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脆性材料超精密车削中脆—塑性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奕
董申
+1 位作者
周明
李兆光
《工具技术》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10,共5页
以脆性材料的印压和刻划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垂直载荷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脆性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机理,提出用切向载荷当量系数和裂纹生成角两个参数来研究切向载荷对裂纹的影响。根据超精密金刚石车削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提出了满足...
以脆性材料的印压和刻划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垂直载荷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脆性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机理,提出用切向载荷当量系数和裂纹生成角两个参数来研究切向载荷对裂纹的影响。根据超精密金刚石车削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提出了满足镜面车削的条件,推导出了临界切削深度和最大进给量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
性材料
脆
-
塑性
转变
超精密车削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脆性材料去除机理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洪丽
张建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6,共5页
脆性材料塑性去除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采用切向、轴向和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对烧结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去除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脆性材料去除脆-塑性转变临界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辅助方式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
脆性材料塑性去除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采用切向、轴向和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对烧结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去除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脆性材料去除脆-塑性转变临界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辅助方式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剪切的方式去除;切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同时伴有少量沿晶断裂;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主要以断裂破碎的方式去除,而且加工表面残留裂纹。因而,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最有利于实现脆性材料塑性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磨削
脆塑性转变
脆
性材料
材料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化硅陶瓷塑性域微切削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文革
肖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6-1550,共5页
针对碳化硅材料在较高切削压力的微切削条件下具有脆塑性转变机制,利用专用切削仿真软件Advantedge V5.6,对金刚石刀具微切削碳化硅陶瓷材料的脆塑性转变机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材料初始温度的...
针对碳化硅材料在较高切削压力的微切削条件下具有脆塑性转变机制,利用专用切削仿真软件Advantedge V5.6,对金刚石刀具微切削碳化硅陶瓷材料的脆塑性转变机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材料初始温度的变化对材料切削变形、刀-屑接触面最大切削压力、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变化规律,并与权威文献的实际实验的切削力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获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45°负前角刀具、较小的刀尖圆弧半径、较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切削深度更利于有效的实现碳化硅陶瓷塑性域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脆塑性转变
微切削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机理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聂鹏
康晓峰
+1 位作者
王明海
田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79,共3页
通过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印压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基于晶体结构和压头形状的应变梯度理论研究,计算出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脆塑性转变的临界切削厚度,其临界切削厚度在(335.63~1343.15)nm之间,在此范围内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
通过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印压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基于晶体结构和压头形状的应变梯度理论研究,计算出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脆塑性转变的临界切削厚度,其临界切削厚度在(335.63~1343.15)nm之间,在此范围内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了脆塑性转变,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为主。根据脆性材料超精密切削中的脆塑性转变机理,建立了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模型,并通过超精密车削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所建立超精密切削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
脆塑性转变
临界切削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扭超声辅助磨削氮化硅亚表面损伤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闫艳燕
马千里
+2 位作者
张亚飞
秦飞跃
赵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究纵扭超声辅助磨削工艺参数对氮化硅陶瓷亚表面损伤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建立纵扭超声振动下单颗磨粒的切削轨迹及其切削弧长模型,分析纵扭超声辅助磨削独特的加工机理。其次,考虑砂轮表面磨粒的随机分布特性,并基于硬脆材料脆...
目的探究纵扭超声辅助磨削工艺参数对氮化硅陶瓷亚表面损伤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建立纵扭超声振动下单颗磨粒的切削轨迹及其切削弧长模型,分析纵扭超声辅助磨削独特的加工机理。其次,考虑砂轮表面磨粒的随机分布特性,并基于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特性及其临界转角界定,给出纵扭超声辅助磨削单颗磨粒未变形切屑厚度的概率学模型,进而建立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单颗磨粒的平均法向磨削力模型。最后,建立纵扭超声辅助磨削氮化硅亚表面损伤深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纵扭超声振动的引入增大了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单颗磨粒的切削弧长,减小了单颗磨粒平均未变形切屑厚度,降低了单颗磨粒的法向磨削力,最终降低了氮化硅陶瓷亚表面损伤的深度,获得了较好的氮化硅陶瓷表面加工质量。氮化硅亚表面损伤深度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而降低,当超声振幅为6μm时,亚表面损伤深度为5.65μm,相较于普通磨削亚表面损伤深度降低了33.6%。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3.38%,平均误差为8.34%,因此该模型能够为氮化硅实际加工中亚表面损伤深度的预测提供一定参考。结论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能够有效降低氮化硅陶瓷加工表面的亚表面损伤深度,进而提高氮化硅陶瓷工件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超声磨削
氮化硅
亚表面损伤
平均未变形切屑厚度
磨削加工
脆塑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6
作者
霍石岩
解丽静
+1 位作者
项俊锋
庞思勤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0期3-12,共10页
针对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状况,重点关注了碳化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脆塑性转变以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对其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表面形成、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机理以及各自超...
