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硐室岩壁过渡型破坏模式及最大线应变理论分析研究
- 1
-
-
作者
李晓光
张普锦
周春雷
赵亮
李远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7,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904100)
佛山市人民政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1BE014)。
-
文摘
地下硐室所在的岩体应力条件复杂,破坏模式随着与开挖面距离的不同发生转变,开挖所引起的原位脆性岩体应力集中会导致平行于自由面的局部损伤演化,称为表面不稳定性。而在深层条件下,低强度硐室岩壁的表面不稳定性及过渡型破坏模式很常见。针对目前实验室中圆柱形试样在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受力不符合岩壁单元实际应力状态的局限性,研发一款可模拟硐室岩壁过渡式破坏的试验测试仪。对长方体砂岩、花岗岩试样进行单临空面双向应力加载试验,分析岩石试样的裂纹发展、应力应变规律和破坏模式过渡转化。基于最大线应变理论及胡克定律提出最大线应变强度分析公式,建立基于最大线应变理论的岩壁表面不稳定性破坏的试验测试和分析方法,并且同Mohr-Coulomb准则及Hoek-Brown强度理论进行比较,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最大线应变理论解释硐室岩壁过渡型破坏模式的适用性。
-
关键词
脆剪过渡式破坏
表面不稳定性
最大线应变理论
岩石力学试验
-
Keywords
brittle shear transition failure
surface instability
maximum linear strain theory
rock mechanics test
-
分类号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