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俊宏 孙永强 +4 位作者 周婧洁 刘瑜琦 梁慧斌 孙晋源 刘冠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的,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物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的,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物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丙烯酸)=1∶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05%(占丙烯酸的质量分数),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晓玲 刘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45-1447,共3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混合催化剂T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混合催化剂T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甲基丙烯酸)=1∶1.8,混合催化剂T的用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量的2%,用甲苯作带水剂,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5 h,阻聚剂的用量为丙烯酸量的0.5%。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甲基丙烯酸 酯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继宪 唐建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共沸分馏酯交换工艺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AEOMA)。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共沸剂甲苯提高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确定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AEO用量0.10mol、...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共沸分馏酯交换工艺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AEOMA)。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共沸剂甲苯提高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确定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AEO用量0.10mol、n(BMA)∶n(AEO)=11、阻聚剂Z-701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0.30%、催化剂Ca2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2.0%、甲苯用量1.2mol、反应时间9h。在此条件下,AEO的转化率为97.0%。采用油水混合萃取分离工艺,提高了产品分离效率和产品纯度,使AEOMA的收率达95.0%,纯度达97.0%。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AEO分子中的羟基全部转化为酯键,并在分子中引入了双键,生成了AE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甲基丙烯酸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 甲苯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中的应用性能
4
作者 石程 任真 张广良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分别对工业级常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和窄分布AEO_(3)在乙醇中的表面性质进行分析,并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在两种AEO_(3)的乙醇溶液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研究发现,脂肪醇含量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在AEO_(3)乙... 分别对工业级常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和窄分布AEO_(3)在乙醇中的表面性质进行分析,并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在两种AEO_(3)的乙醇溶液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研究发现,脂肪醇含量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在AEO_(3)乙醇溶液中的润湿性有明显影响。使用两种AEO_(3)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改性后发现,可以通过改变AEO_(3)溶液中脂肪醇含量和EO分布调控改性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亲水性。脂肪醇含量越高,亲水性越好;高EO加合数的AEO含量越少,亲水性越差。测试结果表明,使用窄分布AEO_(3)改性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接触角更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窄分布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铝栅CMP中铝和多晶硅去除速率选择比的影响
5
作者 曹钰伟 王胜利 +5 位作者 罗翀 王辰伟 张国林 梁斌 杨云点 盛媛慧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9,共7页
为了提高高K金属栅结构(HKMG)化学机械拋光(CMP)中铝和多晶硅去除速率选择比,研究酸性环境下(pH=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对铝和多晶硅去除速率选择比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EO9质量分数为0.01%时,铝和... 为了提高高K金属栅结构(HKMG)化学机械拋光(CMP)中铝和多晶硅去除速率选择比,研究酸性环境下(pH=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对铝和多晶硅去除速率选择比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EO9质量分数为0.01%时,铝和多晶硅的速率选择比最高,达到了3.8,并且改善了铝和多晶硅的CMP后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756、0.324 nm。电化学、XPS、接触角、表面张力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O9可以在被抛材料Al和多晶硅晶圆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从而通过影响抛光中的机械摩擦作用和化学作用,使抛光材料去除速率减小,并减小了Al和多晶硅晶圆表面的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K金属栅结构 化学机械拋光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去除速率 多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和稠油降黏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付生 刘国良 +2 位作者 徐小芳 廖龚晴 孟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53,共7页
