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东南丁山地区石牛栏组成脉流体 来源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罗涛
何治亮
郭小文
黄亚浩
陶泽
陈家旭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1-24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39)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p19022-3)。
-
文摘
四川盆地东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缺少成藏和破坏阶段的直接证据,丁山地区志留系石牛栏组储层内沥青和方解石脉体记录了储层内流体演化的信息,对研究油气藏油气成藏演化过程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运用显微岩相学、阴极发光、微区原位元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确定了古流体来源和活动时间,并恢复了甲烷包裹体古压力,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和地质特征揭示了石牛栏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丁山地区石牛栏组储层内发育两期方解石脉体,原油充注发生在两期方解石脉形成之前。第一期方解石脉形成于距今约127 Ma,阴极发光颜色为褐红色,方解石脉形成于偏还原环境,成脉流体来源于同层位成岩流体。第二期方解石脉形成于距今约83 Ma,阴极发光颜色为褐黄色,方解石脉形成于偏氧化环境。龙马溪组烃源岩大量生油阶段在距今190~150 Ma之间,生成的石油充注到石牛栏组储层中并在距今约135 Ma裂解成气藏。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51.77~57.46 MPa,储层压力系数为1.26~1.40。石牛栏组古气藏在燕山期以来,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层抬升剥蚀和断裂发育,促使天然气泄漏。
-
关键词
方解石脉
成脉流体来源
脉体形成时间
古压力恢复
油气成藏过程
丁山地区
-
Keywords
calcite veins
origin of vein-forming fluids
time of vein-forming
paleo-pressure recovery
preservation condition
Dingshan area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