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PRDX1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1
作者 李美琦 王园园 +4 位作者 崔金妍 杜金铭 王维禹 刘殿辉 孙婴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9,共8页
【目的】克隆鸡过氧化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基因,探究其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PRDX1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qPCR检测PRDX1在AA白羽肉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 【目的】克隆鸡过氧化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基因,探究其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PRDX1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qPCR检测PRDX1在AA白羽肉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成脂分化0和48 h的PRDX1酶活;采用PCR克隆鸡PRDX1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到ICP1中,24 h后采用油酸钠诱导ICP1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ICP1脂滴积累情况;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PRDX1后成脂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对PRDX1进行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RDX1在AA白羽肉鸡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肌胃周围脂肪中的表达量最低。ICP1分化48 h后,PRDX1的酶活极显著降低。成功构建了pCMV-HA-PRDX1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PRDX1降低了ICP1细胞中脂滴的积累,且成脂相关基因C/EBPα、PPARγ、FABP4和FAS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RDX1基因编码19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2.31 ku,PRDX1可以与TXN、SRXN1、SOD2等蛋白相互作用,不同物种间PRDX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鸡PRDX1真核表达载体,PRDX1过表达可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1(PRDX1) 脂肪细胞 脂肪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677-5p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若彤 张蕾 +4 位作者 陈若楠 杨朝永 孙楠桢 汪家骏 孙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miR-1677-5p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miR-1677-5p与APOA1之间的靶向关系,在鸡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抑制表达miR-1677-5p,应用CCK-8试验、油红O染色以及qRT-PCR方法探究miR-1677-5p...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miR-1677-5p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miR-1677-5p与APOA1之间的靶向关系,在鸡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抑制表达miR-1677-5p,应用CCK-8试验、油红O染色以及qRT-PCR方法探究miR-1677-5p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miR-1677-5p直接靶向APOA1基因并抑制APOA1在前脂肪细胞中的表达,miR-1677-5p对前脂肪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miR-1677-5p在分化48 h后表达量显著低于未诱导分化细胞组(P<0.05),APOA1在分化72~120 h后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诱导分化细胞组(P<0.05),过表达miR-1677-5p使得分化标志基因FABP4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miR1677-5p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结论为进一步阐明miR-1677-5p在鸡脂肪生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677-5p 脂肪细胞 APOA1 细胞增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通过Stat3通路双向调控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3
作者 蔡兴华 高洁 +5 位作者 徐媛颖 张会会 买热艳木·肉孜 沙雯君 鲁郡 雷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分化介质(DM)组、低浓度BCAA组和高浓度BCAA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A对前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脂肪细胞脂滴形成情况;酶法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当BCAA浓度≤10 mmol/L时,3T3-L1细胞的存活率不受BCAA的影响。与DM组相比,低浓度BCAA组(0.5、1.0 mmol/L)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大、脂滴数目明显增加,且细胞内TC(0.88 vs 0.68 mmol/g;0.83 vs 0.68 mmol/g,P<0.01)和TG水平(0.77 vs 0.40 mmol/g;0.62 vs 0.40 mmol/g,P<0.01)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5.0、10.0 mmol/l)细胞分化较DM组明显下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低浓度BCAA组PPARγ、C/EBPα、Adiponectin、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而高浓度BCAA组上述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此外,低浓度BCAA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而高浓度BCAA抑制其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BCAA通过Stat3双向调控前脂肪细胞脂肪分化,即低浓度BCAA可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水平诱导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而高浓度BCAA则抑制Stat3磷酸化及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A 3T3-L1 脂肪细胞分化 STAT3 脂肪生成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娟 杨晨晨 +3 位作者 齐玮瑜 姜宇宸 李相辰 张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经典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在细胞接触抑制后2 d(分化第0天),加入诱导剂及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100µg/mL、200µg/mL、400µg/mL)处理细胞,对照组则不加入药物,分化至第12天时,通过油红O染色分析3T3-L1细胞脂肪积累情况,并采用生化法检测3T3-L1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均能够显著降低3T3-L1细胞中脂滴与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极显著下调PPARγ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上调HSL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果提示,枸杞多糖能够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和脂质积累,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3T3-L1前脂肪细胞 分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肪酸合成酶 激素敏感性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长龙 孟和 潘玉春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ADD1不但是脂肪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同时还可以调控与脂肪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和老鼠的研究发现ADD1基因与肝脏、脾脏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有明确的连锁关系。实验...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ADD1不但是脂肪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同时还可以调控与脂肪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和老鼠的研究发现ADD1基因与肝脏、脾脏等非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有明确的连锁关系。实验研究提示:AD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肉质性状和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1 ADD1 侯选基因 核转录因子 脂肪沉积 肉质 胰岛素 瘦蛋白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6
