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已基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华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42,共4页
采用不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20,于140℃下单酯化反应2.0h,得到产率为100.0%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 采用不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20,于140℃下单酯化反应2.0h,得到产率为100.0%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5.0∶1.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5h,得到产率为95.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80℃下磺化反应2.75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表面张力30.5×10-3N/m、临界胶束浓度7.943×10-5mol/L、乳化率3.0min、渗透率3.7s、分散力71.7%、耐硬水性能17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A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DHSS中引入乙氧基,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并较单酯钠盐AESS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及表面、乳化和泡沫性能研究
2
作者 芦艳 卢大山 +1 位作者 张广州 马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43-46,共4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AEO-3)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首先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与2-氯乙基磺酸钠进行Williamson反应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钠(AESO)。经两相滴定法测定,AESO的产率达80%。经红外光谱表征,纯化后产物与目标化合...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AEO-3)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首先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与2-氯乙基磺酸钠进行Williamson反应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钠(AESO)。经两相滴定法测定,AESO的产率达80%。经红外光谱表征,纯化后产物与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完全相符,为十二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盐。对产物的表面、乳化和泡沫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ESO比传统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其最佳的乳化浓度为0.002g.L-1、最佳起泡浓度为149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aeo—3)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双琥珀酸烷基聚氧乙烯醚双酯磺酸钠的合成及泡沫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新亮 李广凯 +1 位作者 李新海 许小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193-2197,共5页
采用乙二醇、马来酸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种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酯化反应Ⅰ(反应温度120℃,马来酸酐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2.15∶1,催... 采用乙二醇、马来酸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种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酯化反应Ⅰ(反应温度120℃,马来酸酐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2.15∶1,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4 h);酯化反应Ⅱ(AEO3∶酯化产物Ⅰ摩尔比为2.10,反应温度180℃,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6 h);磺化反应(温度100℃,亚硫酸氢钠与酯化产物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1.5%,反应时间4 h)。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7 mmol/L,γCMC为35.2 m N/m,浓度750 mg/L时,泡沫性能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乙二醇 马来酸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6501复配体系表面活性及动态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刚森 蔡立芳 +2 位作者 王培义 陈帅 王瑞娟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1-57,共7页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K_(12))分别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和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这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不同质量比复配,研究所得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γ)和动态表面张力(DST).结果表明:当K12-...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K_(12))分别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和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这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不同质量比复配,研究所得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γ)和动态表面张力(DST).结果表明:当K12-AEO9和K12-6501复配体系质量比分别为1∶1和3∶7时,cmc值最小,分别为0.14 mmol·L^(-1)和0.30 mmol·L^(-1)),此时体系协同效应最好;当K12-AEO9复配体系质量比为1∶1时,平衡时间t*最小(1.42 s),表面张力降低速率R1/2最大(14.47 m N·m^(-1)·s^(-1)),此时体系动态表面活性最好;当K12-6501复配体系质量比为3∶7时,R1/2最大(14.25 m N·m^(-1)·s^(-1)),此时体系更易于达到介平衡态,动态表面活性最好.其规律是: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两种复配体系在水表面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减小,表面张力降低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协同效应 动态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长链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6,共3页
以16-18碳脂肪醇-9-聚氧乙烯醚(AEO9)和氯乙酸为原料,采用羧甲基化法合成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简称脂肪醇醚羧酸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80℃,AEO9、C lCH2COOH、NaOH投料体积比为1∶1.1... 以16-18碳脂肪醇-9-聚氧乙烯醚(AEO9)和氯乙酸为原料,采用羧甲基化法合成长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简称脂肪醇醚羧酸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80℃,AEO9、C lCH2COOH、NaOH投料体积比为1∶1.1∶2.53。采用分批投料、用活性炭脱色的方法控制产物颜色为白色;再通过分离、提纯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和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o9 脂肪醇醚羧酸盐 合成 白色 产物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方法研究液晶体系中苯乙烯的聚合
6
作者 李刚森 王红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276,共4页
以太阳光为引发光源、在液晶体系中制备了聚苯乙烯;利用流变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的聚合对液晶体系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在反应过程中对体系进行监测,得到了聚合前后体系的偏光显微照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反应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 以太阳光为引发光源、在液晶体系中制备了聚苯乙烯;利用流变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的聚合对液晶体系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在反应过程中对体系进行监测,得到了聚合前后体系的偏光显微照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反应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液晶体系的流变模量逐渐升高,液晶结构有一定的变化;聚苯乙烯的结构和作为模板的液晶结构比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液晶 流变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O改性二氧化铅电极在降解甲基橙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范莹莹 陈阵 +2 位作者 李佳莹 付国兵 林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5,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改性PbO2电极。通过SEM图像和XRD图谱分别考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采用稳态极化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电极在甲基橙模拟废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质量浓度为10mg·L-...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改性PbO2电极。通过SEM图像和XRD图谱分别考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采用稳态极化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电极在甲基橙模拟废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质量浓度为10mg·L-1的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bO2电极相比,改性PbO2电极表面平整致密,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和较高的氧化峰电流,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电极的电催化活性高于未改性电极和石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改性PbO2电极 电催化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