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卵巢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章婷婷 章蒙蒙 +4 位作者 方小玲 朱付凡 夏晓梦 王西 王思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1-740,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卵巢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雌性SD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TX组,每...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卵巢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雌性SD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TX组,每组15只;再选取45只正常动情周期的SD大鼠,用CTX75mg/kg腹腔注射给药1次的方式建立模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再予其他处理,A组)、尾静脉注射组[尾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0.6 mL(6×10^5个细胞),B组]和卵巢原位注射组[经卵巢原位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40μL(每侧20μL,2×10^4个细胞),C组],每组15只。比较A,B,C 3组大鼠用药前后生存质量、体重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及卵泡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real-time 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15,BMP-15),Bcl-2和Bax的表达;TdT介导的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A,B,C3组大鼠卵泡细胞凋亡率。结果:尾静脉注射或卵巢原位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大鼠生存质量提高,移植前后的体重增长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C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分别P<0.05,P<0.01);B组和C组大鼠卵巢组织切片HE染色见颗粒细胞层明显增多,黄体数量增多,各级卵泡计数均增加,可见多个新生卵泡及成熟的卵母细胞;与A组比较,B组大鼠的原始卵泡数、窦状和排卵前卵泡数以及总卵泡数均明显增加,窦前卵泡数也增加(分别P<0.01,P<0.05),C组大鼠的原始卵泡数、窦前卵泡数、窦状和排卵前卵泡数以及总卵泡数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大鼠卵巢组织BMP-15和Bcl-2的表达明显增多,Bax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B组与C组之间比较,大鼠体重增长值,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各级卵泡计数,BMP-15,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地修复CTX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损伤,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颗粒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卵巢功能损伤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颗粒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德忠 王伟 +6 位作者 王微 彭玉兰 黄海韵 王元元 郭燕丽 王红勇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人ADSC,将经鉴定的第3~5代的ADSC用于实验。①用8~10周龄(20~24 g)的雄性C57B/L小鼠,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 目的探讨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人ADSC,将经鉴定的第3~5代的ADSC用于实验。①用8~10周龄(20~24 g)的雄性C57B/L小鼠,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损伤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MI+DMEM/F12组和MI+ADSC-CM(conditioned medium,条件培养液)组(n=12)。在MI处理的小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分别注射DMEM/F12和ADSC-CM,观察动物生存率、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超声评价心功能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等方法评价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②用H2O2建立乳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体外损伤模型,观察ADSC-CM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分对照组,H2O2+DMEM/F12组和H2O2+ADSC-CM组(n=5)。分别用caspase-3蛋白定量和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相较于DMEM/F12,ADSC-CM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35.3±0.5%)vs(41.7±1.9%)P<0.05]、提高心功能[EF:(60.4±4.8)%vs(47.2±3.7)%,P<0.05]、减少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TUNEL+心肌细胞/106细胞核:(677.4±64.2)vs(867.3±67.9),P<0.05];②相对于DMEM/F12,ADSC-CM明显减少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TUNEL阳性率:(58.84±2.19)%vs(71.65±0.86)%,P<0.05]。结论 ADSC-CM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旁分泌作用是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闵小春 伍婷婷 +2 位作者 杞少华 姚维琪 武栋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4...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随机将18只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n=9)和ADMSCs移植组(n=9),另选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9)。取自体ADMSCs经体外培养、鉴定后,尾静脉注射到ADMSCs组大鼠体内。于ADMSCs移植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的水平,并测量体重、肾重。结果:ADMSCs经体外培养后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抗原,并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糖尿病组和ADMSCs组大鼠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及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MSCs组大鼠的血糖、尿素氮及肾重/体重比值均低于糖尿病组(P<0.05),且胰岛素水平较糖尿病组有所升高(P<0.05)。另外,ADMSCs组较糖尿病组的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ADMSCs移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1型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肪充质干细胞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颖 王柏川 杨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伤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获得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羊膜为载体将其移植于兔角膜碱烧伤模型,以单纯羊膜移植为对照。术后1、2、4、8周进行角膜混浊程度、荧光素染色、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的评分,... 