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晓平
顾梦林
+2 位作者
孙振国
赵成斌
周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 ,而齐古逆断裂 -褶皱带下的脆 -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 ,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 190 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 ,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6年
新疆
浅层构造
深部结构
脆-韧转换带
韧
性剪切
带
玛纳斯地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及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霞
刘希强
+2 位作者
李亚军
董晓娜
张慧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392,共12页
对山东及其邻区1975~2010年发生的地震经震相到时数据校正后,用双差定位(Hypodd)和Hypoinverse 2000定位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定位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与区域构造结合更为紧密,震源深度的分布与人工地震勘探所推测的断...
对山东及其邻区1975~2010年发生的地震经震相到时数据校正后,用双差定位(Hypodd)和Hypoinverse 2000定位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定位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与区域构造结合更为紧密,震源深度的分布与人工地震勘探所推测的断裂相吻合;研究区地震多发生在5~25km深度范围内,分别在10km和16km左右存在两个明显的优势分布层,推断为这两个优势分布层分别位于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地震活动图像表明中强震易发生在上下地壳交界的脆-韧转换带内,是区域应力作用下深部构造动力与浅层断裂运动变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构造
震源深度
地震优势分布
脆-韧转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晓平
顾梦林
孙振国
赵成斌
周庆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 (95 0 4 0 90 2 0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7342 0 )
新疆 30 5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 ,而齐古逆断裂 -褶皱带下的脆 -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 ,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 190 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 ,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关键词
1906年
新疆
浅层构造
深部结构
脆-韧转换带
韧
性剪切
带
玛纳斯地震区
Keywords
shallow structure, deep structure, brittle ductile transition zone, ductile shear zone, Manas earthquake area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及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霞
刘希强
李亚军
董晓娜
张慧峰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392,共12页
基金
2012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12DQ009)
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9B04-01)
+1 种基金
山东省地震局重点基金(JJ1207Y)
"中国大陆未来10年M≥7.0地震危险区预测"工作专项资助
文摘
对山东及其邻区1975~2010年发生的地震经震相到时数据校正后,用双差定位(Hypodd)和Hypoinverse 2000定位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定位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与区域构造结合更为紧密,震源深度的分布与人工地震勘探所推测的断裂相吻合;研究区地震多发生在5~25km深度范围内,分别在10km和16km左右存在两个明显的优势分布层,推断为这两个优势分布层分别位于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地震活动图像表明中强震易发生在上下地壳交界的脆-韧转换带内,是区域应力作用下深部构造动力与浅层断裂运动变形的结果。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构造
震源深度
地震优势分布
脆-韧转换带
Keywords
The double
-
difference algorithm Seismotectonis Focal depth Predominantdepth of earthquakes Brittle
-
ductile transi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杨晓平
顾梦林
孙振国
赵成斌
周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东及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李霞
刘希强
李亚军
董晓娜
张慧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