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氧化菌素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Cu^(2+)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艳 赵宁 +4 位作者 王悦 李虹佳 辛嘉英 孙立瑞 关桦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51-358,共8页
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可特异性捕获Cu^(2+)的特点,构建Mb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备成功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AuNPs)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借助生... 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可特异性捕获Cu^(2+)的特点,构建Mb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备成功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AuNPs)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借助生物传感器监测脂肪酶水解三油酸甘油酯时电信号的响应情况,Cu^(2+)与Mb特异性接合并在脂肪酶周围产生富集现象,抑制脂肪酶的催化活性,电流强度显著下降,从而实现对Cu^(2+)的快速定性、超痕量反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最优检测体系为底物三油酸甘油酯溶于Tirs-HCl缓冲溶液的质量浓度2 g/100 mL、缓冲液pH 7.5,当Cu^(2+)浓度为1~100 nmol/L范围内时,传感器电流差值与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228x+0.774 8,R^(2)=0.995 0,检出限为0.03 nmol/L(R_(SN)=3)。本研究建立的新型脂肪酶生物传感器检测Cu^(2+)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专一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食品中痕量、超痕量的重金属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素 纳米金 脂肪酶生物传感器 差分脉冲伏安法 痕量Cu^(2+)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