以不同亚乙氧基(ethylene oxyl,EO)单元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酯单体1a^1d,并与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形成聚合物PAAN1~PAAN4。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温抗剪切性和较... 以不同亚乙氧基(ethylene oxyl,EO)单元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酯单体1a^1d,并与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形成聚合物PAAN1~PAAN4。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温抗剪切性和较高的表面活性,能与稠油形成稳定的乳液,对稠油的降黏率为65.8%~78.0%,其中,含有10个EO单元的PAAN2对稠油的降黏率最高,达到了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表面活性 降黏性能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乳型自消光丙烯酸酯共聚物涂层的制备
7
作者 王娟 马鑫磊 +2 位作者 夏宇正 陈晓农 石淑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8-1856,共9页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选择同时带长亲水链段和长疏水链段的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功能单体,连同BEM混合液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MAA)通过乳液共聚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选择同时带长亲水链段和长疏水链段的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功能单体,连同BEM混合液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MAA)通过乳液共聚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以此乳液制备了涂层。在BEM用量为15.0%(以3种主单体St、BA和MMA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条件下,考察了3种乳化剂复配比例、缓冲剂(Na HCO_(3))加入方式对聚合稳定性、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固定乳化剂复配比例、Na HCO_(3)全部随引发剂溶液同时加入的条件下,考察了BEM用量(0、5.0%、10.0%、15.0%、20.0%)对涂层光泽度和透光率的影响。采用FTIR、SEM、AFM表征了涂层的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剂与功能单体BEM长烷基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通过复配乳化剂及随引发剂共同滴加缓冲剂Na HCO_(3)的方式,可提高聚合稳定性(絮凝率为0.38%)和单体转化率(≥98%)。利用长链烷基自迁移构建粗糙表面可提高涂层自消光性能,在BEM用量为20.0%时可保持高透光率(≥89%)和低光泽度(35.4%),实现了涂层消光性能和透光性能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消光 二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5甲基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光泽度 透光率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廖龚晴 徐小芳 孟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2,共7页
以不同长链烷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通过聚合制备三元共聚物PAAC_(12)、PAAC_(14)和PAAC_(16)。聚合物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流变仪对聚合物的... 以不同长链烷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通过聚合制备三元共聚物PAAC_(12)、PAAC_(14)和PAAC_(16)。聚合物的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流变仪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水相增黏性进行测试,并通过高温高压张力仪对聚合物的界面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和热稳定性,其分子主链的分解温度大于380℃;聚合物的界面活性也较优,在油溶性表面的接触角低至46.39°,可将煤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2.51 mN/m;聚合物PAAC_(12)、PAAC_(14)和PAAC_(16)对稠油的降黏率分别为81.5%、86.3%和93.6%,显示出良好的乳化降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 界面活性 乳化降黏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龙 宫厚健 +2 位作者 李亚军 张青茹 董明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3,437,共6页
通过室内物理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并与AE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SNF)复合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1.2 g/LSNF、1.2 g/LAPP5、2.0 g/... 通过室内物理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并与AE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SNF)复合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1.2 g/LSNF、1.2 g/LAPP5、2.0 g/LAES、50℃条件下,模拟地层水、SNF、APP5、SNF/AES和APP5/AES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50.1%、60.0%、61.2%、64.9%和70.7%,APP5/AES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最大。AES体系与所用稠油不能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加入0.1 g/LAPP5或SNF后,APP5/AES、SNF/AES复合体系的最低界面张力也未能得到改善,分别为1.40 mN/m和1.43 mN/m。AES加量为2.0 g/L时,复合体系的黏度高于单一聚合物体系,APP5/AES复合体系黏度最大。在50℃、7.34 s-1下,1.6 g/LAPP5/2.0 g/LAES的黏度为32.42 mPa·s。通过界面张力和黏度测定分析发现:与范德华相互作用相比,分子间疏水作用对增强APP5/AES复合体系的黏度贡献更大。APP5/AES复合体系提高稠油采收率主要是通过提高体相黏度,降低油水流度比,而非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烷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或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10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0,共1页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94910.6 公开号:CN101092478。 申请日:2006.06.19 公开日:2007.12.26 申请人: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烷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或烷基聚氧乙烯醚...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94910.6 公开号:CN101092478。 申请日:2006.06.19 公开日:2007.12.26 申请人: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烷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或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聚氧乙烯醚 甲基丙烯酸酯 专利名称 制备 专利申请号 化工科技 深圳市 公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11
作者 杨晓玲 曲国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197-200,共4页
