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细胞效率的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侯颖 李文蓉 +1 位作者 谭立新 牛志刚 《黄牛杂志》 2005年第2期18-20,24,共4页
为建立脂质体介导的高效体细胞转染体系,采用脂质体TransfastTM包裹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pCMV-EGFP质粒,转染5~13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DNA剂量、细胞汇合度、血清、转染时间及脂质体与DNA比例等参数... 为建立脂质体介导的高效体细胞转染体系,采用脂质体TransfastTM包裹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pCMV-EGFP质粒,转染5~13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DNA剂量、细胞汇合度、血清、转染时间及脂质体与DNA比例等参数对转染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0.75μgDNA按1∶1的脂质体与DNA比例,在无血清条件下转染汇合50%细胞3h,转染效率最高可达40.7%±5%。4h转染时间、细胞汇合80%及转染体系中有血清会降低转染效率。随着DNA剂量的增加,转染效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但山羊成纤维细胞的活细胞数显著下降。实验表明TransfastTM能高效安全地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染效率 血清 脂质体介导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剂量 羊胎 山羊 体细胞 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原理及其研究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雪雁 关伟军 +1 位作者 马月辉 刘桂林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脂质体介导转染 技术原理 组成 制备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启动子调控RFP报告基因在家蚕细胞(Bm-e-HNU5)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 叶向群 +2 位作者 吴亦亮 桂慕燕 左正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为报告基因,构建含4种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家蚕Bombyxmori细胞(Bm-e-HNU5),观察家蚕细胞质肌动蛋白4基因启动子(A4)、α微管蛋白基因启动子(α-tub)、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启动子(Fib)和... 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为报告基因,构建含4种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家蚕Bombyxmori细胞(Bm-e-HNU5),观察家蚕细胞质肌动蛋白4基因启动子(A4)、α微管蛋白基因启动子(α-tub)、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启动子(Fib)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早期即刻蛋白基因启动子(IE)4种启动子调控RFP报告基因在家蚕细胞内的瞬时表达情况。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DsRed-α-tub、pDsRed-A4、pDsRed-IE和pDsRed-Fib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正确无误。转染和转录实验结果表明,除了pDsRed-A4外,其他3种重组质粒在Bm-e-HNU5细胞中都得到高转染率,α-tub、IE和Fib可依次增强RFP报告基因在家蚕细胞内的瞬时表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启动子 RFP报告基因 瞬时表达活性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脑啡肽原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安珂 田玉科 +2 位作者 杨辉 高峰 王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构建人前脑啡肽原(hPPE)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质粒pCMVhPPE.SEQ中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hPPE... 目的构建人前脑啡肽原(hPPE)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质粒pCMVhPPE.SEQ中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hPPE和空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经G418(600μg/ml)筛选,挑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转染细胞亮氨酸脑啡肽(LEK)的表达及分泌,同时检测Neo基因的存在以证实转染成功。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后分别出现5.4kb和950bb片段,测序分析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hPPE亚克隆成功。Neo基因检测显示重组质粒和空质粒已成功转染至IAST中,筛选获得IAST/hPPE和IAST/Neo两个细胞株,LEK免疫染色均阳性,但平均光密度结果显示IAST/hPPE的LEK表达明显强于IAST/Neo和IAST(P<0.01)。IAST/hPPE细胞与IAST/Neo和IAST细胞相比,hPPE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LEK的分泌量明显增高(P<0.01),而IAST与IAST/Neo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前脑啡肽原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hPPE),为该细胞移植用于镇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星形胶质 基因修饰 细胞株 永生化 大鼠 pcDNA3.1(+) DNA重组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 重组质粒 真核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法 亮氨酸脑啡肽 RT-PCR L-EK mRNA表达 免疫检测 Neo基因 平均光密度 培养上清液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德宇 杜靖远 +3 位作者 王洪 刘勇 郭晓东 刘维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4-686,共3页
为了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7(rh BMP- 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 (BMSCs)后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 BM-SCs增殖的影响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 rh BMP- 7基因转染 BMSCs,用逆转录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 SABC法分别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 ;再... 为了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7(rh BMP- 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 (BMSCs)后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 BM-SCs增殖的影响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 rh BMP- 7基因转染 BMSCs,用逆转录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 SABC法分别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 ;再用 3H- Td R掺入法检测基因表达产物对正常培养的 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细胞能高效表达外源基因 ,且表达时间长达 4周 ;基因表达产物能明显促进 BMS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髓基质细胞 基因转染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转染的人肾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晨 秦卫军 +5 位作者 温伟红 张磊 王禾 秦荣良 袁建林 邵国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建立高表达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以下简称 βG)基因的肾癌细胞模型 ,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βG ,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人肾癌细胞株GRC 1中。用mRNA打点杂交和Westernblot,鉴... 目的 :建立高表达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以下简称 βG)基因的肾癌细胞模型 ,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βG ,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人肾癌细胞株GRC 1中。用mRNA打点杂交和Westernblot,鉴定其转录与表达水平 ,并通过光镜、电镜及细胞增殖周期检测等方法 ,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在mRNA与蛋白水平证实 ,转染细胞内有 βG基因的高表达。透射电镜观察 ,转染细胞中的溶酶体、内质网丰富 ,细胞微绒毛及突起增多 ,但转染前后肾癌细胞GRC 1的周期及生长情况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应用脂质体介导法 ,将βG基因导入人肾癌GRC 1细胞后 ,获得生物学特性稳定 βG基因高表达的肾癌细胞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基因转染 超微结构 生物学特性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7
作者 谢娜 王晓燕 张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3,共1页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含增强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BV的4个启动子,载入T载体,测序后插入到含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1。构建出HB...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含增强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BV的4个启动子,载入T载体,测序后插入到含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1。构建出HBV不同启动子调控的EGFP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各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4种构建好的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重组体转染细胞中EG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启动子 肝癌细胞株HEPG2 调控 聚合酶链反应(PCR) GFP报告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