目的观察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伤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获得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羊膜为载体将其移植于兔角膜碱烧伤模型,以单纯羊膜移植为对照。术后1、2、4、8周进行角膜混浊程度、荧光素染色、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的评分,计算新生血管面积。结果除术后1周、2周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及术后1周荧光素染色评分两组之间无差异外,其它各检测时点实验组角膜混浊程度、新生血管形成及荧光素染色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在各检测时点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碱烧伤模型的眼表损伤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充质干细胞 眼表损伤 羊膜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升脊髓损伤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治来 徐华丽 +5 位作者 姚舜 黄子祥 黄炫武 黄帅 许立惟 张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评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4,Thbs-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ADSCs修复SCI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T10 SCI模型,... 目的:评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4,Thbs-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ADSCs修复SCI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T10 S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DSCs移植组,每组30只。取同种系转绿色荧光基因小鼠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损伤后即刻移植106个细胞至ADSCs移植组小鼠脊髓内,模型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术前及术后每周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存活、炎症反应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术后第7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hbs-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第3、14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NF-α浓度。结果:ADSCs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至少2周。移植术后第7 d,Thbs-4在假手术组表达水平最低,模型组次之,在ADSCs移植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ADSCs移植下调SCI后TNF-α浓度;移植术后第14 d,ADSCs移植组ED-1+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从第2周起,ADSCs移植组小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ADSCs移植促进SCI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提升Thbs-4蛋白表达水平,减轻受损脊髓组织炎症反应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血小板反应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鑫 陈银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结合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T10不完全SCI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组(模型组,未行处理)、细胞移植组(细胞组,行细胞移植)、...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结合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T10不完全SCI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组(模型组,未行处理)、细胞移植组(细胞组,行细胞移植)、跑台训练组(训练组,行跑台训练)和跑台训练结合细胞移植组(联合组,行跑台训练及细胞移植)。术前及术后采用BBB评分和Tarlov评分行运动功能评定,术后1、2、4周取脊髓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炎症反应相关细胞(ED1阳性巨噬细胞),胶质瘢痕[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丝蛋白(NF-200),5-羟色胺(5-HT)]。结果: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及荧光定量检测均优于模型组(P<0.05);但联合组最明显,训练组和细胞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hADSCs移植联合跑台训练对不完全性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具有协同功效,治疗机制可能与进一步减轻伤后炎症反应,减少损伤面积,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脂肪充质干细胞 跑台训练 运动功能 脊髓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与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兆艳 郭建巍 +1 位作者 杨印祥 栾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Lewis雄性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自体ADMSCs移植组(n=15)、异体(相同...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Lewis雄性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自体ADMSCs移植组(n=15)、异体(相同周龄的BN大鼠)ADMSCs移植组(n=15)。AMI模型制作成功1h内将氯甲基苯甲酰胺荧光染料(CM-Dil)标记的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2×10~6个分三点植入大鼠心肌内,模型组仅注射等量的PBS(0.1ml)。细胞移植后4周进行大鼠心功能检测和免疫荧光、Masson染色等鉴定。结果细胞移植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细胞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明显降低(P<0.05),胶原沉积分数明显降低(P<0.05)。与异体ADMSCs移植组比较,自体ADMSCs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肌梗死区新生毛细血管增加,梗死区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分数降低(P<0.05)。结论自体ADMSCs较异体ADMSCs能够更好地促进梗死区血管增生,通过降低局部胶原沉积、减轻AMI后心肌纤维化程度而抑制心肌梗死后的胶原重构,修复受损心肌组织,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脂肪充质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马竞 武国利 +2 位作者 许金鹏 常亮 李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只将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心肌梗死组、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干细胞组、...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只将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心肌梗死组、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在心肌梗死边缘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术后干细胞+中药组灌胃给予氧化苦参碱,心肌梗死组、干细胞组灌胃给予等效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2周。