针对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状况,重点关注了碳化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脆塑性转变以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对其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表面形成、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机理以及各自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及各种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全面了解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超精密加工
脆塑性转变
表面成型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解理氧化镓晶体微尺度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徐亚萌
周海
+2 位作者
张杰群
任相璞
张春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4-2240,2248,共8页
为了探寻单晶氧化镓晶体超精密加工的易切削方向以及临界切削深度,将单晶氧化镓晶体(100)晶面和(010)晶面等角度划分成24等份,对每个方向上用Berkovich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试验、用Cube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和划痕试验。试验结果表...
为了探寻单晶氧化镓晶体超精密加工的易切削方向以及临界切削深度,将单晶氧化镓晶体(100)晶面和(010)晶面等角度划分成24等份,对每个方向上用Berkovich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试验、用Cube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和划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00)晶面120°方向上脆塑转变临界切深最大,为623 nm左右,此时脆塑转变临界载荷为29.4 mN;在(010)晶面105°方向上脆塑转变临界切深最大,为686 nm左右,此时脆塑转变临界载荷为20.0 mN。氧化镓晶体存在强烈的各向异性,其中(010)面各向异性较为强烈。对比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度和相对脆塑转变临界切深随方向的变化趋势,结合各方向的划痕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氧化镓晶体(010)面为易加工晶面,105°方向为易加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晶体
各向异性
机械性能
脆塑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脆性材料超精密车削中脆—塑性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奕
董申
周明
李兆光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工具技术》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以脆性材料的印压和刻划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垂直载荷和切向载荷共同作用下脆性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机理,提出用切向载荷当量系数和裂纹生成角两个参数来研究切向载荷对裂纹的影响。根据超精密金刚石车削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提出了满足镜面车削的条件,推导出了临界切削深度和最大进给量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脆
性材料
脆
-
塑性
转变
超精密车削
车削
Keywords
brittle material ultraprecise diamond turning brittleness ductility transition critical turning depth maxium feed
分类号
TG510.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B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脆性材料去除机理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洪丽
张建华
机构
山东交通学院工程机械系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512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5F10)
文摘
脆性材料塑性去除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采用切向、轴向和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对烧结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去除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脆性材料去除脆-塑性转变临界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辅助方式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剪切的方式去除;切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同时伴有少量沿晶断裂;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主要以断裂破碎的方式去除,而且加工表面残留裂纹。因而,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最有利于实现脆性材料塑性去除。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磨削
脆塑性转变
脆
性材料
材料去除机理
Keywords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brittle materials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分类号
TG66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化硅陶瓷塑性域微切削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文革
肖田
机构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6-1550,共5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11056)资助
文摘
针对碳化硅材料在较高切削压力的微切削条件下具有脆塑性转变机制,利用专用切削仿真软件Advantedge V5.6,对金刚石刀具微切削碳化硅陶瓷材料的脆塑性转变机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材料初始温度的变化对材料切削变形、刀-屑接触面最大切削压力、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变化规律,并与权威文献的实际实验的切削力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获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45°负前角刀具、较小的刀尖圆弧半径、较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切削深度更利于有效的实现碳化硅陶瓷塑性域切削。
关键词
碳化硅
脆塑性转变
微切削
模拟
Keywords
ceramic cutting tools
diamond cutting tools
micromachining
silicon carbide
computer simulation
computer softwar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rittle to ductile transition
simulation
分类号
TG50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机理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聂鹏
康晓峰
王明海
田禾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79,共3页
文摘