作者 艾小楠 程俐芬 +3 位作者 白璞 陈正灏 薛丽娜 周胜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511,共13页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8041882.1)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灵丘青背山羊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克隆、测序,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采用在线软件对ACSL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以及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在皮下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2 100 bp,编码699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相似性最高,达99.0%。系统进化树显示,灵丘青背山羊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虎鲸的亲缘关系最远,且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分子式为C_(3529)H_(5567)N_(929)O_(1000)S_(36),分子质量为78.2 ku,理论等电点为7.46,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2.61。ACSL1蛋白为碱性疏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ACSL1蛋白有49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在线粒体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39.63%)、无规则卷曲(31.33%)、延伸链(20.74%)及β-转角(8.30%)组成。ACSL1蛋白与FASN、ACACA、LPL等10个蛋白可能存在互作。组织表达分析发现,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次之。检测山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基因的时序表达,结果显示,与分化第0天相比,山羊ACSL1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8天达到峰值(P<0.05);ACACA和FASN基因表达量均在分化第10天达到峰值(P<0.05);PPARγ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6天达到峰值(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明确了其在山羊不同组织和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ACSL1基因在肝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表达量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CSL1基因在山羊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丘青背山羊 ACSL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脂肪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小雪 周政 +1 位作者 李启期 姜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刺激诱导24 h建立hPDLSCs炎症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西格列汀低浓度组(0.5μmol/L)、西格列汀中浓度组(1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组(2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2μmol/L+10μg/mL)。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4、48、72 h后的hPDLS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72 h后hPDLSCs凋亡情况;诱导成骨分化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试剂盒测定hPDL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hPDLSCs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SCs中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SDF-1和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SCs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低、中、高浓度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AMD3100可部分逆转高浓度西格列汀对LPS诱导的hPDLSCs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hPDLSCs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俞丹洋 刘凤权 +3 位作者 曹芳 王秋红 曾程程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8-1494,共7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n=6)和对照组患者(n=5)的眼眶脂肪组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眼眶前脂肪细胞,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分化细胞后用油红O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两组细胞的分化情况和IGF-1R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TAO组细胞分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AO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GF-1均可以促进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且在1-20nmol/L IGF-1作用下在TAO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AO组前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IGF-1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未加IGF-1组,1-20nmol/L IGF-1均促进TAO组前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P〈0.01);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随着IGF-1浓度的升高,脂滴合成逐渐增加(P〈0.05,P〈0.01)。结论 IGF-1R在TAO患者脂肪组织及前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较高,IGF-1可以促进TAO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细胞 IGF 1型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牛SREBP1基因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
9
作者 张唯玉 程景 +9 位作者 许家宝 王静 陶薪燕 李博 张亚伟 张丹丹 张宁 郝振凯 周琛帛 张元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03-5017,共15页
