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白质疏松症临床相关因素和脂质代谢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斌 涂蓉 +3 位作者 钱士匀 蔡美华 姚红霞 苏庆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和脂质代谢异常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将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和脑萎缩的277例病人进行CT与临床出院诊断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和脂质代谢异常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将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和脑萎缩的277例病人进行CT与临床出院诊断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0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108例正常对照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进行分析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和脑萎缩三者的伴随疾病谱相似,但脑白质疏松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伴随率分别为58.3%~75%,66.7%和41.7%~60%,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和脑萎缩组(P<0.05)。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和脑萎缩三者之间的伴发率极高。脑白质疏松症患者ApoE2等位基因频率为0.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74(P<0.05);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中检测出携带有Apoε2/2纯合子基因者4例,高于对照组。携带ApoE2等位基因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含量均高于ApoE3等位基因患者。结论: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与脑萎缩三者存在着共同相似的病因。载脂蛋白E2等位基因,尤其是ε2/2纯合子基因可能是脑白质疏松症的一种遗传易感因子。脑白质疏松症可能是通过以甘油三酯含量增高为主的高脂血症的途径而发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疏松症 脑萎缩 患者 脑梗死 脂质代谢障碍 对照组 临床相关因素 等位基因频率 纯合子 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特征及其与前清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康慧 尹友生 +3 位作者 覃源 李小励 韦家智 陈媛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清前清蛋白(PA)的关系,了解两者对MHD患者营养状态评价的意义。方法以9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清前清蛋白(PA)的关系,了解两者对MHD患者营养状态评价的意义。方法以9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1)根据PA水平分为A组(PA≥300 mg/L)和B组(PA<300 mg/L),比较两组间脂质代谢指标的差异。(2)分析PA与各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3)比较A、B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A、B两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TC、LDL-C、VLDL-C、ApoAI、ApoB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与TG、TC、HDL-C、LDL-C、VLDL-C、ApoAI、ApoB呈正相关(P<0.01),与CRP呈负相关(r=-0.297,P<0.05)。(3)B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156,P=0.023)。结论 MH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PA呈正相关;低TC、低PA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脂质代谢障碍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血脂水平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红 张国荣 +1 位作者 柳霞 李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0-962,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D)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LDD的诊断标准,选取490例LDD患者作为LDD组,另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压相匹配的4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D)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LDD的诊断标准,选取490例LDD患者作为LDD组,另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压相匹配的4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其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DD组血清铁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D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D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62,P<0.05),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345,P<0.05),而对照组无此相关性。结论:LDD患者的血清铁蛋白、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其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清铁蛋白 脂质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 被引量:3
4
作者 梁万年 周纯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关键词 血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脂质代谢障碍 膳食治疗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付有 郭予大 游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472-476,共5页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后天退行性变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等,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关系密切.颅内动脉瘤是...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后天退行性变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等,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关系密切.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 研究进展 退行性变 获得性 脂质代谢障碍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心脏损害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盛斌 蔡启德 尹良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2-716,共5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 the lifetime of uremia patients. Recently, scientists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cardiac injury in uremia patients. In this article,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 the lifetime of uremia patients. Recently, scientists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cardiac injury in uremia patient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make an overview on mechanism of cardiac injure caused by uremia toxin,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calcium-phosphorus metabolic disorder, 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心脏损害 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脂质代谢障碍 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与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永佳 黄玮 吴中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但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血流...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但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血流动力学等引起的血管壁的炎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等,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关系密切。近年发现,一氧化氮作为重要的血管介质,其局部浓度的改变与许多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一氧化氮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平滑肌细胞凋亡 血流动力学 合酶 脂质代谢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生理过程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郑自通 廖端芳 庹勤慧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AS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涉及脂质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巨噬细胞浸润、泡...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AS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涉及脂质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巨噬细胞浸润、泡沫细胞形成和细胞坏死、凋亡等多种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染料木素通过影响脂类代谢、抗LDL氧化、抑制活性氧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抗血栓生成等方面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动脉粥样硬化 染料木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脂质代谢障碍 巨噬细胞浸润 泡沫细胞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