通过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印压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基于晶体结构和压头形状的应变梯度理论研究,计算出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脆塑性转变的临界切削厚度,其临界切削厚度在(335.63~1343.15)nm之间,在此范围内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了脆塑性转变,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为主。根据脆性材料超精密切削中的脆塑性转变机理,建立了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模型,并通过超精密车削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所建立超精密切削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
脆塑性转变
临界切削厚度
Keywords
Isotropic pyrolytic graphit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The critical cutting thickness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50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扭超声辅助磨削氮化硅亚表面损伤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闫艳燕
马千里
张亚飞
秦飞跃
赵波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163)。
文摘
目的探究纵扭超声辅助磨削工艺参数对氮化硅陶瓷亚表面损伤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建立纵扭超声振动下单颗磨粒的切削轨迹及其切削弧长模型,分析纵扭超声辅助磨削独特的加工机理。其次,考虑砂轮表面磨粒的随机分布特性,并基于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特性及其临界转角界定,给出纵扭超声辅助磨削单颗磨粒未变形切屑厚度的概率学模型,进而建立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单颗磨粒的平均法向磨削力模型。最后,建立纵扭超声辅助磨削氮化硅亚表面损伤深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纵扭超声振动的引入增大了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单颗磨粒的切削弧长,减小了单颗磨粒平均未变形切屑厚度,降低了单颗磨粒的法向磨削力,最终降低了氮化硅陶瓷亚表面损伤的深度,获得了较好的氮化硅陶瓷表面加工质量。氮化硅亚表面损伤深度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而降低,当超声振幅为6μm时,亚表面损伤深度为5.65μm,相较于普通磨削亚表面损伤深度降低了33.6%。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3.38%,平均误差为8.34%,因此该模型能够为氮化硅实际加工中亚表面损伤深度的预测提供一定参考。结论纵扭超声辅助磨削能够有效降低氮化硅陶瓷加工表面的亚表面损伤深度,进而提高氮化硅陶瓷工件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
纵扭超声磨削
氮化硅
亚表面损伤
平均未变形切屑厚度
磨削加工
脆塑性转变
Keywords
longitudinal torsional ultrasonic grinding
silicon nitride
subsurface damage
average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grinding
brittle-plastic transition
分类号
TG580.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6
作者
霍石岩
解丽静
项俊锋
庞思勤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0期3-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051)
文摘
针对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状况,重点关注了碳化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脆塑性转变以及铝基碳化硅的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对其加工过程中切削力、表面形成、刀具磨损、切屑形成等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机理以及各自超精密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及各种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全面了解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碳化硅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超精密加工
脆塑性转变
表面成型
刀具磨损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SiCp/Al composites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brittle-plastic transition
surface forming
tool wear
分类号
TG506.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40.7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解理氧化镓晶体微尺度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徐亚萌
周海
张杰群
任相璞
张春伟
机构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4-2240,22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457)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SJCX20_1351)
江苏省微纳米生物医学仪器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F202009)。
文摘
为了探寻单晶氧化镓晶体超精密加工的易切削方向以及临界切削深度,将单晶氧化镓晶体(100)晶面和(010)晶面等角度划分成24等份,对每个方向上用Berkovich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试验、用Cube金刚石压头进行纳米压痕和划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00)晶面120°方向上脆塑转变临界切深最大,为623 nm左右,此时脆塑转变临界载荷为29.4 mN;在(010)晶面105°方向上脆塑转变临界切深最大,为686 nm左右,此时脆塑转变临界载荷为20.0 mN。氧化镓晶体存在强烈的各向异性,其中(010)面各向异性较为强烈。对比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度和相对脆塑转变临界切深随方向的变化趋势,结合各方向的划痕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氧化镓晶体(010)面为易加工晶面,105°方向为易加工方向。
关键词
氧化镓晶体
各向异性
机械性能
脆塑性转变
Keywords
gallium oxide crystal
anisotropy
mechanics property
brittle-plastic transition
分类号
TH145.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脆性材料超精密车削中脆—塑性转变的研究
赵奕
董申
周明
李兆光
《工具技术》
E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脆性材料去除机理
张洪丽
张建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化硅陶瓷塑性域微切削有限元模拟研究
武文革
肖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机理研究
聂鹏
康晓峰
王明海
田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纵扭超声辅助磨削氮化硅亚表面损伤及其试验研究
闫艳燕
马千里
张亚飞
秦飞跃
赵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碳化硅及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霍石岩
解丽静
项俊锋
庞思勤
《工具技术》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易解理氧化镓晶体微尺度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徐亚萌
周海
张杰群
任相璞
张春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