以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化合物SA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了一种功能性单体——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初步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 以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化合物SA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了一种功能性单体——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初步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n(甲基丙烯酸)=1∶1.6,催化剂SA的用量为总反应物量的1.5%,反应温度165℃,反应时间4 h,阻聚剂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量的1%,采用通入N_(2)气的方法带走出生成的水,酯化率可达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甲基丙烯酸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磺酸盐的泡沫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锁兵 程月 +4 位作者 田春友 袁鉴 解强 陈兴娟 路遥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采油工业中应用广泛,其泡沫性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对采收率影响很大。采用改进的Ross-Miles法对烷基碳数为14、16、18的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磺酸钠(CnH2n+1O(EO)2CH2CH2SO3Na,n=14、16、18)在不同条件下... 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采油工业中应用广泛,其泡沫性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对采收率影响很大。采用改进的Ross-Miles法对烷基碳数为14、16、18的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磺酸钠(CnH2n+1O(EO)2CH2CH2SO3Na,n=14、16、18)在不同条件下的泡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长度增加,表面活性剂起泡性降低,稳泡性增强;十四醇聚氧乙烯(3)醚磺酸钠起泡性最好,十八醇聚氧乙烯(3)醚磺酸钠稳泡性最优;随着温度的上升,3种表面活性剂起泡性增强,稳泡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泡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与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晓英 台秀梅 +2 位作者 杜志平 毛雪彬 赵慧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457,共4页
利用Ross—Miles泡沫仪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C12-14E9c)与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IC10 EO8)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发泡力,当C12-14E9C与IC10 E08的质量比为6:4,复配体系质量浓度为2g/... 利用Ross—Miles泡沫仪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C12-14E9c)与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IC10 EO8)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发泡力,当C12-14E9C与IC10 E08的质量比为6:4,复配体系质量浓度为2g/L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发泡力最强,且随质量浓度继续增加,泡沫稳定性明显变差;复配体系具有强的抗硬水能力,在水硬度为400mg/kg以下时,体系的发泡力和泡沫稳定性不随水硬度变化;盐的加入对体系的发泡力基本没有影响,但氯化钠和柠檬酸三钠的加入质量分数为0.5%时就会大大降低体系的泡沫稳定性;温度升高,体系的发泡力增加,泡沫稳定性降低;pH增大,体系的发泡力呈增加趋势,pH〉5时发泡力基本保持不变,pH=3~9时体系的泡沫稳定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发泡力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_6)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延成 张晓梅 +2 位作者 薛成 董三宝 梅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C14~18的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了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再以氢化钠为催化剂、丙烷磺内酯为磺化剂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6)磺酸钠(14AES6,16AES6和18AES6)。通过测定反应时间与磺化率的关系,得到14AES6,16AES6和18AES6较佳的... 以C14~18的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了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再以氢化钠为催化剂、丙烷磺内酯为磺化剂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6)磺酸钠(14AES6,16AES6和18AES6)。通过测定反应时间与磺化率的关系,得到14AES6,16AES6和18AES6较佳的磺化时间;测定了产物在蒸馏水、油田采出水和CaCl2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cmc及其对应的γcmc);评价了产物与不同碳数烷烃及胜利临盘油田原油的界面张力,确定了原油的等效烷烃碳数。实验结果表明,14AES6,16AES6和18AES6的较佳磺化时间分别为8,12和16 h;3种产物在蒸馏水中的cmc为0.02%,0.01%和0.005%,γcmc分别为30.52,37.55和35.59 mN·m-1;在临盘油田矿化水中的cmc减小了0~0.01%,γcmc降低了0.81~1.38 mN·m-1;在3种不同浓度CaCl2溶液中16AES6的cmc均为0.005%,低于在蒸馏水中的情况,γcmc略有降低;16AES6和18AES6的最小烷烃碳数分别为10和12,通过测试含有助剂的18AES6体系与原油及烷烃间的界面活性得临盘油田原油的等效烷烃碳数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合成 表面 界面张力 等效烷烃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东红 杨晓鹏 +2 位作者 郭家兴 崔晓东 辛浩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28,共6页
为满足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的需求,采用自制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作为抗温、耐盐驱油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前后原油-矿化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并讨论了其协同效应,并采用静态吸... 为满足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的需求,采用自制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作为抗温、耐盐驱油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前后原油-矿化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并讨论了其协同效应,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NA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链节数的增加,原油-矿化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值对应的矿化度向着高矿化度方向移动,当氧乙烯链节数适中时,可以获得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显著改善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活性,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复配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值的时间大大缩短,拓宽了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范围(0.03%~0.15%),耐盐性能也得到提高,使用单剂时耐盐能力在100g/L以下,复配后耐盐能力达到100g/L以上。