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柠檬烯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东风 梁惠 王文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167,共5页
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利用持续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肝损伤模型,分为A、B、C、D、E、F、G共7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前2周8 m L/(kg·d),后4周... 探讨D-柠檬烯(D-limonene)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利用持续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肝损伤模型,分为A、B、C、D、E、F、G共7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前2周8 m L/(kg·d),后4周12 m L/(kg·d);B组为酒精模型组,每日灌胃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前2周8 m L/(kg·d),后4周12 m L/(kg·d);C、D、E组分别为D-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D-柠檬烯100、200、400 m L/(kg·d),其中D-柠檬烯与A、B组等量的50%的乙醇混合后灌胃;F组为水和D-柠檬烯空白高剂量组,每日给予D-柠檬烯400 m L/(kg·d);G组为甘利欣药物对照组,灌胃量200 m L/(kg·d)。HE染色和电镜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和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phosoporic acid,ALP)、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结果电镜下观察到A组肝细胞结构正常,核呈圆形或椭圆,线粒体形态正常。B组肝细胞次级溶酶体数量增加,线粒体形状不规则,脂滴多。C组可见少量脂滴,高尔基体正常,线粒体清楚。D组少量脂滴,胆小管有内容物,线粒体正常。E组线粒体高尔基体正常,少量脂滴,核圆。F组细胞器无异常,少量脂滴。G组少量脂滴,偶见溶酶,体线粒体正常。B组大鼠血清ALT、AST、ALP、CHE、TG、CHO、LDL-C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F组大鼠血清所测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D-柠檬烯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和酒精模型组比较,血清所测各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D-柠檬烯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所测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量酒精摄入引起的肝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损伤与升高血清ALP、CHE、ALT、AST、TG、CHO、LDL-C水平,在D-柠檬烯干预下有所减轻和降低。因此,D-柠檬烯可调节过量酒精摄入造成的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柠檬烯 酒精性肝损伤 脂质代谢紊乱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蛋白胆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对慢性肾衰竭脂质代谢紊乱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钟伟强 刘冠贤 +3 位作者 黄仲良 杨永铭 石咏军 蔡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58-459,共2页
目的 :探讨口服尿毒清对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APOA)和B(APOB)、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影响。方... 目的 :探讨口服尿毒清对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APOA)和B(APOB)、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影响。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 ,并根据病人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 ,忌植物蛋白、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酸中毒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服尿毒清冲剂 (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每天 4次 ,均为饭前 30~ 6 0min服用 ,服药时适当多饮水 ,晚上 10时左右加服 1次 ,每次 5~ 10g ,以保持每天 2~ 3次大便为宜。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CHO、TG、LDL -C、BUN、Scr均有明显的降低 (P <0 .0 1) ,HDL -C、APOA、Ccr有明显的升高 (P <0 .0 1)。结论 :尿毒清冲剂口服治疗CRF时 ,可以明显改善CRF病人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 慢性肾衰竭 脂质代谢紊乱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紊乱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培勇 魏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股骨头坏死( ONFH )又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非创伤性中以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中青年人。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一是激素对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通过抑... 股骨头坏死( ONFH )又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非创伤性中以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中青年人。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一是激素对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增殖,促进成骨细胞、骨细胞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生存期,最终导致骨量丢失,股骨头塌陷;二是激素的间接作用,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导致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使血管修复及新生血管形成障碍,影响血管收缩和舒张活性物质的表达及脂质代谢等。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及脂质对骨内细胞的影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脂质代谢紊乱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 脂质代谢紊乱 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金华 王亿平 +6 位作者 胡顺金 吕勇 王东 茅燕萍 曹恩泽 王琴琴 张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试验组... 目的观察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糖肾康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16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24h尿蛋白(24-hour proteinuria,24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24hUpro、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G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UACR和24hUpro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Hcy、TC、LDL-C、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y、TC、LDL-C、ApoB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Hcy、LDL-C、ApoB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颗粒降低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与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血瘀证 糖肾康颗粒 同型半胱氨酸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和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翟雪松 朱红枫 黄安璋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特征的。