPCMB-SAR系统方位模糊较大的问题。该文推导了接收端方位向、距离向及2维联合数字波束形成(DBF)的处理方法,并归纳出先方位向DBF后距离向DBF,先距离向...
该文将单相位中心多波束(SPCMB)星载SAR系统与脉内波束指向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SPCMB-SAR系统方位模糊较大的问题。该文推导了接收端方位向、距离向及2维联合数字波束形成(DBF)的处理方法,并归纳出先方位向DBF后距离向DBF,先距离向DBF后方位向DBF,以及2维DBF 3种处理流程。同时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系统参数,对比了3种处理流程的数据率和计算复杂度。仿真验证了3种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模糊度分析证明采用该系统能降低方位模糊和距离模糊,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单相位中心多
波束
脉内波束指向
数字
波束
形成
模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脉内波束指向的单相位中心多波束星载SAR系统接收端DBF处理
1
作者
李杨
齐维孔
黄杰文
禹卫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9-1125,共7页
文摘
该文将单相位中心多波束(SPCMB)星载SAR系统与脉内波束指向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SPCMB-SAR系统方位模糊较大的问题。该文推导了接收端方位向、距离向及2维联合数字波束形成(DBF)的处理方法,并归纳出先方位向DBF后距离向DBF,先距离向DBF后方位向DBF,以及2维DBF 3种处理流程。同时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系统参数,对比了3种处理流程的数据率和计算复杂度。仿真验证了3种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模糊度分析证明采用该系统能降低方位模糊和距离模糊,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单相位中心多
波束
脉内波束指向
数字
波束
形成
模糊分析
Keywords
SAR
Single Phase Center Multi-Beam(SPCMB)
Intrapulse beamsteering
Digital beamforming
Ambiguity analysis
分类号
TN959.7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脉内波束指向的单相位中心多波束星载SAR系统接收端DBF处理
李杨
齐维孔
黄杰文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