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Ⅳ: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
武强
王金华
刘东海
崔芳鹏
刘守强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8
|
|
2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 |
武强
张志龙
张生元
马积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8
|
|
3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与建议 |
李建林
张洪云
王心义
冯有利
刘洲
韩乐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4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Ⅲ——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
武强
解淑寒
裴振江
马积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9
|
|
5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Ⅴ:基于GIS的ANN型、证据权型、Logistic回归型脆弱性指数法的比较 |
武强
张波
赵文德
刘守强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4
|
|
6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
武强
刘守强
贾国凯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0 |
71
|
|
7
|
基于分形-脆弱性指数法的煤矿底板突水预测——以王行庄煤矿为例 |
李建林
王泓斐
王登磊
李志强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8
|
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在李雅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
罗成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9
|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整合矿井底板突水评价及主控因素分析 |
杜伟升
姜耀东
焦振华
刘华博
任政
郑利杰
|
《矿业科学学报》
|
2017 |
5
|
|
10
|
脆弱性指数法在沙曲矿上组煤突水性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
王凌鹤
李进朋
王建忠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1
|
脆弱性指数法在东欢坨矿-950水平南一底板突水评价的应用 |
郭世达
刘莉
翟俊杰
|
《南方农机》
|
2021 |
0 |
|
12
|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脆弱性指数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邱梅
赵建飞
邵振东
张伟强
郑妍
尹心雨
盖贵超
韩昭帝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基于改进局部变权理论的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 |
李哲
丁湘
刘守强
蒲治国
|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4
|
基于GIS的突水系数法与AHP型脆弱指数法在应用中的对比 |
牛鹏
曾一凡
李哲
刘守强
宫厚健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5
|
基于分区变权及AHP的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 |
张俊杰
刘守强
纪润清
曾一凡
刘祥宇
|
《矿业科学学报》
|
2020 |
3
|
|
16
|
下组煤层底板奥灰突水脆弱性评价分析 |
王飞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7
|
大同煤田(北区)煤层底板独立岩溶水系统突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
李冲
杨文凯
杨斌
董远卓
杨亮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8
|
基于Surfer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张成行
郑洁铭
张玉卓
徐智敏
|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9
|
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耦合赋权的多源信息融合突水危险性评价 |
施龙青
张荣遨
韩进
丛培章
秦道霞
郭玉成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37
|
|
20
|
改进的VIM模型在建筑物区域地震脆弱性评估中的应用——以玉树地区为例 |
郑浩
陈宇
郭兰兰
刘吉夫
刘连友
郑涛
|
《灾害学》
|
2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