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规律相同,从而降低了表面活性剂被地层色谱分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三次采油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界面张力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磺酸盐的合成与耐温耐盐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芦艳 卢大山 +1 位作者 张广洲 马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0-705,共6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AEO-5)为原料,先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与氯乙基磺酸钠反应生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磺酸钠(AESO),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氯乙基磺酸钠与醇钠摩尔比对合成AESO反应的影响,并对提纯产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AEO-5)为原料,先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与氯乙基磺酸钠反应生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磺酸钠(AESO),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氯乙基磺酸钠与醇钠摩尔比对合成AESO反应的影响,并对提纯产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同时考察了其表面及耐温耐盐性能。结果表明,在64℃、氯乙基磺酸钠与醇钠摩尔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5h,AESO收率最高;AESO的表面及耐温耐盐性能均优于醇醚硫酸盐(AES),可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三次采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ES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5) 氯乙基磺酸钠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厌氧与好氧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罗世霞 朱淮武 张笑一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目标污染物,在等同条件下做厌氧消化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对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对比实验,得出了同一系列AEO分子中聚氧乙烯基与整个分子的降解难易程度的关系。表明:①污泥会对AEO分子产生吸附-脱附作用而出现假...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目标污染物,在等同条件下做厌氧消化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对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对比实验,得出了同一系列AEO分子中聚氧乙烯基与整个分子的降解难易程度的关系。表明:①污泥会对AEO分子产生吸附-脱附作用而出现假降解率,克服假降解率的干扰是准确测定AEO生物降解性的关键因素;②厌氧和好氧条件下,AEO均可降解,但厌氧降解要稍优于好氧降解;③AEO中聚氧乙烯基的单元数(n)是影响其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相同碳链的直链烷基,生物降解率随n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生物降解性 厌氧 好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延成 董三宝 +1 位作者 潘登 梅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933,共5页
以C14-18脂肪醇、环氧乙烷和丙烷磺内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测试了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及其溶液的表面性质,讨论了临盘油田地层水和CaCl2溶液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乙烷数为3的脂肪醇聚... 以C14-18脂肪醇、环氧乙烷和丙烷磺内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测试了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及其溶液的表面性质,讨论了临盘油田地层水和CaCl2溶液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乙烷数为3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中的脂肪醇碳原子数越少,在盐溶液中的溶解性越好。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高于其在模拟临盘油田地层水中的cmc。当疏水基链长相同时,随环氧乙烷数的增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cmc和其所对应的表面张力均呈增大的趋势。C1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CaCl2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活性,抗盐能力较强。环氧乙烷数为6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明显低于环氧乙烷数为3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等效烷烃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在丙纶油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海涛 周向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6-618,共3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原料,以P2O5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搅拌速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原料配比为n(AEO...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原料,以P2O5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搅拌速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原料配比为n(AEO3)/n(P2O5)=3,酯化温度80℃,酯化时间4 h。合成的产品经测试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抗静电性能可以满足丙纶纤维的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 丙纶 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和组成的波谱表征——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波谱 被引量:18
20
作者 彭勤纪 张蓉 +2 位作者 靳焜 张华 王璧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用核磁共振波谱。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法 质谱法 红外光谱法 结构表征 脂肪醇聚氧气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