所以高脂血症是NS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且一直用来作为NS的诊断标准之一。近年来对NS高脂血症的病理生理。脂质紊乱的特征及其对心血管及肾脏病本身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特征的。所以高脂血症是NS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且一直用来作为NS的诊断标准之一。近年来对NS高脂血症的病理生理。脂质紊乱的特征及其对心血管及肾脏病本身的影响引起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对NS高脂血症的治疗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1 NS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NS高脂血症的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Chopra等报道,在成人NS中为52%。Appel等观察20例成人NS,发现20%血浆总胆固醇升高,55%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30%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升高。不少学者证实,高脂血症不是在所有的NS患者中都出现,有些持续重度蛋白尿患者可无明显脂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脂质代谢紊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珊珊 常明 刘书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脑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发生脑血管事件的MHD患者(病例组)和54例同期病情稳定的MH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血管事件的MH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脑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发生脑血管事件的MHD患者(病例组)和54例同期病情稳定的MH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血管事件的MH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亚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亚组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脑梗死亚组TC、LDL-c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发现脑梗死亚组主要表现为LDL-c升高。结论:MHD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LDL-c升高为主;总胆固醇降低可能是MHD患者并发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LDL-c升高可能是MHD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紊乱 脑血管事件 脑出血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水娇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0期181-182,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随机血糖(MBS)、体重及体质指数、血压等。结果:糖尿病患者半数以上存在血脂异常,脂质紊乱的特点多为混合型脂质紊乱,即总胆固醇升高或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或正常。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脂质紊乱患者的治疗中,既要加强对血糖的控制,又要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治疗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才能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脂质代谢紊乱 治疗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香丹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施建明 安冬青 +2 位作者 张晓天 王燕 张绚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38-39,共2页
精选新疆地产中药、维吾尔药为主制成天香丹冲剂,通过55例脂质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天香丹冲剂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血清脂质和调节TXB_2/PCI_2平衡系统等方面,皆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
关键词 天香丹冲剂 脂质代谢紊乱 民族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紊乱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梁玉环 关广聚 +1 位作者 吴涛 李龙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谒 脂质代谢紊乱 肾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小转 舒仪琼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966-968,共3页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故2型糖尿病又常被称为"糖脂病"[1],而脂质代谢紊乱又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且长期代谢紊乱会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2]。本文通过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文献的整理,从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及穴...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故2型糖尿病又常被称为"糖脂病"[1],而脂质代谢紊乱又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且长期代谢紊乱会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2]。本文通过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文献的整理,从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及穴位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质代谢紊乱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降脂散预防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胡晓灵 张伟 +6 位作者 张明 周斌 王巍 赵德忠 孙斌辉 王卫霞 刘建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17,共3页
本研究观察复方降脂散预防给药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10天,复方降脂散可降低高脂大鼠的血清TC、TG、LDL-C和TC/HDL-C的水平,作用优于绞股蓝总甙;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 本研究观察复方降脂散预防给药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10天,复方降脂散可降低高脂大鼠的血清TC、TG、LDL-C和TC/HDL-C的水平,作用优于绞股蓝总甙;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粘附性。使前列腺素/血栓素B_2比值保持平衡。其调脂作用与影响外源性脂质代谢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紊乱 血液流变学 复方降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章 NKF-K/DOQI慢性肾脏病血脂异常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第三部分 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 被引量:4
