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高处坠落事故脆性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金娜 郭进平 +1 位作者 侯东升 王雪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4-208,共5页
高危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中高处坠落事故居于"五大伤害"事故之首。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为研究对象,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的排序向量,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理论,通过脆性激发度的定义,对高处坠落事故... 高危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中高处坠落事故居于"五大伤害"事故之首。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为研究对象,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的排序向量,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理论,通过脆性激发度的定义,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了脆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不安全设施、无防护措施、强度不够和处于不安全位置这四种因素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脆性源。研究结果为建筑行业事故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处坠落 层次分析 脆性激发度 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自组织理论的电力系统脆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丽梅 徐建军 +2 位作者 许爱华 李宏玉 高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1-234,共4页
基于临界自组织理论,运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电力系统脆性模型,并通过对6节点系统的脆性仿真,探讨了系统脆性激发的规律。结果表明,脆性发生时大都具有从临近线路向外蔓延的特点;脆性的发生和电力线路的负载状况有关;只有少部分元件能激... 基于临界自组织理论,运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电力系统脆性模型,并通过对6节点系统的脆性仿真,探讨了系统脆性激发的规律。结果表明,脆性发生时大都具有从临近线路向外蔓延的特点;脆性的发生和电力线路的负载状况有关;只有少部分元件能激发系统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脆性分析 临界自组织 连锁性崩溃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系统安全的脆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小勇 冯茂静 李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将脆性理论引入大坝系统安全分析中,探讨了大坝安全的脆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大坝安全的脆性分析模型。根据对工程实例的脆性分析,得出影响大坝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为大坝系统的自身质量,为准确分析失事原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脆性理论 大坝安全 脆性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武器通信系统脆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俊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5期18-21,共4页
某型武器通信系统进行脆性建模与分析的目的是找到该通信系统的脆性源,为改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供依据。运用图论建立通信系统脆性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层重构。找到通信系统的脆性源,得到分层的系统脆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型武器通... 某型武器通信系统进行脆性建模与分析的目的是找到该通信系统的脆性源,为改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供依据。运用图论建立通信系统脆性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层重构。找到通信系统的脆性源,得到分层的系统脆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型武器通信系统中,通信控制机是其脆性源,对完善某型武器通信系统建构、改善通信控制机性能、开展通信控制机操作训练和故障诊断训练等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建设某型通信控制机故障诊断训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通信控制机 脆性建模分析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与脆性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叶亚培 唐书恒 +1 位作者 郗兆栋 张耀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井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并基于岩石物理与矿物组成评价页岩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其体积分数分别为 43.5%,30.3%,11.6%,8.3%和 6.2%。在分析矿物含量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牛蹄塘组下段较上段岩石脆性好,脆性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脆性矿物体积分数为 41.7%~82.3%。沉积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牛蹄塘组上、下段页岩脆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矿物 成因类型 扫描电镜 沉积环境 脆性分析 牛蹄塘组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复杂船舶电力系统脆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瑞平 朱志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针对复杂船舶电力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复杂系统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复杂船舶电力系统脆性的赋权图模型,以图的边描述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边的权值描述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程度,并且定义了系统最大崩溃路径,提出了一种求解系统最... 针对复杂船舶电力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复杂系统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复杂船舶电力系统脆性的赋权图模型,以图的边描述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边的权值描述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程度,并且定义了系统最大崩溃路径,提出了一种求解系统最大崩溃路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又以Matlab仿真为例验证了新算法,并对算法中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脆性分析 粒子群优化算法 崩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限缓冲区生产线脆性量化评估
7
作者 胡江飞 张定 +1 位作者 刘强 陈勇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140,共6页
针对产线存在的失效时间窗口问题,分析了弹性制造系统脆性的时空属性,对产线进行了脆性定量分析。脆性的量化评估是一个瞬时性能动态求解过程,求解过程中,首先,对失效时间窗问题进行建模;其次,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单元失效模型进行拟合... 针对产线存在的失效时间窗口问题,分析了弹性制造系统脆性的时空属性,对产线进行了脆性定量分析。脆性的量化评估是一个瞬时性能动态求解过程,求解过程中,首先,对失效时间窗问题进行建模;其次,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单元失效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设备故障率函数,结合产能损失对产线进行瞬态脆性、稳态脆性定量分析;最后以手机装配线项目案例加以分析验证,结果证明对产线的脆性分析有助于优化产线缓冲区配置从而提高产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缓冲区 失效时间 装配线 定量分析 时空属性 量化评估 项目案例 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brittle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圣奇 靖洪文 徐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2059-2073,共15页
Based on the axial stress-axial strain curves,the effect of fissure angle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is analyzed.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andstone sp... Based on the axial stress-axial strain curves,the effect of fissure angle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is analyzed.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are all lower than that of intact specimen,but the reduction extent is distinctly related to the fissure angle.The results of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are obtained by the acoustic emission,which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The ultimate failure mode and crack coalescence behavior are evaluated for brittle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Nine different crack types a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geometry and crack coalescence mechanism(tensile crack,hole collapse,far-field crack and surface spalling)for combined flaws.The photographic monitoring was also adopted for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sequence of crack coalescence in brittle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which recorded the real-time crack coalescence process during entire deformation.According to the monitored results,the effect of crack coalescence process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for brittle sandstone specimens containing combined flaws by using digital photogram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ttle sandstone combined flaws STRENGTH crack coalescence acoustic emission (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rittleness and confining stress on rock cuttability based on rock indentation tests 被引量:7
9
作者 WANG Shao-feng TANG Yu WANG Shan-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86-2800,共15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brittleness and confining stress on rock cuttability,the indent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a conical pick on the four types of rocks.The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utili...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brittleness and confining stress on rock cuttability,the indent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a conical pick on the four types of rocks.The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utilized to tak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eight sets of normalized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for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peak indentation force(PIF)and specific energy(SE)with brittleness index and 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The regression analyses present that these regression models have good prediction performance.The regress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rittleness indices and 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 conditions have non-linear effects on the rock cuttability that is determined by PIF and SE.Finally,the multilayer perceptual neural network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mportance weights of brittleness index and 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 upon the influence for rock cuttabilit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brittleness index for influencing the rock cut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cuttability brittleness index uniaxial confining pressures regression analysis multilayer perceptual neural network importa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