旨在探究SREBP1基因对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RNA-Seq技术探究该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SREBP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siRNA转染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油酸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 旨在探究SREBP1基因对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RNA-Seq技术探究该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SREBP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siRNA转染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油酸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累积情况,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以探究SREBP1基因对其分化的影响。利用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WB)检测过表达SREBP1基因的前体脂肪细胞中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RNA-Seq检测干扰SREBP1基因的脂肪细胞,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以探究SREBP1基因参与调控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潜在靶基因。每个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1)过表达SREBP1基因能够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内脂滴的累积、极显著提高细胞内TG含量(P<0.01),干扰SREBP1基因则会抑制脂滴形成。2)过表达SREBP1基因后FABP4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FABP7、LPL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WB结果显示FAB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RNA-Seq共筛选到227个DEGs,其中包括67个上调基因和160个下调基因。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富集到PPAR信号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相关通路,干扰SREBP1基因后,差异表达基因FABP4、LPL和FABP7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FABP4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由此可知,SREBP1基因对于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过表达该基因可促进细胞内TG累积,并且极有可能是通过对与脂质分化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的调控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REBP1基因在晋南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脂肪细胞 SREBP1 诱导分化 RNA-SEQ P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正德 连林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脂肪细胞分化 动物脂肪 决定因子 候选基因 调控作用 ADD1 肌内脂肪含量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杨梦 任子怡 +5 位作者 米思 冯丹琦 程鑫颖 冯雪 刘卫华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6-123,共8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鸡尾酒诱导法诱导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 目的:研究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木犀草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鸡尾酒诱导法诱导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测定分化后细胞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瘦素(leptin,LEP)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的分泌量;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PPARα、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T3-L1前脂肪细胞存活率随木犀草苷质量浓度的升高整体呈降低趋势,木犀草苷质量浓度在5~60μg/mL时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木犀草苷处理组可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质积累;木犀草苷可下调成脂分化后细胞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LEP的分泌量,上调IL-10和ADPN的分泌量;木犀草苷能下调PPARγ、C/EBP-α和SREBP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PARα、UCP-1和CPT-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苷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影响脂代谢,其机制一方面是下调PPARγ、C/EBP-α和SREBP1蛋白表达,抑制脂肪合成;另一方面是激活PPARα上调下游蛋白,促进脂肪消耗;木犀草苷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促进细胞脂解,从而改善脂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苷 3T3-L1前脂肪细胞 分化 脂代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洋 封浚淇 袁超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32-34,共3页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1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ADD1基因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对畜禽ADD1基因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DD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ADD1基因 脂肪细胞分化 家畜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13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张新 金钊 +3 位作者 贾子秋 张珂 潘林 孙婴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 【目的】解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阐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荧光表达载体pECFPCDKN3,转染至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观察CDKN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油酸钠诱导ICP1分化,qRT-PCR检测分化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水平;将pCMVHA-CDKN3和pCMV-HA分别转染到ICP1中,转染24 h后进行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并利用qRT-PCR检测过表达CDKN3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pECFP-CDKN3的细胞主要在细胞核中呈青色荧光信号,提示鸡CDKN3定位于细胞核;在诱导ICP1成脂分化的过程中,CDKN3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CDKN3细胞内脂滴聚集减少,且脂肪分化相关基因C/EBPα、PPARγ、FABP4和FAS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FAS显著下降(P<0.05),PPARγ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CDKN3是核蛋白,可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 脂肪细胞 脂肪分化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其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红旗 郭锡熔 +6 位作者 陈荣华 倪毓辉 王玢 张敏 刘峰 辜楠 邱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人重组TNF-α.1.0ng·mL^-1干预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抽提脂肪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后,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段及TNF-α干预后不同时间(2、6、12和24h)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APAF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②人重组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TNF-α对APAF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呈现随刺激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的总体趋势。