12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12期672-681,共10页
第三部分 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 工作组对治疗成人高脂血症的建议(指南4)与ATP Ⅲ的指南近似,见图1和表1。对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十分显著的少数病例,应将降低三酰甘油作为治疗的首要任务以防止发生胰腺炎。除此之外,治疗的重... 第三部分 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 工作组对治疗成人高脂血症的建议(指南4)与ATP Ⅲ的指南近似,见图1和表1。对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十分显著的少数病例,应将降低三酰甘油作为治疗的首要任务以防止发生胰腺炎。除此之外,治疗的重点应是高LDL。LDL正常但三酰甘油升高的患者通常脂蛋白残粒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K/DOQI 慢性肾脏病 异常 血清三酰甘油 管理 脂质代谢紊乱 三酰甘油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脂质代谢紊乱之间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6期155-155,共1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脂质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病人分组,比较TCH、TG、HDL、LDL的差异。结果各期TCH、TG、HDL、LDL检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各期TG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值。结论脂质...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脂质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病人分组,比较TCH、TG、HDL、LDL的差异。结果各期TCH、TG、HDL、LDL检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各期TG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值。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应控制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的中医辨治探讨
14
作者 唐补生 魏巍 张振忠 《现代中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3-6,共4页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病理实质是血中无形之痰的产生 ,而痰浊的形成则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脉受累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故而提出痰瘀同治 ,消补兼施 ,重视理气化痰 ,配...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病理实质是血中无形之痰的产生 ,而痰浊的形成则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脉受累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故而提出痰瘀同治 ,消补兼施 ,重视理气化痰 ,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脂质代谢紊乱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鲜剂5’-肌苷酸二钠恶化老龄db/db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
15
作者 姜允嘉 刘金艳 +5 位作者 许赛君 王洋 张彬 成钟 许扬 谢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58,共9页
5’-肌苷酸(inosine 5’-monophosphate,IMP)是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的结构类似物。AMP能够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提高糖脂代谢效率,改善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症状,IMP的二钠盐是... 5’-肌苷酸(inosine 5’-monophosphate,IMP)是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的结构类似物。AMP能够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提高糖脂代谢效率,改善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症状,IMP的二钠盐是生活中常用的食品增鲜剂,但未见IMP及其二钠盐等调控糖脂代谢的研究报道。方法:选用6月龄自发性糖尿病C57/KsJ-db/db(简称db/db)小鼠为模型组,以50 mg/(kg m_(b)·d)灌胃给药IMP 8周,灌胃结束后测定小鼠生理学指标。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灌胃期间各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改变,IMP给药后db/db小鼠血糖浓度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小鼠相比,IMP给药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均增加,表明IMP给药后db/db小鼠的高血脂症和肝损伤加剧恶化。分子互作研究结果证实IMP和AMPKγ亚基形成复合体可激活体内AMPK,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体外实验证明IMP的降脂活性明显高于洛伐他汀,不仅能导致小鼠体内脂肪酸过度氧化以增加活性氧水平引起肝损伤,还能导致乙酰辅酶A蓄积而加剧脂代谢紊乱。结论:IMP可能对罹患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人造成肝损伤,加剧脂质代谢紊乱,应尽快建立食品安全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肌苷酸 AMP活化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 脂质代谢紊乱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及破骨细胞活性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童培建 肖鲁伟 +1 位作者 季卫锋 田琨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并观测模型的相关指标,研究脂质代谢及破骨细胞活性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150g左右),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激素实验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实... 目的:通过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并观测模型的相关指标,研究脂质代谢及破骨细胞活性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150g左右),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激素实验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实验组每周1次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35.5mg/kg,对照组每周1次臀肌注射生理盐水2ml,于第12周用药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软骨下骨生物力学、股骨骨密度测定,制作HE染色病理切片,进行茜红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染色,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含量显著升高(P<0.01),局部骨髓内出现大量破骨细胞,骨质丢失严重(P<0.01),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P<0.01)。