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少,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脑钠肽前体水平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其中以干细胞+中药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混乱不规则,可见带状空泡状病变,细胞核固缩,肌原纤维间质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红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干细胞组大鼠心肌肌原纤维结构及排列较心肌梗死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出血坏死明显减轻,肌原纤维间质内仍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干细胞+中药组大鼠心肌肌原纤维结构完整且排列规则,肌原纤维间质内仅见轻度水肿,心肌损伤程度低于干细胞组。结论:与单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氧化苦参碱可进一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促进心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脂肪充质干细胞 氧化苦参碱 心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兆艳 杨印祥 +3 位作者 王倩 屈素清 丁毅伟 栾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自体与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BN大鼠和Lewis大鼠ADMSC,将培养的第3代的ADMSC用氯甲基苯并胺二烷基碳花青(CM-DiI)标记。雄性Lewis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自体细胞移... 目的探讨自体与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BN大鼠和Lewis大鼠ADMSC,将培养的第3代的ADMSC用氯甲基苯并胺二烷基碳花青(CM-DiI)标记。雄性Lewis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自体细胞移植组(移植自体ADMSC)、异体细胞移植组(移植BN大鼠ADMSC)。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经心内膜将标记后的ADMSC注入大鼠梗死心肌及其周边部位。ADMSC移植后7 d,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4^+ T淋巴细胞、 CD8^+ T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ADMSC移植后7、 14、 28 d,比较移植细胞存活率;细胞移植后28 d,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观察移植细胞附近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经CM-DiI标记的细胞阳性率近100%;细胞移植后7 d,异体细胞移植组移植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增多,自体细胞移植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增加;与异体细胞移植组相比,自体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后7、 14、 28 d,移植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舒张期左心室前壁厚度(LVAWTd)增加,梗死心肌周边血管生成数量要明显增多。结论自体ADMSC移植对AMI大鼠心功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异体ADMSC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脂肪充质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绮楠 陈兵 梁自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s)作为一种来源充足的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A-MSCs应用于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并提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s)作为一种来源充足的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A-MSCs应用于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可能的机制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脂肪充质干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基因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徐杨超 赖青 +2 位作者 吴坚 汪炜 郑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观察IL-1β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方法:从成年大鼠腹股沟处分离培养ADSCs,分别加入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5μg/L IL-1β(HGF+5IL-1β组)、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10... 目的:观察IL-1β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方法:从成年大鼠腹股沟处分离培养ADSCs,分别加入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5μg/L IL-1β(HGF+5IL-1β组)、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10μg/L IL-1β(HGF+10IL-1β组)、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20μg/L IL-1β(HGF+20IL-1β组)诱导分化,观察72 h内的细胞形态变化与白蛋白、CK18蛋白表达。将IL-1β通过慢病毒感染方式转染至ADSCs,用于移植实验。取54只成年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未转染组尾静脉注射ADSCs,转染组尾静脉注射IL-1β基因修饰的ADSCs,移植后24 h、48 h、72 h进行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分析。结果:体外实验显示,IL-1β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ADSCs转化,增加转化细胞的白蛋白与CK18蛋白表达,诱导其分化为肝样细胞,且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肝功能检测显示,未转染组48 h和72 h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值低于模型组(P<0.05),转染组移植后48 h和72 h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值低于未转染组(P<0.05)。未转染移植后48 h和72 h的肝组织病理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转染组移植后48 h和72 h的肝组织病理评分低于未转染组(P<0.05),肝组织损伤程度轻于未转染组。结论:IL-1β基因修饰的ADSCs可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恢复,降低肝组织病理评分,加快肝脏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脂肪充质干细胞 基因修饰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卵巢移植术后放疗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王丽君 姚亮 肖仲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卵巢移植放疗后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只。另取10只大鼠分离BMSC并进行培养及鉴定。对照组大鼠接受卵巢移植+200 cGy射线照射+磷酸盐缓冲溶液...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卵巢移植放疗后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只。另取10只大鼠分离BMSC并进行培养及鉴定。对照组大鼠接受卵巢移植+200 cGy射线照射+磷酸盐缓冲溶液,观察组大鼠接受卵巢移植+200 cGy射线照射+BMSC移植。移植1月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处死所有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3 BMSC免疫表型显示,表面标记CD44(+)和CD90(+)的高表达率分别为培养细胞的78.04%和75.17%,此外CD45(+)和CD34(+)表达率较低,仅为8.05%和10.40%。观察组经BMSC移植后,大鼠饮食、皮毛、行为和精神状态等一般状况较对照组恢复较快,体重出现明显增长(P<0.05),不良反应率较低(P=0.010)。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LH、FSH水平明显降低(P<0.001)。同时,观察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BMSC可在卵巢移植放疗后发挥保护作用,促使血清E2水平升高,LH、FSH水平降低,进而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卵巢移植 放疗 生殖内分泌激素 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
