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脂质体血液透析清除蛋白结合性毒素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雪枫
丁峰
+3 位作者
顾勇
朱秋毓
潘俊
陆伟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体外试验条件下模拟血液透析,观察脂质体血液透析(HLD)对蛋白结合性溶质的清除效果,并与常规血液透析和白蛋白透析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体外闭合循环,分别于血液侧(B侧)加入含3-硫酸吲哚酚(IS),胆红素(Bil)和胆酸钠(CA)的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体外试验条件下模拟血液透析,观察脂质体血液透析(HLD)对蛋白结合性溶质的清除效果,并与常规血液透析和白蛋白透析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体外闭合循环,分别于血液侧(B侧)加入含3-硫酸吲哚酚(IS),胆红素(Bil)和胆酸钠(CA)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根据透析液侧(D侧)成分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白蛋白组(BSA生理盐水溶液)和脂质体组(4%大豆卵磷脂脂质体生理盐水溶液),每组进行3次150min体外循环,每30min分别由两侧取样测定溶质浓度及白蛋白水平。结果白蛋白组中IS在30min即达到两侧平衡,脂质体组和对照组中IS分别在90min^120min和150min时两侧溶质浓度接近。CA在白蛋白组和脂质体组中清除较快;对照组中B侧CA水平则在60min^90min已达平台,而其D侧含量维持于低水平。Bil的清除曲线与CA类似,但在脂质体组中60min后才显示逐渐下降。各组中BSA含量在30min轻度下降外,其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方式相比,HLD和白蛋白透析能更有效清除蛋白结合性溶质,而HLD起效较慢但效应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血液透析
蛋白结合性毒素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质体血液透析清除蛋白结合性毒素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施雪枫
丁峰
顾勇
朱秋毓
潘俊
陆伟跃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
复旦大学药学院靶向制剂室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基金
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
文摘
目的体外试验条件下模拟血液透析,观察脂质体血液透析(HLD)对蛋白结合性溶质的清除效果,并与常规血液透析和白蛋白透析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体外闭合循环,分别于血液侧(B侧)加入含3-硫酸吲哚酚(IS),胆红素(Bil)和胆酸钠(CA)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根据透析液侧(D侧)成分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白蛋白组(BSA生理盐水溶液)和脂质体组(4%大豆卵磷脂脂质体生理盐水溶液),每组进行3次150min体外循环,每30min分别由两侧取样测定溶质浓度及白蛋白水平。结果白蛋白组中IS在30min即达到两侧平衡,脂质体组和对照组中IS分别在90min^120min和150min时两侧溶质浓度接近。CA在白蛋白组和脂质体组中清除较快;对照组中B侧CA水平则在60min^90min已达平台,而其D侧含量维持于低水平。Bil的清除曲线与CA类似,但在脂质体组中60min后才显示逐渐下降。各组中BSA含量在30min轻度下降外,其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方式相比,HLD和白蛋白透析能更有效清除蛋白结合性溶质,而HLD起效较慢但效应更持久。
关键词
脂质体血液透析
蛋白结合性毒素
白蛋白
Keywords
hemolipodialysis
protein-bound toxins
albumin
分类号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脂质体血液透析清除蛋白结合性毒素的初步试验
施雪枫
丁峰
顾勇
朱秋毓
潘俊
陆伟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