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重要的发病机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数量增加,引起骨质严重丢失导致的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是股骨头塌陷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紊乱 破骨细胞 生物力学 股骨头坏死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及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艳红 王尧 +1 位作者 孙子林 金晖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 end products,AGEs)及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系。方法设立DPN病变组及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组(NDPN),其中DPN患者84例,NDPN患者93例;对该177例...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 end products,AGEs)及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系。方法设立DPN病变组及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组(NDPN),其中DPN患者84例,NDPN患者93例;对该17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GEs水平及脂质代谢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PN组较NDPN患者的血清AGEs水平显著升高,(19.7±3.1)mg/L vs(14.4±2.4)mg/L(P<0.05),DPN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NDPN组,分别为(5.6±1.8)mmol/L vs(3.1±1.2)mmol/L,(2.4±2.1)mmol/L vs(1.5±0.9)mmol/L,(3.7±0.9)mmol/L vs(2.1±0.7)mmol/L,(1.2±0.9)g/L vs(0.7±0.3)g/L(均P<0.05);DP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U-MA)排泄率水平较NDPN组显著升高,(90.9±193.5)mg/g vs(28.4±35.4)mg/g(P<0.01);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GEs水平血清TC、TG、ApoB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52、0.54和0.63,均P<0.01)。结论AGEs大量生成和堆积、脂质代谢紊乱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AGEs、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基化终末产物 高级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琼四糖通过改善肠道微环境对力竭运动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晶 张娜 +3 位作者 宋佳 毛相朝 薛长湖 唐庆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1,共7页
目的:研究新琼四糖对力竭运动所致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ALB/C雄性小鼠,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力竭运动组和新琼四糖干预组。本研究采用小鼠转轮式疲劳仪力竭运动模型,力竭运动组和新琼四糖组小鼠给予力竭运动干预... 目的:研究新琼四糖对力竭运动所致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ALB/C雄性小鼠,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力竭运动组和新琼四糖干预组。本研究采用小鼠转轮式疲劳仪力竭运动模型,力竭运动组和新琼四糖组小鼠给予力竭运动干预,而正常组保持正常活动。连续喂养16 d后,测定血清血脂指标并无菌收集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导致小鼠脂质代谢紊乱,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新琼四糖能显著改变力竭运动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以及菌群功能。总之,新琼四糖可靶向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菌群脂质代谢通路,调控脂肪酸氧化和脂质合成相关酶,进而缓解力竭运动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琼四糖 力竭运动 脂质代谢紊乱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石昆 李守超 +3 位作者 李中和 张桦 王玉新 邹和群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1期30-32,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患者测定106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脂蛋白(Lp)(a)的含量,与14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患者测定106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脂蛋白(Lp)(a)的含量,与1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伴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TG水平显著;年龄、透析前肌苷(SCr)、透析前尿酸(UA)、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伴高血压、心血管病变家族史的比例显著增高,Kt/V、透析时体外循环血量、超滤量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年龄、高血压、TG、血清白蛋白与血磷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调控上述因素可减轻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ALB、透析时体外循环血流量、血胆汁酸水平、Kt/V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导致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紊乱 血液透析 心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晌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军宁 尹友生 《华夏医学》 2001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为期 2年的长期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 ,选择 40例尿毒症患者 ,随机分成普通肝素 (UFH)组 (18例 )及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组 (2 2例 ) ,在治疗前、治疗后 6...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为期 2年的长期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 ,选择 40例尿毒症患者 ,随机分成普通肝素 (UFH)组 (18例 )及局部枸橼酸抗凝 (RCA)组 (2 2例 ) ,在治疗前、治疗后 6个月及 12个月检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及脂酶活性。结果 :1两治疗组透析前血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 DL - c)、脂蛋白 (L p) (a)和载脂蛋白 B(apo- B)水平均升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 AL(apo- AL)水平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 CAT)、脂蛋白脂酶(L PL )活性较对照组低 (P<0 .0 5 )。 2 L MWH组随透析时间延长、L PL、L CAT逐渐升高 ,TG逐渐降低 ,而 VL DL - c、L DL- c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 ,但与 UFH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长期使用 RCA代替普通肝素抗凝 ,不加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枸橼酸 脂质代谢紊乱 抗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