13
作者 唐元瑜 池茗 +3 位作者 李柏霖 林志美 赖素玉 马华根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采用“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开展再生医学及组织损伤修复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分离3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的脂肪垫,经消毒、漂洗、剪碎、0.1%Ⅱ型胶原酶消... 目的:采用“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开展再生医学及组织损伤修复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分离3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的脂肪垫,经消毒、漂洗、剪碎、0.1%Ⅱ型胶原酶消化30 min后,严格精准地控制低糖型DMEM完全培养液用量,进行“半悬浮”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度达到90%时进行传代扩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检测、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原代接种培养6~8 d后,贴壁生长的短梭形细胞铺满皿底,呈“成纤维样”漩涡式排列生长;细胞传代至第8代时其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未见明显“蝉翼样”变宽分化现象。第4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流式检测结果高表达CD90(97.3%)、CD73(96.7%)、CD44(84.1%),低表达CD34(0.4%)、CD45(8.1%)、CD11b/c(3.6%);诱导成脂、成骨分化实验均为阳性。结论:“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AD-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充质干细胞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 原代培养 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三系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a-IRAK轴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瘘管型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作用
14
作者 倪健 朱晓文 于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6a和IRAK的关系。将成功制备的CD瘘管病变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Con)、ADSC干预组(ADSC)、ADSC+miR-146a-antagomir干预组(ADSC+antagomir)、ADSC+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干预组(ADSC+antagomir+si),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1 h,ADSC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ADSC+antagomir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ADSC+antagomir+si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Con组大鼠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每组每日定时处理2次,连续处理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Western blot检测瘘管创面组织中IRAK、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miR-146a表达在CD瘘管病变患者术后的血清中明显降低,IRAK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146a能靶向调控IRAK表达;与Con组相比,ADSC组、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ADSC组相比,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升高,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DSC+antagomir组相比,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促进CD模型大鼠瘘管病变术后的瘘管愈合,这可能与调控miR-146a/IRAK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瘘管病变 创面愈合 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源的外泌体对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
15
作者 王晨蕾 郭鑫瑞 +3 位作者 贺海洋 刘阳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78-298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的重组质粒pCDH-EF1-copGFP-T2A-PURO-Klotho(EF1-KL重组质粒),并转染至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s),超速离心细胞培养液上清收集KL-Exos。选取8只一岁左右体况相近的雄性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急性肾损伤组(AKI)、Exos治疗组(Exo)和KL-Exos治疗组(KL-Exo)。AKI组、Exo组和KL-Exo组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剂量为60 mg·(kg·次)^(-1),每日两次,连续5 d;Exo组和KL-Exo组于第6、9、12天分别注射300μg的Exos或KL-Exos进行治疗,NC组和AKI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完成后分别依次通过影像学、血清学、解剖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F1-KL重组质粒。相较于转染空载体组,转染EF1-KL重组质粒的cADMSCs的Klotho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提示成功建立了过表达Klotho的cADMSCs(KL-cADMSCs)。对该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得到的沉淀进行检测,其粒径在150 nm左右,呈“茶托样”,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Alix,以上结果均证明该沉淀属于外泌体。治疗结果显示,相较于AKI组犬,Exo组和KL-Exo组犬的肾功能显著提高、肾脏的形态质地和组织结构明显恢复好转、肾脏氧化应激程度下降。相较于Exo组犬,KL-Exo组犬的血清肌酐(Cre)浓度(P<0.0001)和尿素氮(Bun)浓度(P<0.0001)极显著下降;B超检查未见明显的肾脏积液;肾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光滑;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肾小管排列整齐,未见淤血等病变;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显著升高(P<0.0001),过氧化氢(H_(2)O_(2))(P<0.0001)和丙二醛(MDA)(P<0.01)浓度显著下降;肾脏中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的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趋势更加明显。