结论①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PAF1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脂质积聚;②APAF1基因在人重组TNF-α刺激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呈明显上调趋势,这种上调可能具有协同TNF-α促进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 脂肪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征 邹大进 +3 位作者 陈月 王淼 吴捷 郭志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10^-8、10^-9、10^-10、10^-11、10^-12mmol/L)和10^-10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应用10^-10mmol/L obestatin和ghrelin全程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分化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分化并测定分化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肪含量,RT-PCR法检测分化过程中及成熟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加常规诱导剂)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obestatin组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10^-10mmol/L obestatin连续作用10 d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产量明显减少(P〈0.05);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基因表达逐渐增多;在成熟脂肪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bestatin组PPARγ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的作用与之完全相反。结论: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TATIN GHRELIN PPARΓ2基因 3T3-L1前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干细胞成软骨、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年 黄伟 +8 位作者 廖军义 胡宁 陈筱蓉 梁熙 司维柯 杨忠 易世雄 凡廷旭 赵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通路中关键转录调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干细胞骨、软骨分化的影响,阐明HIF-1α在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 目的探讨低氧通路中关键转录调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干细胞骨、软骨分化的影响,阐明HIF-1α在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相应腺病毒AdBMP2、AdHIF-1α、AdGFP,单独或共同感染干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成软骨、成骨分化关键转录调控因子Sox9、Runx2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成软骨、成骨分化标志物COL2A1、aggrecan、COL1A1和ALP mRNA表达,Alcian blue、ALP及Alizarin red S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及骨基质钙盐沉积情况。进行干细胞裸鼠皮下移植,观察不同处理组形成骨块的组织结构情况,探讨HIF-1α对BMP2诱导干细胞成骨、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诱导分化后第1、3天,BMP2+HIF-1α组Sox9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MP2单独处理组,而BMP2+HIF-1α组Run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MP2单独处理组。诱导分化后第7、9天,BMP2+HIF-1α组COL2A1、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明显高于BMP2单独处理组(P<0.05),而BMP2+HIF-1α组COL1A1、ALP mRNA相对表达明显低于BMP2单独处理组(P<0.05)。Alcian blue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多于BMP2单独处理组,染色更深;ALP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ALP的活性弱于BMP2单独处理组;茜素红染色发现BMP2+HIF-1α组较BMP2单独处理组骨基质钙盐沉积更少;体内试验组织学观察见BMP2+HIF-1α组软骨成分更多,骨化不明显,BMP2单独处理组软骨成分少,软骨内骨化更明显。结论HIF-1α明显增强了BMP2诱导的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抑制了成骨分化及软骨内骨化,维持了软骨分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 软骨分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4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严丽梅 梁秋艳 +5 位作者 许金华 吴建勇 王荣姣 于潇华 徐竞鸥 欧和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s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分子机制及其对脂肪特异性基因——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icroRNAs微阵列分析法筛选和鉴定3T3-L1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构... 目的探讨microRNAs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分子机制及其对脂肪特异性基因——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icroRNAs微阵列分析法筛选和鉴定3T3-L1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构建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的高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观察脂肪相关性microRNAs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Westernblot和RT-PCR分别检测FABP4蛋白及其mR-NA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其中35个microRNAs下调,miR-24最明显;17个microRNAs上调,miR-21最明显;用不同脂肪相关性microRNAs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并高表达后,发现miR-24明显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而miR-21则无影响;miR-24明显抑制FABP4蛋白表达,但对其mRNA无影响,miR-21对FABP4的蛋白和mRNA表达都没有影响。结论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miR-24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其脂肪特异蛋白FABP4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3T3-L1前体脂肪细胞 脂肪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 糖尿病 基因表达 脂肪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轴通过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余勤 林洁 +6 位作者 刘丽珍 王艳 宣晓波 王标 单威 周丽萍 刘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4-14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经缺氧培养不同时点(0h、6h、12h、24h、48h、72h)或SDF-1α(10μg/L)孵育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CXCR4表达的变化;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造模后不同时点(1d、3d、5d、7d、14d、21d)大鼠脑部海马组织中SDF-1α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情况;用AMD3100(CXCR4拮抗剂)拮抗rMSCs表面CXCR4后,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MSCs诱导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等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阳性率及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低氧培养6 h及12 h的rMSCs 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常氧培养组明显增加(P<0.01),10μg/L SDF-1α孵育后rMSCs的CXCR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大鼠脑内SD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5 mg/L AMD3100处理后的rMSCs在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中NSE和GFAP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微小剂量的SDF-1α可诱导低氧培养的rMSCs表面CXCR4的表达,而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大鼠脑内SDF-1α表达增加,从而使SDF-1/CXCR4轴的生物学效应得以增强;CXCR4拮抗的rMSCs在分化中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SE和GFAP的表达降低,表明SDF-1/CXCR4轴在rMSCs定向神经分化修复缺血缺氧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