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
雷四上亚段
脆性储层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致密气储层脆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杰
张超谟
+2 位作者
张占松
张冲
聂昕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岩石的脆性研究对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储层岩石脆性越高,压裂后裂缝越发育,产能越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致密气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脆性岩石的单轴压裂起裂机制,以单轴压裂曲线的起裂点和峰值点的应力与应变为...
岩石的脆性研究对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储层岩石脆性越高,压裂后裂缝越发育,产能越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致密气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脆性岩石的单轴压裂起裂机制,以单轴压裂曲线的起裂点和峰值点的应力与应变为基础,结合多种脆性计算公式,建立了新的脆性指数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利用新模型计算的脆性指数与基于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的脆性指数具有很明显的函数关系,可以有效表征研究区岩石的脆性;基于单轴抗压实验的压裂效果,利用新建立的脆性指数和初裂点指数可以有效地建立储层的压裂效果划分标准。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储层脆性计算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脆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储层
应力-应变曲线
单轴抗压实验
脆性
指数
储层
脆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新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霞
周灿灿
+2 位作者
赵杰
程相志
胡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3期57-65,共9页
泥页岩油藏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评价技术在其勘探和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非构造裂缝型泥页岩油藏,国内外现有的常规测井评价技术均不能满足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需求。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页岩油藏为例,针对...
泥页岩油藏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评价技术在其勘探和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非构造裂缝型泥页岩油藏,国内外现有的常规测井评价技术均不能满足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需求。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页岩油藏为例,针对泥页岩油藏勘探与工程改造需求,以"非常规思想"为指导,从烃源岩品质、矿物组分、地层压力、岩石脆性、裂缝识别等角度开展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优选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地层压力系数和岩石脆性指数这3个表征参数,建立了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最终形成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配套技术。该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非常规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油藏
测井评价
矿物组分
岩石
脆性
有效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多波地震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4099)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02004-005)联合资助
文摘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关键词
龙门山
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
雷四上亚段
脆性储层
裂缝预测
Keywords
Longmen Mountain
Jinma-Yazihe nappe tectonic belt
upper sub-Member of Member 4
Leikoupo Formation
brittle reservoir
fracture 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致密气储层脆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杰
张超谟
张占松
张冲
聂昕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致密气储层岩石导电机理研究及饱和度评价"(编号:41404084)
湖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等效岩石单元模型的渗透率测井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13CFB396)联合资助
文摘
岩石的脆性研究对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储层岩石脆性越高,压裂后裂缝越发育,产能越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致密气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脆性岩石的单轴压裂起裂机制,以单轴压裂曲线的起裂点和峰值点的应力与应变为基础,结合多种脆性计算公式,建立了新的脆性指数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利用新模型计算的脆性指数与基于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的脆性指数具有很明显的函数关系,可以有效表征研究区岩石的脆性;基于单轴抗压实验的压裂效果,利用新建立的脆性指数和初裂点指数可以有效地建立储层的压裂效果划分标准。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储层脆性计算的方法,建立了新的脆性评价标准。
关键词
致密气
储层
应力-应变曲线
单轴抗压实验
脆性
指数
储层
脆性
评价
Keywords
tight gas reservoirs
stress-strain curve
uniaxial compressive experiments
brittleness index
reservoir brittleness evalu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新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霞
周灿灿
赵杰
程相志
胡松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3期57-65,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储层油气测井解释理论方法与处理技术"(2011ZX05020-008)
文摘
泥页岩油藏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评价技术在其勘探和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非构造裂缝型泥页岩油藏,国内外现有的常规测井评价技术均不能满足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需求。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页岩油藏为例,针对泥页岩油藏勘探与工程改造需求,以"非常规思想"为指导,从烃源岩品质、矿物组分、地层压力、岩石脆性、裂缝识别等角度开展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优选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地层压力系数和岩石脆性指数这3个表征参数,建立了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最终形成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配套技术。该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非常规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泥页岩油藏
测井评价
矿物组分
岩石
脆性
有效
储层
Keywords
shale reservoirs, logging evaluation, mineral components, rock brittleness, effective reservoirs
分类号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徐天吉
程冰洁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致密气储层脆性研究
张杰
张超谟
张占松
张冲
聂昕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新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李霞
周灿灿
赵杰
程相志
胡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