KL-Exos主要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治疗犬的AKI,Keap1-Nrf2信号通路可能是KL-Exos治疗AKI的关键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外泌体 脂肪充质干细胞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姜黄素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损伤愈合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苗 伏庭书 +4 位作者 陈梦炜 周宏达 柏小楠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2-405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姜黄素治疗组(CUR)和负载姜黄素的外泌体组(EXO-CUR)。制作直径1 cm(小鼠)和1.5 cm(犬)的背部全层皮肤损伤模型,并在第1、3、5、7、9天进行皮下注射。结果发现,相较于CON组和其他单独治疗组,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加速小鼠和犬皮肤损伤模型的伤口愈合,显著促进皮肤组织结构的恢复。其通过上调皮肤愈合相关基因(VEGFA、FGF 2)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损伤修复;同时下调疤痕相关基因(SOX9、TGF-β1、Twist 1)并上调TGF-β3的表达,减少瘢痕形成。此外,小鼠血清中皮肤愈合因子(VEGF、FGF2)水平升高,氧化应激相关因子ROS减少,GSH水平增加;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降低。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有效促进皮肤损伤的修复,且相较于单独使用CUR或者EXO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脂肪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姜黄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对犬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研究
17
作者 王安 王家新 +1 位作者 陈武 葛秀国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犬脊髓损伤是一种主要由外伤、椎间盘疾病或脊柱变形引起的犬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伤后3~14d,即亚急性反应期,炎症反应会积累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能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鞘的进一步损害和细胞死亡... 犬脊髓损伤是一种主要由外伤、椎间盘疾病或脊柱变形引起的犬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伤后3~14d,即亚急性反应期,炎症反应会积累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能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鞘的进一步损害和细胞死亡。研究表明,犬脊髓损伤的发生机理主要包括血脊髓屏障的破坏、炎症因子的增加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严重影响患犬的术后生活质量。仅管目前的治疗手段多样,恢复仍然是一个难题。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脊髓损伤部位的微环境,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考虑到药物治疗3d后效果不显著时,主人通常会寻求其他治疗方案,因此构建脊髓损伤的亚急性期伴随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犬模型,对配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脂肪充质干细胞 犬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睿 王殿相 +2 位作者 梁兆伟 韩冰 廉皓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而成为胰岛移植治疗的潜在工具,且MSC-Exo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性,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将MSC-Exo转化为临床实践前需克服制备、纯化、标准化及安全性验证等挑战。因此,本文就MSC-Exo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及潜在优势进行综述,以期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炎症反应 血管重建 胰岛再生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毕迦琦 王昭 +6 位作者 王炳坤 孙春燕 孙亚 崔晓彤 庞欣 王晓钰 王杰琼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8-1157,共10页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原酶溶液的浓度等条件来研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提取后形态和数量的影响。建立FITC诱导的小鼠体内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ASC-exo,测量小鼠耳厚、耳质量、搔耳次数,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检测ASC-exo的无毒性;ELISA法检测Ig E、IL-5、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RT-q PCR检测TSLP、IL-33、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CLDN-1)、钙黏蛋白E(E-cadherin)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一种高效的ASCs提取方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可见明显AD症状,与模型组相比,ASC-exo给药组可明显减少搔耳次数,减少表皮增厚,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Th2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分泌,同时ASC-exo给药组明显升高了上皮细胞结构蛋白CLDN-1和occludin的表达并降低了TSLP和IL-33的表达。结论ASC-exo能够明显改善AD小鼠Th2型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及黏附链接蛋白的表达,修复皮肤屏障进而抑制促过敏关键启动因子TSLP和IL-33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特应性皮炎 表皮屏障 过敏性疾病 细胞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移植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廖海林 王晓华 +1 位作者 卢意 巨春蓉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地,通过micro-CT评估各组大鼠移植肺的通气情况及实变进展。收集受体大鼠血浆、移植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样本,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以了解肺水肿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移植肺外观颜色与自体肺差异较大,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肺与自体肺外观颜色几乎一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肺泡内渗出减少,气道上皮细胞结构更为完整。空白对照组未见肺泡内渗出,气道及肺泡结构保持正常。治疗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率、肺组织湿/干比和MPO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肺泡灌洗液IL-6和TNF-α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各组间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UC-MSC能够通过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原发性移植肺失功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充质干细胞 脐带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